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各章要求及例题讲析5-9章 下载本文

4.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 (1)3d能级; (2)4s1电子

解:(1)3d能级: n=3,l=2;(2)4s1电子:n=4,l=0,m = 0;

5.分别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F

10Ne

25Mn

29Cu

24Cr

55Cs

71Lu

解: 1s22s22p5

52

[Ar]3d4s 25Mn

9F 24Cr [Ar]3d71Lu [Xe]4f

5

第二周期VIIA族

第四周期VIIB族 第四周期VI B族

[He]2s22p6

101

29Cu [Ar]3d4s

10Ne 55Cs

第二周期VIIIA族 第四周期I B族 第六周期I A族

4s

1

[Xe]6s

1

14

12

5d6s 第六周期IIIB族

6.以(1)为例,完

成下列(2)?(4)题。

(1)Na (Z = 11) [Ne]3s1 ;

(2) 1s2s2p3s3p; 解:

(1) Na (Z = 11) [Ne]3s1 ; (2) P(Z=15) 1s22s22p63s23p3 ;

7.写出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布式: S2? K+ Pb2+ Ag+

解: S?

3s3p

2

62

2

2

6

2

3

(3 ) (Z=24) [ ? ] 3d54s1; (4 ) Kr (Z= ) [ ? ] 3d4s4p; (3 ) Cr (Z=24) [Ar ] 3d54s1;

(4 ) Kr (Z= 36 ) [Ar] 3d104s24p6; Mn2+

Co2+

10

2

6

K

3s3p

2

6

+

Pb

6s

2

2+

Ag

4s4p4d

2

6

10

+

Mn

2

6

5

2+

Co

2

6

7

2+

3s3p3d 3s3p3d

8.试完成下表。 区 区 s d p ds

原子序数 价层电子分布式 各层电子数 11 21 35 48 60 82

解:

原子序数 11 21 35 48

价层电子分布式

3s1

3d14s2 4s24p5 4d105s2

各层电子数 2,8,1 2,8,8,3 2,8,18,7 2,8,18,18,2

周期 周期 3 4 4 5

族 族 IA III B VII A II B

60 4f46s2 2,8,18, 22,8, 2 6 III B f

22

82 6s6p 2,8,18,32,18,4 6 IVA p

9.已知某副族元素A的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轨道,最高氧化值为4;元素B的原子, 电子最后填入4p轨道,最高氧化值为5: (1)写出A、B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解: A原子最后电子填入3d轨道,应为第四周期d或ds区元素;最高氧化值为4,其价

电子构型应为3d24s2,为22Ti元素;

B原子最后电子填入4p轨道,应为第四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值为5,其价电子构

型为4s24p3,应为33As元素;

(1) 22Ti: [Ar]3d24s2;33As:[Ar] 4s24p3;

(2) 22Ti:位于第四周期d区IVB;33As:位于第四周期p区VA;

10.有第四周期的A、B、C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此为1、2、7,其原子序数按A、B、

C顺序增大。已知A、B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次外层电子数为18,根据结构判断: (1) C与A的简单离子是什么?

(2) B与C两元素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试写出化学式。

192035

解:依题意,A应为K,B应为Ca,C应为Br;

?+

(1) C与A的简单离子是Br与K;

(2) B与C两元素间能形成离子型化合物:CaBr2。 11.指出第四周期中具有下列性质的元素:

(1) 最大原子半径; (2) 最大电离能; (3) 最强金属性;

(4) 最强非金属性; (5) 最大电子亲和能; (6)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解:(1) 最大原子半径:K;(2) 最大电离能:Kr;(3) 最强金属性:K;

(4) 最强非金属性:Br;(5) 最大电子亲和能:Br;(6)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Kr;

12.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仅有一个电子,该电子的量子数是n = 4 , l = 0 , m = 0 ,ms = +1/2 ,

问:

(1) 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可以有几种?原子序数各为多少?

(2) 写出相应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指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1) 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有三种:K、Cr、Cu;原子序数分别为19、24、29;

151101

(2) 相应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为:[Ar]4s,[Ar]3d4s,[Ar]3d4s;

分别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s区IA、d区VIB、ds区IB。

13.在下面的电子构型中,通常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具有哪一种构型?

