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至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蜡烛B就替代了蜡烛A的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走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2.小友和小聪一起做“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 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3)如图所示是小友根据数据绘制的冰从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DE段是沸腾过程,此过程水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B.其中DE段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由图可看出冰是非晶体 D.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100℃

23.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 为 0.02s,木块从 1 位置到 3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 c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 速度为___________ m/s.

24.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小明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按图乙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 B两个小木块将尼龙丝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 B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

(1)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步降低.则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_________;若要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______来进

行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2)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孪琴弦的_________来改变音调;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B A B C C A 二、填空题 11.不变 50 12.近视 远视 13.直线 变大 14.内 凝华

15.避免声音的干扰 大

16.改进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三、计算题 17.不是纯铜

18.(1)184.29km/h;(2)南京段运行的较快 四、实验题

19.右 移动游码 1.1 力 同侧

20.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缩小 能 左 21.薄 A 不变 不能

22.(1)全部浸入;(2)热胀冷缩;(3)A. 23.80 0.9

24.钩码重力 控制变量法 松紧 音色

近视 上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

C.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 1.0g/cm,ρ酒精=0.8g/cm) A.400 cm3 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4.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B.250 cm3

C.350 cm3

D.200 cm3

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3

3

B.把铁丝烧红

D.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2.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

A. B. C. D.

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9.梁老师和梁越群同学合唱歌曲《苔》的谱(部分简谱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唱谱时,声音主要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唱“苔”和“花”的音调时,振动的频率相同

C.与其它相比,唱“牡”的音调时,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最多 D.根据音色,能分辨两人不同的声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 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 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

mA:m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2.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偏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1)图中的_____(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可选用_____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_____镜。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4.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若此时脱去外衣或吹风扇往往会感冒,这是因为体表的汗液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某歌手在市兴中体育场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唱会上,观众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该歌星在唱歌,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吉他手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观众进场后把手机调成静音,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16.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则乙车的速度为_____m/s,若甲车长5m,则完全通过长75m的一座桥用时间是_____s;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