环境资源法期末复习 下载本文

2010法律班环境资源法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依据是()。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

2PPP原则的核心要求是()。

A所有排污者都必须为其造成的污染直接或间接支付费用 B国家应对污染负责

C所有的污染者都必须为其造成的污染向受害者支付赔偿 D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都必须接受定期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B名胜古迹

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

E水库

2对人类环境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B人类环境是生态学中的一种

C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

D人类环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

E现阶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生态学中的环境

三、简答题

1简述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水土流失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的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它主要发生在无良好覆盖物的土壤地区,会使土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恶化。

3生态学上的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其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中心,为主

体的环境,围绕生物界的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为“生境”。 4 环境的结合定义方式,即法律对环境的定义既包括抽象的概括,又有对具体环境要素的列举。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种法律定义方式既综合了抽象定义方式和列举定义方式的优点,又较好地避免了这两种方式的不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环境定义方式。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按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按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由近及远依次可分为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为创造的而又作用于人类本身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严格说来,精神环境不是环境法所要保护的环境。但是社会环境中的物质环境则属于环境法中的环境。这部分环境由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成。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这部分环境被称为人工环境。

按照环境要素分,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按照环境的功能分,可分为农业环境、工业环境、交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旅游环境等。按是否为人类居住区分,可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1982年宪法中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

2答案:A

PPP原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委员会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这一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所有的污染者都必须为其造成的污染直接或者间接支付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E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人工环境是指社会环境中的物质环境,这部分环境由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成。严格说来,精神环境不是环境法所要保护的环境。 2答案:BCD

“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所以A项错。E项中环境法上的“环境”要受各国环境管理对象和环境立法的制约,不是生态学中的环境。

三、简答题

1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由自然本身某些因素变化造成的第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即人们所称的自然灾害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的原因造成的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人们通常称之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是相互关联的,第一环境问题会降低环境对污染物的自然消纳能力,第二环境问题会加剧第一环境问题。我国这两类环境问题都十分严峻,因此环境保护必须综合治理。

第二章 环境法概述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环境保护的综合调整机制中,属于市场调整机制主体的有()。 A政府组织B营利性企业

C非政府组织D非营利性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环境基本法的是()。 A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 B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 C英国《污染控制法》 D加拿大《环境保护法》

E德国《自然保育法》

2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原则”中污染者应当承担的费用是()。 A消除污染费用B损害赔偿费用 C污染预防费用D防止公害费用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包括()。 A环境知情权B环境决策参与权 C环境监督权D司法救济权

2下列权利中,属于国家享有的权利是()。 A生存权B自决权

C国家环境权D发展权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宪法性规定。

四、案例分析题

12001年3月13日,江西省吉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旧居”被一家房屋开发商拆毁。引人注意的是,有关部门在拆迁过程中“大开绿灯”,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吉安市“毛泽东旧居”于1982年被确定为“吉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四周不断建造起商品房,当地房屋开发商认为旧居的存在影响了连片开发。2001年3月,吉安市政府开会决定拆除“毛泽东旧居”。3月14日,当江西省文物局领导赶到吉安时,“毛泽东旧居”已成废墟。 请问:(1)该案中政府部门有权决定拆除文物保护单位吗?(2)违背了环境法的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需要健全以政府组织为主的行政调整机制、以营利性企业为主的市场调整机制和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为主的社会调整机制,并将这三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德国的《自然保育法》是环境法各论的一部分,德国的环境基本法是《德国环境法典》。 2答案:AB

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原则”中污染者应当承担的费用有消除污染费用、损害赔偿费用、治理污染源费用、恢复被污染环境的费用,而不包括污染预防费用、分担国内综合治理费用和防止公害费用。 (三)不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具体包括:(1)环境知情权,即每个公民都有权获得行政机关所掌握的环境资料,对环境状况、政府决策、工程项目等信息享有知情权,有权就相关问题向政府咨询并及时得到答复。(2)环境决策参与权,即保证给每个公民参加环境决策的机会,即保证公民有权参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作出,参与环境科技的研究、示范和推广。(3)环境监督权,即公众有权监督政府的环境管理活动,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监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4)司法救济权,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能及时有效的诉诸司法,获得司法上的救济。

2答案:ABCD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承认或确认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自决权等权利,对于环境权,不同国家、不同法律和国际条约对国家环境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等都对国家环境权作出了规定。

三、简答题

1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是环境法体系的基础,是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的立法依据。我国宪法中这类规定主要包括:

(1)国家环境保护职责。规定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立法奠定了宪法基础。

(2)公民环境权利义务。许多国家宪法中均规定公民有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宪法中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但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规定既是公民主张环境权的基础,也是防止滥用个人权利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基本环境义务规范。

(3)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9条);“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10条)。

四、案例分析题

1(1)作为依法向江西省人民政府备案的吉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旧居,受国家法律保护,在管理上受省级人民政府监督。很明显,根据原《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正)第13条的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