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中的换流变压器 - 图文 下载本文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

图2-5 油流继电器型号字母说明

图2-6 YSF12-35(55、70、85)/130 型压力释放阀结构示意图

图2-7 YSF12-35(55、70、85)/130 型压力释放阀接线原理图 2. 技术要求

a. 环境温度: -30~+60°C;

21/36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

b. 安装方式:压力释放阀可安装在油箱盖上,升高座或油箱上部侧壁上;

c. 工作电压;AC.250V,DC.220V或DC.110V;

d. 压力释放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表2-4的规定,带有机械(J)标记的释放阀,当释放阀开启后,标志杆应明显动作。释放阀关闭时,标志杆应滞留在开启后的位臵,手动复位。装有信号开关(K)的释放阀,当释放阀开启后,信号接点应可靠接通并自锁,手动复位;

表2-4(单位为千帕)

开启压力 开启压力偏差 关闭压力(不小于) 密封压力(不小于) 55 70 ±5 ±5 29.5 37.5 33 42 e. 压力释放阀的关闭压力应符合表2-4的规定;

f. 当作用在压力释放阀内膜盘上的压力达到开启压力时,释放阀应迅速开启,其开启时间不大于2ms;

g. 当环境温度在-30~+100°C范围内,释放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表2-4规定;

h. 装配完毕的压力释放阀,至少需静放48小时后,其第一次释放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表2-4规定;

i. 压力释放阀应能承受真空度不大于133Pa,持续时间为10min的真空试验,其渗漏率应不超过1.33Pa〃L/s,且其铸件不得变形和损坏;

j. 压力释放阀关闭时,向其施加表2-4规定的密封压力值的静压

22/36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

时,历时2小时应不渗漏;

h. 压力释放阀的接点在表2-5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不少于1000次的通断试验,且试验后接点无烧痕和不良接触现象发生;

表2-5

电源类型 工作电压V 工作电流A 直流 交流

i. 压力释放阀应能承受2500V,1min的工频耐压实验; j. 压力释放阀动作500次后,测量的第一次开启压力,关闭压力应符合表2-4的要求。密封性能符合技术要求i的要求;

k. 抗震动能力:

压力释放阀在震动频率为4Hz~20Hz,加速度为2g~4g时,压力释放阀内的电接点不应动作;

l. 压力释放阀防尘,防水密封性能,在无特别指明时一般为 IP55。

五、强油风冷却器控制箱

强油风冷却器控制箱是用于控制采用强迫油循环降温方式的变压器上冷却器的一种专用自动控制箱。它的箱体是采用优质铝合金框架及内外双重板组合式机柜。

1. 结构特点

a. 比钢板焊接构成的箱体稳定性好,刚性高,重量轻;

23/36

说明 时间常数S ≤5 x 10-2 s 功率因数cosφ≤0.6 220 250 0.5 5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

b. 由于箱体采用了内外双层板结构,可阻隔大量太阳辐射热能 ,使机柜内温度保持恒定;

c. 由于箱体内板采用的是铝合金板,使机柜的重量变轻,电磁屏蔽效果好;

d. 由于箱体外板采用的是不锈钢板,使机柜的强度增高,耐腐蚀性强;

e. 箱体具有高于Ip55 的户外防护等级。 2. 主要功能

强油风冷却器控制系统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强油风冷却器的投切进行控制 . 其具有如下控制功能;

a. 冷却器的风机,油泵是由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

b. 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的投切可分为手动或自动控制 两种。当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投入方式选择开关转到手动投入位臵时,即刻将该台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投入工作;同样,当将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投入方式选择开关转到自动投入位臵时,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的投入是按变压器油面温度或绕组温度及负荷自动逐台投入;

c. 当对冷却器的风机和油泵的投切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时,工作冷却器和备用冷却器经一定时间自动轮换;

d. 由于强油风冷却器控制系统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模式来对强油风冷却器的投切进行自动控制。因此,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现场控制方式的改

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