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下载本文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栏杆,并明显位置设置“当心坠落”警示牌。承重盖板上应有明显的承载标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2.3.9条规定,“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临时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在夜间应设置安全警示灯,在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将盖板恢复”。该发电厂《机组检修安全管理标准》第5.3.3.1条也有“揭开盖板或打开孔洞,必须设置符合防护要求的围栏和护板,并挂安全警告牌”和“平台栏杆及楼梯扶手,严禁随意拆除。因工作需要,确需拆除时,须向生产技术部门申请,经批准并采取可靠的防止摔跌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修后应及时恢复原貌”的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既未按规定在临时吊物孔四周装设坚固的临时防护栏杆,也未在孔洞西侧通道处设置“当心坠落”的安全警示,设置的临时警示旗绳围栏没能起到有效隔离作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另外,该电厂的规定为原则性规定,未明确申请工作的流程和管理要求,可操作性不强。

5.风险分析不足,现场监护存在漏洞。为方便对现场工作的监护,现场监护人位于孔洞的南侧,因抽汽管道阻挡视线,无法监视到孔洞西侧通道来人的情况,现场存在监视盲区。在吊物孔洞未设临时防护围栏的情况下,安全风险分析不足,现场监护人未把孔洞西侧通道作为重点监视对象,进行连续监视,形成事实上的监护缺失。

6.施工方案变更,导致工作票安全措施缺失。《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2.2.7条明确规定,“对电力生产区域、人员、设备安全可能造成直接影响的工作,如:土建、装修、防腐、保温、搭设及拆除脚手架等”应办理工作票。现场作业人员虽然已经办理了工作票,但在搭设脚手架时临时确定了打开地面格栅吊运架材的方案,此方案已经破坏了现场作业环境的原有安全状态,相应的安全措施未能在工作票中予以体现,使工作票失去了预防和控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

7.事故发生后,该电厂未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和电监会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仍然沿用过去的安全信息报送做法,没有及时向电监会派出机构报告事故信息,对向电监机构安全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8.因该电厂与地方电监办的沟通协调不力,造成地方电监办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的相关规定,对该电厂以事故迟报为由进行了通报,并撤销了该电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随后国家安监总局会以地方电监办的通报为由在全国发布通报,对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警示】

1.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吸取事故教训。突出“以人为本”,牢固确立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坚定“不安全不工作”的理念和决心,坚决执行好“安全生产怎么抓也不过分,谁抓也不越权”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2.严格落实《电力安全作业规程》和《发电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规定》。

(1)完善盖板、格栅、栏杆等固定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无论何人、何时,只要因工作需要拆除固定安全设施时,必须先在其将要形成的临时孔洞四周装设坚固的、不可随意移动的临时防护栏杆,并在明显位置设置“当心坠落”警示牌,必要时还必须采取例如挂安全带等防止人员坠落的可靠安全措施,然后才允许拆除固定安全设施;固定安全设施恢复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拆除临时防护栏杆。

(2)加强固定安全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和检查、维护管理,确保其装设规范、牢固、平整,及时消除存在的缺陷,杜绝装置性违章;确保其承载标识明显,禁止超载使用。

3.着力防范人身伤亡事故。进一步加大安全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深化风险预控,切实增强员工辨识、排除危险源、实现“四不伤害”的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

- - 51 - -

一、人伤害事故

大反违章力度,强化监督考核,重点防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和起重伤害等事故。

4.加强现场监护工作的管理。要明确监护人员的监护职责、监护范围和监护方法,提高监护人的责任心,切实增强监护过程中的监督保护和纠正控制能力,防止形成事实上的监护缺失。

5.务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年度安评计划,继续开展好外包工程、“两票”、作业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季节性和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把安全隐患减少了、管理水平提升了作为目标,切实取得实效。

6.保持不安全事件管理高压态势。所有不安全事件,包括事故、非停、违章等,无论大小,都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进行分析、定性、追究责任、通报和整改,杜绝重复事件的发生。

7.应以此事故为教训,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并运用到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去,切实做到“依法治企”。

8.要与地方政府多沟通、多协调,维护企业声誉,特别是在特殊时期,更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机关的协调、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 - 52 - -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 53 -

二、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电缆绝缘击穿起火导致机组跳闸

【案例简述】

1996年6月28日,某厂室外电缆沟发生电缆着火,将电缆沟内部分电缆烧损,造成220kV失灵保护电缆芯线短路,保护出口动作将220kV甲、乙母线上的全部元件及运行中的3台机组全部跳闸,致使发电厂与系统解列,110kV系统失去外来电源,最终导致全厂停电事故。 【案例评析】

电缆着火原因是电缆沟内一条220V动力直流电缆存在着机械损伤或质量缺馅,运行中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拉弧并引燃周围电缆。由于5号机组厂用VB段的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室外电缆沟电缆着火的烟气在风的吹动下窜入VB段母线室,造成室内开关柜内元件严重污染,绝缘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大部分需要更换或清洗。 【案例警示】

更换损坏的电缆,对电缆孔洞密封不好的部位进行重新封堵。

1.电缆布置混乱,没有分层布置,且没有采取分段阻燃或涂刷防火涂料,导致电缆着火事故的扩大,烧损控制电缆,保护动作使全厂停电。

2.室内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扩大了事故损失。电缆着火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特别是普通塑料电缆着火后产生氯化氢气体,其通过缝隙、孔洞弥漫到电气装置室内,在电气装置上形成一层稀盐酸的导电膜,从而严重降低了设备、元件和接线回路的绝缘,造成了对电气设备的二次危害。

电缆中间接头爆破造成电缆着火

【案例简述】

某电厂室外电缆沟中一台循环水泵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爆破,损伤和引燃周围其他循环水泵的动力和控制电缆,造成了正在运行的5台循环水泵中的4台泵跳闸,致使2台汽轮发电机组由于真空低而被迫停机。 【案例评析】

1.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不良,运行中接头处发热、烧损绝缘导致火灾。 2.重新敷设电缆,将其他电缆中间接头用高强度的防爆耐火槽盒进行封闭。 【案例警示】

1.电缆敷设时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并严格按照电缆接头的工艺要求制作中间接头。 2.中间接头用高强度的防爆耐火槽盒进行封闭,防止电缆中间接头爆破时损伤和引燃周围其他电缆,造成电缆着火事故。

油管道橡皮垫老化导致油泄漏着火

【案例简述】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