23242526

(1) nsnp; (2) nsnp; (3) nsnp; (4) nsnp;

24

解:通常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具有(2) nsnp构型,该构型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np半

满稳定构型,故其电离能较小。

14.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此元素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它的角动量量子数等于2

的轨道内电子数恰好半满:

(1) 写出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此元素属哪一周期、哪一族、哪一区?元素符号是什么?

解:分析:原子序数小于36应为前四周期元素;角动量量子数等于2,l = 2,应为d 轨

道,前四周期只有第四周期有d轨道,因而应为第四周期元素;

(1) 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内电子数半满,该元素应有3d64s2构型,该元素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应为[Ar]3d64s2;

(2) 该元素属第四周期VIIIB族d区,元素符号Fe。

15.已知H2O(g)和H2O2(g)的?fH?m 分别为?241.8kJ?mol?1、?136.3kJ?mol?1,H2 (g)和O2(g)

的离解能分别为436 kJ?mol?1 和493kJ?mol?1,求H2O2 中O―O键的键能。

?fH?m(H2O) 解: H2(g) + 1/2 O2(g) H2O(g)

1/2?H?b(O-O) ?H?b(H-H) 2?H?b(H-O)

2H(g) + O(g) ?fH?m(H2O) + 2?H?b(H-O) = ?H?b(H-H) + 1/2?H?b(O-O) 2?H?b(H-O) = ?H?b(H-H) + 1/2?H?b(O-O) ? ?fH?m(H2O)

?1

= [436 + (1/2)?493 ? (?241.8) ] kJ?mol

?1

= 924.3 kJ?mol

H2(g) + O2(g) H2O2(g)

?H?b(H-H)

?fH?m(H2O2)

?rH?m

?H?b(O-O)

2H(g) + 2O(g)

?fH?m(H2O2) + ?rH?m = ?H?b(H-H) + ?H?b(O-O) ?rH?m = ?H?b(H-H) + ?H?b(O-O) ? ?fH?m(H2O2)

= [436 + 493 ? (?136.3)] kJ?mol?1 = 1065.3 kJ?mol?1

?rH?m = 2?H?b(H-O) + ?H?b(-O-O-) ?H?b(-O-O-) = ?rH?m ? 2?H?b(H-O)

?1

= [1065.3 ? 924.3 ]kJ?mol = 141 kJ?mol?1 = E(-O-O-)

?

16.已知NH3(g)的?fHm= ?46kJ?mol?1,H2N―NH2(g)的?fH?m= 95kJ?mol?1,

E(H―H)= 436 kJ?mol?1,E(N≡N) = 946 kJ?mol?1

计算E(N―H)和E(H2N―NH2)。

?fH?m(NH3)

解: 1/2N2(g) + 3/2H2(g) NH3(g)

1/2?H?b(N2) 3/2?H?b(H2) 3?H?b(N-H) N(g) + 3H(g) ??

?fHm(NH3) + 3?Hb(N-H) = 1/2?H?b(N2) + 3/2?H?b(H2) ?H?b(N-H) = 1/3[1/2?H?b(N2) + 3/2?H?b(H2) ? ?fH?m(NH3)]

= 1/3[ (1/2)?946 + (3/2)?436 ? (?46)] kJ?mol?1

?1

= 391 kJ mol = E(N―H) ?

N2(g) + 2H2(g) N2H4(g) ?fHm(N2H4)

?H?b(N2) 2?H?b(H2) ?rH?m

2N(g) + 4H(g) ?(H) ?

?fHm(N2H4) + ?rH?m = ?H?b(N2) + 2?Hb2

?????rHm = ?Hb(N2) + 2?Hb(H2) ? ?fHm(N2H4)

= [946 + 2?436 ?95] kJ?mol?1 = 1723 kJ?mol?1

?rH?m = ?H?b(H2N-NH2) + 4?H?b(N-H) ?H?b(H2N-NH2) = ?rH?m ? 4?H?b(N-H)

= [1723 ? 4 ? 391]kJ mol?1 = 159 kJ mol?1= E(H2N―NH2)

17.写出O2分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据此判断下列双原子分子或离子:O2+、O2、O2?、

2?

O2各有多少成单电子,将它们按键的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起来,并推测各自的 磁性。

解:O2分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为:

O2 [(?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1(?*2pz)1]

+?2? O2、O2、O2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为:

O2+ [(?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1] ? 2*22*2222*2*1O2?(?1s)(?1s)(?2s)(?2s)(?2px)(?2py)(?2pz)(?2py)(?2pz)? O22??(?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2(?*2pz)2?

