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浮力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 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 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 N B.4 N C.3 N D.1 N

2.关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排开液体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3.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4.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 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 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 cm3

5.甲、乙两实心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所示:

(1)若甲、乙体积相同,甲、乙所受浮力大小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判断 (2)若甲、乙质量相同,甲、乙所受浮力大小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盛水的烧杯,一个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金属块且金属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现将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刚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 C.金属块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D.台秤的示数逐渐增大

7.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8.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5 N B.7 N C.14 N D.12 N

9.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浮沉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

1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 D.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二、填空题

11.一只质量是790 g的实心铁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N,放入水银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N。(ρ铁=7.9×103 kg/m3,g取10 N/kg)

12.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为30 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 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为____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3.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____cm3,水晶球的质量是____g,水晶球的密度是____g/cm3。

14.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6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N,则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N.

15.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 .

16.一个物体重15N,体积为1dm3,如果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在水中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若下沉,沉到水底时对底部的压力是 N.

17.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漂浮在水中,盛放在大烧杯内,如图所示,则冰块受到的浮力为 N 18.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某液体的表面上时,刚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液面,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3,此时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 N.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作出烧杯中小球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下端到达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F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F1____(填“>”“<”或“=”)G。

(2)如图乙所示,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的水的重力记为G排。

(3)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弹簧的下端又会到达原来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F2,则F2____(填“>”“<”或“=”)F1。 (4)通过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的受力分析,请推导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排出水的重力G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8.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ρ水(填“=”“>”或“<”),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_______。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____(填“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把一个体积为17.8 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 ,g取10 N/kg,求: (1)空心铜球的重力。 (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0.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求:(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3,g取10 N/kg)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