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说课稿
----------铁西区太阳小学方巍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火烧云》一课,本课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精读课文,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我此次说课的内容是第2 课时。我将采用情景导入、品词析句、联想延伸、诵读体悟等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描述的奇幻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我将从说教学背景和说教学流程两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学背景: 一、说教材
本单元通过三篇精读课文与一篇略读课文,描述了“奇幻的大自然”,由于作者观察的顺序不同,想象力不同,呈现出的风貌也不同。其中《火烧云》一本课文质兼美,把火烧云弥漫天际到人们的意犹未尽写得淋漓尽致,读罢此文既让人惊叹自然的瑰丽奇幻,又深深叹服作者用词的随性与洒脱。
我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及课标要求,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深入学习课文2-7段,体会课后第二题中四个“一会儿”等关键词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并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批注---拓展”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与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自然的瑰丽奇幻,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敬重自然之心。
教学重点 :
(1) 品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晚霞独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特点展开大胆想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展开丰富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为写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打
下基础。 二、说学情
积淀: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独立初步进行批注学习。
延伸:多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于作者的写作技巧与观察手法还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
桥梁:采用“批注品读,联想延伸”的方法引领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与思想情感。
三、说教法 教学时我采取 “创设情境法”“联想理解法”等方法以课文重点词句为切入点引导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想象的奇特,然后组织学生深入感悟,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独特性、开放性、实践性。 说教学流程:
本课我将采用四大环节开展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激发美,初读课文---把握美,多元对话---感受美,总结升华----追求美。
一、情景导入,激发美。
教学环节:
导入:大自然鬼斧神工,它把天空当成了巨大的画板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绚 丽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杰作。播放音像视频。这么美的画面真是妙笔难描,可是萧红却写得比我们看到的还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体会火烧云的神奇吧!
教学预设:此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热爱, 必将为学好本文打好坚实的情感根基。
二、初读课文,把握美。 教学环节:
请学生通过“品读---批注--- 联想---拓展”的方法,围绕“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开展学习,体会火烧云
颜色之多,变化之快。这个环节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整体把握课文,为理解内容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学预设:学生会从霞光、颜色和动态三方面进行概括,但语言可能啰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体会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时候,学生的感受具有独特性,教师要给予认同与肯定。 三、多元对话,感受美。
教学环节: 集体反馈
层次一:第二段主要是品味“烧”字。
“烧”字用得十分精妙,具有多方面的表达功效。
(1)描绘色彩 火烧云刚出现在天空时的颜色是红的,但作者不用“红”字,而用“烧”字。这样既表现了晚霞如火焰般的红艳,又避免了与后面的“红通通”一词相重复。
(2)描摹动态 “红”只表示色彩,是静态的;“烧”表示动作,给我们一种动态的感觉。“烧”突出云色彩的变化。后文所写的火烧云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都与“烧”相关。
(3)渲染气势 “烧”得“红通通”的,天空像“着了火”。这个比喻,写出火烧云的恢宏气势。这是天地间的奇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一幅无比壮丽的图画。
(4)照应全文 用“烧”字,不仅在这一段里跟末句的“着了火”照应,而且对于《火烧云》这个文题起了点题的作用,同时,还与后文所写火烧云色彩和形态的变化相呼应。
层次二:研读第三段:感悟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多、变化快。
(1)通过学生勾出的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这些词的特点。联想平常看到过哪些颜色的云?想象火烧云的颜色除了课文中描写的以外,还可能有哪些颜色。从而丰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画面。
(2)抓重点词语“一会儿”,领悟神韵。
感受“一会儿”表示时间短,变化快。加深对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理解。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之精妙绝伦。 层次三:精读4-7段,感受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变化快。
重点品读“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体会“像这个又像那个、什么也不像”既突出了作者看到的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多,还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在多元对话,深入感悟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自由读—挑战读—配乐读”三个环节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7段,进入情景交融,人文合一的境界。
教学预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是个性的体验,如何在个性体验中找寻出共同的东西,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顺序,变得有些困难。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联想中理解。
四、总结升华,追求美
读《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生花的妙笔,这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
欣赏作者在《呼兰河传》中的其它段落,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出示其中的段落: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请学生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如:绚丽的烟火,翻滚的云海、波光粼粼的湖面……
教学预设:这一环节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但由于学生视野及语言功力有限写出来的未必如人所愿,但教师的坚持是必要的。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我求简明扼要,巧妙妥帖,抓住课文精要,便于学生记忆。这堂课的
板书设计如下:
火烧云烧起来——霞光满天
颜色——五彩斑斓(见所未见) 热爱自然
7、火烧云 形状——各种各样(变化奇快) 热爱生活
火烧云下去了——转眼即逝
总之,《火烧云》一课,为经典课文,作者巧妙的用词,奇特的想象、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都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咀嚼去品味。我将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引领学生体会自然的神奇瑰丽,体会语文的雅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