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选择题 下载本文

项是(D)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 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 P128

A.既接受又限制B.既拒绝又限制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 是最重要的因素。(B) A.教育知识B.以身作则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

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B)

A.行为测验法B.情景测验法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

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D)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15.一个3 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

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B)

A.不着边际的教育B.错误归因的教育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 四个方面。(A )P191

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B.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C.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劳动教育D.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美育 17.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 开始表现出来。(D) A.新生婴儿B.6 个月后C.一周岁后 D.二、三岁后

18.我国的孕妇常在孕期5 个月左右开始发生小腿抽搐,这是由于______缘故。(A)

A.缺钙B.缺铁C.缺锌 D.缺碘

19.幼儿到了 时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来”,对成人的要求和帮助常以“不”来拒绝,这时候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固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B) A.一二岁B.二三岁C.三四岁 D.四五岁

20.一般情况下,婴儿到 已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B) A.二岁B.三岁C.四岁 D.五岁

21.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父母可以采用批评惩罚法来加以纠正,批评时应该(A ) A.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同时不把话说得太过,留有余地 B.尽量严厉一点,让孩子感到有震摄力

C.(如果孩子欺负了别的小朋友)不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当着这位小朋友和他家长的面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 以示公允

D.在饭前或睡前进行,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增强批评的效果 22.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我好——你不好”是一种(B)P256 A.沮丧的生活态度 B.挑剔的生活态度 C.破碎的生活态度 D.低调的生活态度

23.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与家长是一种 关系。(A) A.主客体 B.师生C.供求 D.平等

24.我国的家长学校出现于 ,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30 多万所。(C )P313 A.20 世纪20 年代初B.20 世纪50 年代初C.20 世纪80 年代初 D.20 世纪90 年代初 2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对象是( A)P272 A.父母亲B.祖辈家长C.法定监护人 D.家长和子女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动研究在美国开始进入教育领域的时间是( B) A.20世纪30年代后期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80年代 2.学习型家庭中的学习是(A ) A.在非正式状态下的没有压力的学习 B.在非正式状态下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

C.在家长主导下的全体家庭成员按各自的学习目标进行的学习 D.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和生活知识、技能的相互学习 3.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关系是(A ) 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 C.同胞手足关系D.婆媳关系

4.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家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B.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的

C.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完善,它逐渐可以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 D.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5.“怀子三月不斜视,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_对早期教育的论述。(A ) A.孔子B.孟子C.颜之推D.颜元

6.在下列四种家庭中,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小的家庭是( A) A.主干家庭B.隔代家庭C.留守家庭D.监护人家庭 7.亲子互动的目的是(D ) A.给子女一个平等表达意愿的机会 B.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亲切更有效

C.在互动中达到父母向子女学习新事物的目的,同时不影响父母的尊严 D.亲子之间心理和行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8.下列哪种描述通常体现了祖辈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B ) A.理智多于感情B.限制多于引导 C.鼓励多于限制D.训练多于包办

9.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与天真活泼的孙辈相伴,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因而参与学前儿

童的家庭教育,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___________心理体现。(C ) A.慈幼B.返童C.享福D.补偿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民主和合作的教养方式表现为(D ) A.既接受又限制B.既拒绝又限制 C.既允许又拒绝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严厉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 D) A.中等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B.最多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C.较多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D.很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要教育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___________是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条件,否则,家长将会陷入困惑之中。( C) A.兴趣爱好B.基本需要C.精神需要D.身体状态

13.学前儿童家长利用给孩子讲故事时,有意不讲结局,而是让孩子自己来续编故事结局,以此来推断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B) A.移情测验法B.投射测验法C.自然测验法D.情景测验法 14.当孩子让家长失望时,父母最忌讳的表达方式是( D) A.表示失望和遗憾B.苦口婆心讲道理C.恶意辱骂D.打屁股

15.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人的(B ) A.成人化B.社会化C.知识化D.智能化 16.学前儿童审美水平的发展,表现为(A )

A.对艺术美形式特征的把握明显优于艺术欣赏中的理性表达 B.审美联想先于审美感知出现

C.对艺术欣赏中的理性表达优于对艺术创作的感情表现 D.艺术创造先于艺术感受出现

17.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B )

A.健康的身心B.健全的身体C.较高的智慧D.良好的家庭条件

18.研究表明,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增加与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和___________有关。(C ) A.缺钙B.缺铁C.缺锌D.缺碘

19.幼儿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出现在___________,要求自主成为这个时期幼儿生活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