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五)——副词
一、副词的性质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和否定或情态、语气等作用的词类。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接近实词,能做状语;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
二、副词的分类 程度副词
1.少。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如: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今予病少愈,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
2.稍。现代汉语中的“稍”是程度副词,含义是“稍微、略微”;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如: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3.颇。“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如前一例;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后一例。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范围副词
可以分为表总括和表限定两种。总括副词有“皆、尽、举、悉、毕、咸、具、凡、都、共、率”等;限定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其中,“凡”有二义:用在句子前面表规律性的归纳,表“凡是、大凡”;用在数词前面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表“总共”。 1、但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如: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徒、特、第(弟)、直、独
这几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常作表限定的范围副词使用,是“只”、“仅”的意思。如: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子第去,勿忧我。(《明史·贺逢圣传》)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独”原义是独自的意思,是情态副词,引申为范围副词“只”;但是在反问句中,“独”主要表达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例如: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仅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它除
了表达这一含义之外,还可以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仅”的这一含义和用法,主要是出现在唐代的诗文中,而且要读去声。如:
齐王遁而走闾,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时间副词
表示情况出现或动作进行的时间。按照时态可以分为四类: 表过去的时间“向、既、已、业、尝、曾”等; 表进行“方、正、适、会”等; 表将来“行、将、且、垂”等;
表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俄、暂、姑、常、雅、素” 1、曾
现代汉语中的“曾”是时间副词,表示过去的时间,“曾经”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曾”除了这一用法外,主要是用为表示情态的副词,用来加强否定语气,是“居然”、“竟然”的意思。古代汉语的“曾经”意义多用“尝”。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再复
现代汉语中的“再”是副词,表示事情又一次发生。古代汉语中的“再”却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如: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再胜:两次获胜。)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修觉寺》)(再渡:第二次渡过。) 古代汉语用“复”表示“再一次”。如: 复投一弟子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情态副词
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常用的有“俱、并、间、微、窃、故、固”等; 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 表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1、暂
在句中强调时间的短暂时属时间副词,强调动作的突然性时属情态副词。现代汉语中“暂”表示暂时如此,将来不如此;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暂”不含有同将来对比的意思。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江淹《别赋》)(暂:一会儿,时间副词)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暂:迅速,情态副词) 2、仍
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如:
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晋语》) 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史记·平准书》) 语气副词
按照语气的不同分为五类:
表确认语气“乃、即、必、定、诚、信、果”; 表委婉的揣度语气“其、盖、殆”; 表意外语气“曾”; 表祈使语气“其”;
表反诘语气“岂、其、庸、巨、宁”等。 1.且
现代汉语中的“且”是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且”除了相当于“而且”的这种用法外,还经常作副词用。有时是情态副词,“姑且”、“尚且”的意思。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的含义。如: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休:姑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且不避:尚且不回避。)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且: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且:将要) 2、盖
“盖”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如: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否定副词 1、不、弗 “不”、“弗”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的古今用法基本相同,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如:
功成而弗居。(《老子》)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弗”所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子,秦汉之前很少见。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汉代之后,“弗”的使用范围放宽,偶尔能见到它否定形容词的用例。如: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太后本纪》) 2、毋(无)、勿 “毋(无)”、“勿”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毋(无)”与“勿”用法的差异,与“不”与“弗”相当,“毋(无)”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急击勿失。(史记鸿门宴) 3、未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与“未尝”不同:“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闻”即“没有听说”;“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未尝闻”即“没有听说过”。如: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膑》) 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 4、非(匪) “非(匪)”否定的不只是它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并经常用于对判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还可用于假设句中: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5、否
“否”是表示应答的否定副词,与“然”相对,经常独自成句。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谦敬副词
用表示对人尊敬的副词。可分为两类,一是表敬的,一是表谦的。 表敬的:请、敬、谨、幸、惠、辱、垂、蒙等。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请您怎么样”,在古汉语中,除了表达这种含义之外,“请”经常表达的含义是“请允许我怎么样”。如: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表谦的:窃、忝、猥、伏、敢等。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指代性副词“相”“见”
用在及物动词前面做状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在出现,宾语被“相”“见”指代了。 “相”原表示互指,双方既是动作的施事又是受事;后来转变为偏指,仅指代动作的受事一方。
今燕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起义》)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孟子·许行》)
“见”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朱浮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陶潜《归去来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