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教案 下载本文

高分子化学讲义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反应

Xn =

RpRt=

Rp1Rtc?Rtd2 =

?1C?D2 ( 聚合物生成速率:Rt?1Rtc?Rtd ) 2C、D分别为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分率。C+D=100% (二). 有链转移反应时的平均聚合度:

我们知道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除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各基元反应外,还伴随有链转移反应。链转移反应一般不影响聚合速率,但会影响聚合度。 ? 链转移反应:

Mx· + YZZ+ MktrKaMxY + Z·

ZMMKpMn

Ktr-----链转移速率常数; Ka-------再引发速率常数, Kp-------链增长速率常数。 分子YZ中往往存在易转移的活泼氢或氯等原子。YZ可能是单体、引发剂、溶剂或别的物质。链转移的结果使原来的链自由基终止,聚合度降低了。同时另外产生了一个新的自由基,自由基数目不变。 ? 链转移反应对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

若新生成的自由基活性与原自由基相同,则再引发和增长,聚合速率不变 若活性减弱,则再引发相应变慢,会出现缓聚现象

若新生成的自由基很稳定,不能再引发增长,就成为阻聚反应

ktr和ka、kp的速率常数值不同,链转移反应对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有多种情况

链转移反应对聚合速率Rp及聚合度

速率常数 对Rp的影响 不变 不变 减少 减少甚多 零 Xn的影响

影响类型 正常链转移 调节聚合 缓聚 衰减链转移 高效阻聚 对Xn的影响 减少 减少甚多 减少 减少甚多 零 Kp??Ktr,Ka?Kp Kp??Ktr,Ka?Kp Kp??Ktr,Ka?Kp Kp??Ktr,Ka?Kp Kp??Ktr,Ka?0 总之,可使Rp不变或者降低,并导致Xn降低 ? 工业生产中:

聚合中经常发生的是正常链转移反应,工业生产中可利用链转移反应控制分子量。

36

高分子化学讲义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反应

例 如:利用温度对单体链转移的影响调节聚氯乙烯的分子量

利用硫醇链转移剂控制丁苯橡胶的分子量

乙烯和四氯化碳经调聚反应和进一步反应可制备各种氨基酸等

根据动力学链长的定义,在没有链转移的情况下,动力学链长是每个自由基(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终止所消耗(真正死亡)的数目。在有链转移反应时,链自由基活性转移中心转移而非消失,动力学链没有终止,因此,链转移后所消耗的单体数目,也应该属于动力学链的。

我们也知道,聚合度是指每个大分子所结合的单体数,链转移后必然会生成一个死的大分子,所以聚合度要考虑链转移终止的贡献。

为了方便起见,以下为特别注明时,双基终止暂作歧化终止考虑。 1. 各种链转移的反应式和反应速率方程:

? 向单体转移:

~Mx· + Mktrm~Mx + M· Rtrm?ktrm?M???M?

? 向引发剂转移:

~Mx· + Iktri~Mx + I· Rtri?ktr?iM???I?

? 向溶剂转移:

+ YS ~Mx·? 向大分子转移:

ktrs~MxY + S· Rtrs?ktr?sM???S?

37

高分子化学讲义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反应

~Mx· + Pktrp~Mx + P· Rtrp?ktrp?M???P?

向大分子转移产生支化,但大分子数目无增减,不影响平均聚合度。 2. 链转移反应的平均聚合度:(一般不考虑向大分子转移)

平均聚合度就是增长速率与形成大分子的所有终止速率(包括链转移)之比,即:

RpRp消耗单体总数/单位时间单体转化速率? = ?Xn?生成大分子总数/单位时间聚合物生成速率Rt??Rtr Rt?(RtrM?RtrI?RtrS)

将上式转成倒数:

1 = Rt?RtrX ①

nR?pRp1X = Rt?Rtrm?Rtri?Rtrs

nRpRpRpRp(因为: 动力学链长υ=

RpR,再将各种链转移反应速率方程代入上式:)

t =

1ktrm[M?][M]k?+k][M]+trI[M?][I]ktrs[M?][S]kM]+k p[M?p[M?][p[M?][M] =

1ktrmktrI[I?+k+k?]+ktrs?[S] ②

pp[M]kp[M] 令: C?ktrk 为链转移常数,则 pCktrm、 CktrIktrsM?kI?、 CS?pk;

pkp把CM、CI、CS代入②式得;

1?I?X?1?C?C?S?M?CI?n??M?S?M? ③ 已知:

1? = 2ktRpk22 p[M]再由聚合速率方程:

Rfkd1p?kp(212k)?I??M? 得:

t38

高分子化学讲义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反应

?I??Rpktkpfkd[M]222代入③式得;

22ktRpktRp1 ?2?C?C?MI2Xnkp[M]2fkdkpM??3?CS?S?

?M?

第一项是正常聚合对聚合度的贡献,后三项分别代表向单体转移、向引发剂转移、向溶剂转移对平

均聚合度的贡献。

当链转移常数很大时,Xn必然很小,即链转移使聚合物聚合度减小。

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链转移反应都要发生,也就是说,对某一特定体系来说,并不包括全部链转移反应,下面分别讨论链转移常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3. 链转移常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 向单体的链转移,即CM的测定:

当进行本体聚合时,体系中无溶剂,则Cs=0,如果采用无链转移的偶氮二异丁腈类引发剂(不易诱导分解,不易发生链转移)或者热引发时,则CI=0,那么只保留向单体转移的反应,

2ktRpktRp1?2?CM?CI?所以式④ 22Xnkp[M]fkdkpM2??S?可简化为:1?CXn?3S?M??2ktRpkp[M]22?CM

例如在AIBN(无诱导分解,所以不考虑向引发剂转移一项,则CI= 0)引发下的本体聚合(不考虑向

2ktRp1溶剂转移,则CS= 0)——只考虑向单体转移,故:?2?CM 2Xnkp[M]以

1对Rp作图,应成直线,由截距可求得CM,由斜率可求得k2p / kt值。 Xn向单体的转移能力与单体结构、温度等因素有关。键合力较小的原子容易被自由基所夺取而发生链转移反应。

? 单体结构的影响:

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的链转移常数CM较小,约为10重影响

-4

~105,对分子量并无严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