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讲解汇总 下载本文

时,将动态问题化为静态问题去求解。如果没有特殊条件,那么就需要研究在动点移动中哪些条件是保持不变的。当动的不是点,而是一些具体的图形时,思路是不是一样呢?接下来我们看另外两道题.

【例4】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 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不要求证明)

ADGEB图1CEFB图3CAGEFDADFB图2 C

【思路分析1】这一题是一道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图形旋转题。从旋转45°到旋转任意角度,要求考生讨论其中的不动关系。第一问自不必说,两个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自然相等。第二问将△BEF旋转45°之后,很多考生就想不到思路了。事实上,本题的核心条件就是G是中点,中点往往意味着一大票的全等关系,如何构建一对我们想要的全等三角形就成为了分析的关键所在。连接AG之后,抛开其他条件,单看G点所在的四边形ADFE,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梯形,于是根据我们在第一讲专题中所讨论的方法,自然想到过G点做AD,EF的垂线。于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出现了。 (1)CG?EG

(2)(1)中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即CG?EG.

证明: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 在?DAG与?DCG中, ∵AD?CD,?ADG??CDG,DG?DG,

∴?DAG≌?DCG. ∴AG?CG.

在?DMG与?FNG中, ∵?DGM??FGN,FG?DG,?MDG??NFG, ∴?DMG≌?FNG. ∴MG?NG

在矩形AENM中,AM?EN

在Rt?AMG与Rt?ENG中, ∵AM?EN,MG?NG,

∴?AMG≌?ENG. ∴AG?EG. ∴EG?CG

5

AMGDEFNCB图2

【思路分析2】第三问纯粹送分,不要求证明的话几乎所有人都会答出仍然成立。但是我们不应该止步于此。将这道题放在动态问题专题中也是出于此原因,如果△BEF任意旋转,哪些量在变化,哪些量不变呢?如果题目要求证明,应该如何思考。建议有余力的同学自己研究一下,笔者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供参考:在△BEF的旋转过程中,始终不变的依然是G点是FD的中点。可以延长一倍EG到H,从而构造一个和EFG全等的三角形,利用BE=EF这一条件将全等过渡。要想办法证明三角形ECH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就需要证明三角形EBC和三角形CGH全等,利用角度变换关系就可以得证了。 (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AGEFDB图3C

【例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点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交射线DC于点F,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B′ 处.

BE=1 时,CF=______cm, CEBE(2)当=2 时,求sin∠DAB′ 的值;

CEBE(3)当= x 时(点C与点E不重合),请写出△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D公共部分的面积y与x的关

CE(1)当

系式,(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解题过程).

D

C

A

B

【思路分析】动态问题未必只有点的平移,图形的旋转,翻折(就是轴对称)也是一大热点。这一题是朝阳卷的压轴题,第一问给出比例为1,第二问比例为2,第三问比例任意,所以也是一道很明显的从一般到特殊的递进式题目。同学们需要仔细把握翻折过程中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哪些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翻折中,角,边都是不变的,所以轴对称图形也意味着大量全等或者相似关系,所以要利用这些来获得线段之间的比例

6

关系。尤其注意的是,本题中给定的比例都是有两重情况的,E在BC上和E在延长线上都是可能的,所以需要大家分类讨论,不要遗漏。

【解析】

(1)CF= 6 cm; (延长之后一眼看出,EAZY) (2)① 如图1,当点E在BC上时,延长AB′交DC于点M, ∵ AB∥CF,∴ △ABE∽△FCE,∴ ∵

BEAB. ?CEFCBE=2, ∴ CF=3. CE∵ AB∥CF,∴∠BAE=∠F.

又∠BAE=∠B′ AE, ∴ ∠B′ AE=∠F.∴ MA=MF. 设MA=MF=k,则MC=k -3,DM=9-k. 在Rt△ADM中,由勾股定理得: k=(9-k)+6, 解得 k=MA=∴ sin∠DAB′=

2

2

2

图1

135. ∴ DM=.(设元求解是这类题型中比较重要的方法) 22DM5?; AM13②如图2,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延长AD交B′ E于点N, 同①可得NA=NE.

设NA=NE=m,则B′ N=12-m. 在Rt△AB′ N中,由勾股定理,得 m=(12-m)+6, 解得 m=AN= ∴ sin∠DAB′=

2

2

2

159. ∴ B′ N=. 22B?N3?. AN518x(3)①当点E在BC上时,y=;

x?1 (所求△A B′ E的面积即为△ABE的面积,再由相似表示

②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y=

图2

出边长)

18x?18. x

【总结】 通过以上五道例题,我们研究了动态几何问题当中点动,线动,乃至整体图形动这么几种可能的方式。动态几何问题往往作为压轴题来出,所以难度不言而喻,但是希望考生拿到题以后不要慌张,因为无论是题目以哪种形态出现,始终把握的都是在变化过程中那些不变的量。只要条分缕析,一个个将条件抽出来,将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去解决,就很轻松了.为更好的帮助考生,笔者总结这种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下:

第一、仔细读题,分析给定条件中那些量是运动的,哪些量是不动的。针对运动的量,要分析它是如何运动的,运动过程是否需要分段考虑,分类讨论。针对不动的量,要分析它们和动量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关系。

第二、画出图形,进行分析,尤其在于找准运动过程中静止的那一瞬间题目间各个变量的关系。如果没有静止状态,通过比例,相等等关系建立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来研究。

7

第三、做题过程中时刻注意分类讨论,不同的情况下题目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很多同学丢分就丢在没有讨论,只是想当然看出了题目所给的那一种图示方式,没有想到另外的方式,如本讲例5当中的比例关系意味着两种不一样的状况,是否能想到就成了关键。

第二部分 发散思考

【思考1】已知:如图(1),射线AM//射线BN,AB是它们的公垂线,点D、C分别在AM、BN上运动

(点D与点A不重合、点C与点B不重合),E是AB边上的动点(点E与A、B不重合),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DE?EC,且AD?DE?AB?a. (1)求证:?ADE∽?BEC; (2)如图(2),当点E为AB边的中点时,求证:AD?BC?CD;

(3)设AE?m,请探究:?BEC的周长是否与m值有关?若有关,请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BEC的周

长;若无关,请说明理由.

第25题(1) 第25题(2)

【思路分析】本题动点较多,并且是以和的形式给出长度。思考较为不易,但是图中有多个直角三角形,所以很自然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线段、角关系去分析。第三问计算周长,要将周长的三条线段分别转化在一类关系当中,看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关于M的函数,那么就是有关,如果是一个定值,那么就无关,于是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思考2】 △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内的一个动点,BP=BA,若0?<∠PBC<180°,

且∠PBC平分线上的一点D满足DB=DA,

(1)当BP与BA重合时(如图1),∠BPD= °; (2)当BP在∠ABC的内部时(如图2),求∠BPD的度数;

(3)当BP在∠ABC的外部时,请你直接写出∠BPD的度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思路分析】本题中,和动点P相关的动量有∠PBC,以及D点的位置,但是不动的量就是BD是平分线并且DB=D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