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下载本文

全日制攻读学科教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1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又精又专”的具有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的,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形成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严谨科学研究能力的卓越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具有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具备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或被采用。

5、了解国内外美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较强的科研与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理论及动态发展,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6、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全日制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成绩合格者。调剂生要达到国家录取线,本科学科背景应与所录取专业一致。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在校学习,学制为2年。

四、教学方式

1、全景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项目研制、小组研讨、案例剖析、模拟课堂、合作实践等全景学习方式。

2、在场研究。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将课程研制、理论学习、实践验证、科学思辨融为一体,在学、创、研、思中系统构建教育教学专业素养。

3、基地研学。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推进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理论跟进的教学实习新模式。

五、培养环节

理论习得:系统学习中外美术教育史,中外美术教育理论,现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理论和世界前沿教育理论,通过课程学习和专著研读,获得对理论的系统把握和思辨。

课程研发:基于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融合儿童艺术的阶段特质的把握,以传统文化或专业特点为节点,开展单元化的美术拓展课程的研发设计,并以课程主题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现场教学,以教学效果反思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层次性,思辨课程设计背后的理论基础,以此修改单元课程,获得课程研发的经验和理论。

中期考核:基于对美术教育理论的学习情况,以及对课程研发的实践和反思,进行立足于理论理解和课程反思能力于一体的考核,主要以论文撰写、课例分析、课程单元设计、课堂实践等形式开展考核、评价,并提出后阶段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开题研究:以课程研发和理论习得为基础,通过前期的教育教学调查,以及对国内外美术教育前沿研究的学习和反思,寻求自我研究的方向和议题,设计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形成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论证。

理论思辨:以研究主题为方向,理清研究的理论,并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核心理论,扩大理论视野,积聚理论见解,对开题研究中理论基础进行思辨和重构,形成研究议题下的理论框架,集聚研究的成果,并进行开题研究的中期检查。

教育实习:以研究论文的实践论证为基础,设计实习计划,进入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并以特级教师为主的实践导师的现场指导为重要途径,全面开展研究和实践,同时,反思开题报告,调适研究路径和方法,形成研究新成果。

论文鉴定:以开题报告为基础,结合在教育实习过程的实践和验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研究总结和归纳,形成研究论文,递交学术专家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鉴定。

六、课程设置

具体见课程计划表

七、实践教学的实施

1.基地建设:在省内中小学选拔研究生实践基地学校,从学科建设、师资水平、课程理念、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评估,建设一批教育新、学科建设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教学发展共同体。

2.导师团队:以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组建和聘任一批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中小学美术特级教师和名师作为研究生的实践导师,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研究。

3.实践环节

加强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将实践与理论学习融合,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和反思实践,逐渐培育成既有独到的理论思考又有灵动的实践智慧的卓越美术教师。所以,延展实践教学,从入学就开始融入在实践和理论的场景中,深入研究现场,直面实践变化,反思教

学成效。

(1) 前置性实践

对于《美术课程与教材分析》的学习,将课程理论与课程建设整合起来,将理论运用、课程研发、课程实践、理论反思、艺术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在课程研发的基础上,将自己设计的单元课程进入实践基地教学实践,以实践验证课程建构的合理性,反思课程理论的价值意义,同时以批判思维反思设计的教材框架,反思国家教材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前置性实践中完善教学过程的一般流程、教学目标的环节分化、教学效果的反思判断,为模拟性实践建立规范基础,积累课堂真实场景的经验。

(2) 模拟性实践

《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三门课程的学习,重在实践训练,将教学技能的训练置身于课堂环节中,以模拟课堂环节,提升教学技能训练的真实性,微格教学强调教学设计的情景性、互动性,强调教学场景的营造和设计,将教学设计、课堂模拟、媒体设计、课堂应变于一体,形成开放性、立体化的实践环境和实践平台。《课例分析》的学习是基于中小学优秀课例的分析为基础,以课例的教学思维为基点,开展同课异构的模拟实践,以此发展和丰富课例学习的情景性和判断性。

(3) 全景性实践

《教育实习》、《教育见习》课程的学习,全身心地进入中小学实践基地学校,开展全方位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以研究课题为基础,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富有研究特质的教学实践、教育调查、课程研发等工作。在磨练、反思中逐步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整合能力,为成为卓越教师奠定扎实基础。

4.评价反思

实践教学强调在过程中评价、注重在实践过程中反思,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三个评价平台,促进和优化实践教学。前置性实践阶段注重自我验证评价,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理论选择的合理性,验证单元课程设计的准确性,验证儿童艺术理解的方向性;模拟性实践阶段注重同伴判断评价,通过模拟场景的教学实践,判断同伴的教学技能,判断同伴的课堂设计,判断同伴的课堂行为,判断同伴的教学反思;全景性实践阶段注重团队混合评价,关注导师的引领性评价,关注同伴的分析性评价,关注自我的反思性评价,同时建立网络的全员评价平台,将教学实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见分享平台,共享智慧。

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正文部分不少于2万字。

2、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3、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颁发硕士研究

生毕业证书,并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九、专业必修课课程说明

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美术课程与教材分析》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特点。该课程强调课程研发和实践,融理论学习、课程研制、实践验证、科学思辨于一体,实现课程理解、教材建构、实践反思的共振发展,为形成和完善学生对美术课程研究素质和分析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设置教育设计的情境,促进教学设计理论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下的迁移,并结合教学体验,使学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以教育心理学原理与教育技术为手段,客观、可靠的资源分析为依据,树立科学的设计观念,懂得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段与规律,提高其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实践的能力,为顺利开展美术教改实验和学科教学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中小学美术卓越教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术教育比较研究》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研究中外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结合教学实践,使学员在国际视野下的美术教育发展观中,能以客观可靠的信息为依据,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懂得教育观念和教育科学的基本手段与规律,提高其教学研究水平,促进美术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为顺利开展美术教改实验和学科教学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研究型中小学美术卓越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外美术教育简史》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中外美术教育的历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中外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研究中外各个时代的美术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美术教育观。课程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读书笔记或研究论文评定成绩。

《儿童美术与课程》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美术学习特质,并从智慧成长、感情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等方面深入理解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美术特征的理解上,构架适合于不同阶段的美术课程的原理、方法、规律,并通过中外不同儿童美术课程体系的解析,理解儿童美术发展的科学依据。通过本课程学习,能读懂儿童的美术作品,能设计不同阶段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