+?2?

O2、O2、O2、O2的单电子数分别为1、2、1和0,分别具有顺磁、顺磁、顺磁和抗(逆)磁性;

+?2?

O2、O2、O2、O2的键级分别为:

键级(O2+)=(8?3)/2 = 2.5;键级(O2) = (8?4)/2 = 2; 键级(O2?)=(8?5)/2 = 1.5;键级(O22?)=(8?6)/2 = 1;

O2+、O2、O2?、O22?的键强度依次下降。

18.据电负性差值判断下列各对化合物中键的极性大小。

(1) FeO 和 FeS (2) AsH3 和 NH3 (3) NH3 和 NF3 (4) CCl4 和 SiCl4

解:(1) xO > xS,FeO极性大于FeS; (2) xN > xAs,N-H极性大于As-H;

(3) ?x(N-H)=(3.0?2.1)=0.9 ,?x(N-F)=(4.0?3.0)=1.0, N-F极性大于N-H; (4) xC > xSi,Si-Cl极性大于C-Cl;

19.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为何PCl3是三角锥形,且键角为101°,而BCl3却是平面三角形

的几何构型。

233

解:P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3p,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P原子以不等性sp杂化轨道与

3

Cl原子成键,四个sp杂化轨道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其中的三个轨道为单电子,与Cl原子的单电子配对成键;而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已为一对孤电子对占据,不可能再与Cl原子成键,因而PCl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同时,由于孤对电子对键对电子的斥力,使PCl3的键角小于109.5?成为101°。

2

而BCl3中的B原子为sp杂化,三个杂化轨道指向平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三个Cl原子的单电子配对,因而是平面三角形构型,键角为120?。 20.第二周期某元素的单质是双原子分子,键级为1是顺磁性物质。

(1) 推断出它的原子序号; (2)写出分子轨道中的排布情况;

解:应为B2分子。(1)为5B; (2)B2[(?1s)2(?*1s)2(?2s)2(?*2s)2 (?2py)1(?2pz)1] 21.下列双原子分子或离子,哪些可稳定存在?哪些不可能稳定存在?请将能稳定存在的双

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H2 He2 He2 Be2 C2 N2 N2

解:按分子轨道理论,相应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与键级为:

2 2*2

H2 [(?1s)];键级=2/2=1; He2?(?1s)(?1s)?;键级=(2?2)/2=0; + 2*1 2*22*2

He2?(?1s)(?1s)?;键级=(2?1)/2= 0.5; Be2?(?1s)(?1s)(?2s)(?2s)?;键级=(4?4)/2= 0;

C2?(?1s)2(?*1s)2(?2s)2(??2s)2 (?2py)2(?2pz)2?;键级=4/2= 2;

2*22*2222

N2 [(?1s)(?1s)(?2s)(?2s)(?2py)(?2pz)(?2px)];键级=6/2= 3;

N2+[(?1s)2(?*1s)2(?2s)2(?*2s)2(?2py)2(?2pz)2(?2px)1];键级=(6?1)/2= 2.5;

He2、Be2不能稳定存在,其余均能存在。

稳定性由大到小为:N2、N2+、C2、H2、He2+。 22. 实验测得H-F键的偶极矩 ? = 6.37?10?30 C?m,试计算 F 原子所带电量,并分析

H-F键的离子性。 解: 由 ? = q?l 得 q = ? / l

= 6.37?10?30 C?m / 91.7?10?12m = 6.95?10?20C

= 6.95?10?20C / (1.602?10?19C/元电荷) = 0.434元电荷

H-F键的离子性为43.4%

23.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NH4+ CO32? BCl3 PCl5(g) SiF62? H3O+ XeF4 SO2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电子构型 NH4+ CO32? BCl3 PCl5 SiF62? H3O+ XeF4

N 2s22p3 C 2s22p2 B 2s2p P 3s23p3 Si 3s23p2 O 2s22p4 Xe 5s25p6

2

1

n (5?1?4)/2=0 (4+2?6)/2=0 (3?3)/2=0 (5?5)/2=0 (4+2?6)/2=0 (6?1?3)/2=1 (8?4)/2=2

VP 4 3 3 5 6 4 6

VP空间排布 分子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正四面体 正八面体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三角锥

平面四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