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 下载本文

周三,赴浦东开发区参观;

周四,快速阅读训练+捉漏训练。

集训期间,每个队员几乎都阅读了近百本书,其中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西方经济学的

各家代表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权威著作乃至各类人 物传记;听取了近40位专家的50多次讲座,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 会学、法律、宗教、音乐、美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笔者有幸目睹30多位专家为6名辩手开设的50多次讲座的主讲者名单及讲题: 王世靖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彭希哲 人口、老龄化、妇女与环境 倪世雄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朱维铮 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 黄亚钧 世界发展报告及回答 陈时中 港澳经济与社会

瞿铁鹏 马克斯·韦伯及其学说 顾晓鸣 辩论心理漫谈 金重远 近现代欧美文明 徐洪兴 中国哲学简史 舒 元 经济学概述 张汝伦 李泽厚述评 杜作润 四所大学概述 杨心宇 前苏联问题纵横谈 佘碧平 解构主义 赖彭城 人权问题讲座 董世忠 国际法概览 张薰华 环境经济学

陈其人 国际经济与南北关系 戴星翼 环境问题讲座 谢遐龄 中西文化比较 朱明权 裁军与安全问题 胡景钟 基督教概述 姜义华 访台纵横谈 王雷泉 佛教基本知识 陆士清 台湾文学与思潮 余甲方 中西音乐简史 何思广 西方美术史 罗永安 中国美术史 周敦仁 美国情况介绍 赵寿元 生命科学讲座 俞吾金 西方哲学史 葛剑雄 人口和历史地理 陆德明 当前经济环境 ??

在这份目录中,人们不难看到复旦作为文理科综合大学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为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教练还特别请有关人士介绍参赛国社会状况和参赛学校的概貌

,有的队员做了几十万字的听课读书笔记,每人的文摘卡都在一、二百张以上,在他们的案 头、枕边随处可见。

知识底蕴有了,好比有了砌墙的砖头,但是缺少了正确的设计和合理的构建,高楼大厦

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辩论就是要使自己构筑的立场固若金汤,而同时不断地动摇对方立场 的根基,出奇制胜往往取决于辩论技巧。经验丰富的顾问和教练不仅向队员们传授其研究领 域内的知识,更下功夫培养和磨练队员的辩论技巧,什么围点打援、巧设陷阱、引蛇出洞、 连续追问,不胜枚举。队员们为了锻炼敏捷的反应能力,还经常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一开 始往往出现突然中断,渐渐地一次接龙越来越长,最后若非教练喊停是不会罢休的。除了训 练课上要求的辩论,队员们在一起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争论半天,就像教 练指出的,从理论上讲,每一个辩题都是可辩的,他们就是要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 训练中,过技巧关、语言关、反应关。场上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自对自己的信心,一名出色的 辩手既不能自命不凡,又不能妄自菲薄,教练经常安排他们观看1988年复旦大学辩论队 对台湾大学辩论队的比赛录像,每看一次,都要求他们指出两队的不足之处和集训队与之相 比的优缺点,就在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日日夜夜里,队员们一点点向那条起初被认为是 不可企及的水平线逼近。

参赛领导小组深知,辩论不仅是知识、技巧的较量,更是展示风度、气质、涵养的舞台

。我们要捧回场上的桂冠,更要赢得场下的赞誉。训练期间,教练和顾问尤其重视队员完美 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一言一行,丝毫不马虎,不允许队员使用降低和有损对方人格的词语和 口气,无论是紧张激烈的辩论,还是平时队员们之间开玩笑;听课时,放着满屋的沙发不坐 ,却对硬板凳情有独钟,既是对教师的尊重,也为了形成良好的坐资;此外,过多的手势得 减少,不雅的语词要忌用??

在以往的辩论中,“对方篡改了我方命题”之类的表述习以为常。但俞吾金反复要求辩

论队员千万不能使用“篡改”一类语词,甚至不宜用“偷换”,最好用“改变”。

台湾大学队的一位教练曾向王沪宁讨教训练队员的经验。王沪宁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

句话:“辩论队员首先要学会怎样做人,其次才是学会怎样当一位辩论员。”

团队精神,成功之源。四位辩手在新加坡的成功,也是辩论队这个小集体的成功,更是复旦这个大集体的成功

7月底的一天,姜丰的牙冠发炎,脸部红肿,连续高烧,不得不住进了长海医院。在两

个多月的训练中,教练队员已情同手足。一人有难,大家牵挂。由蒋昌建起草,并由全体队 员签名的慰问信寄出了。姜丰急切切拆开信封,“长海一日,文科楼十年”一行字首先映入 眼帘。姜丰感动万分,她理解队友们盼望她早日康复的真挚情谊。

在集训的关键时刻,蒋昌建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一份急电:母亲病重。想想在病榻前无人

照料的母亲,孝顺的蒋昌建不禁流下泪来。“辩论队是一个整体,我不能在辩论队需要我的 关键时刻离开这个整体。”蒋昌建理解教练劝他先回去看看妈妈的用意,还是留下来了。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这9个字已经化为辩论队每一个成员实实在在的行动。

季翔、严嘉把已经变得极少的休息时间也贡献给了辩论队,借书、联系事务,文科楼

楼跑上跑下,真把他们给累坏了。替补队员张谦放弃了回湖南老家探亲的计划,与何小兰一 起做参赛队四位辩手的最有力的对垒队伍,直到参赛队赴新加坡。

队员们谈起俞吾金教练的团队精神,一个个都很动感情。集训期间,从早上8:00到晚上10:00,俞吾金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献给了辩论队。那天下午,俞吾金上小学 四年级的女儿打电话到辩论队,说家里有急事。俞吾金想想不放心一个人在家的女儿,但还 是坚持到完成当天下午的训练任务,然后才急匆匆赶回家。因赶得太急,把脚脖子也给扭伤 了。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其重义远不止于辩论队本身。

校长杨福家曾两次看望正在集训的队员,并为他们开了科学技术讲座,给队员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杨校长勉励队员们发挥团队精神,刻苦训练,为复旦争光,为国家争光。杨校 长说,复旦有许多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中优秀人才很多,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让这些 人才脱颖而出。国际华语辩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你们抓住这个机会,赛出好成绩。 杨校长还叮咛队员们不要骄傲,不要把自己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和 智慧,赛出风格,体现出复旦人的精神境界。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成为复旦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行动。

宣传部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专人承担辩论队各种琐碎事务; 图书馆为辩论队借阅、查询资料大开方便之门; 宿管科专门为队员们调整了宿舍;

大楼管理科专门派师傅在整个暑期坚持为辩论队开电梯; 膳食科在暑期专门为队员们安排膳食;

团委、学生会为辩论队送去了饼干,“旺旺”成了辩论队员们的夜餐;

细心的倪世雄教授为队员们送去了西瓜——队员们感受到了西瓜的清凉,也感受到了

授的热切期待;

远在南昌参加军训的一位92级同学给辩论队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与季翔同学一

,我也是因为复旦大学的优秀慕名而来。祝你们取得成功,为复旦再添光彩!”

无疑,新加坡夺冠,是四位辩手的成功,也是辩论队这个小集体的成功,更是复旦这

大集体的成功!光阴荏苒,文科楼1004室里的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正趋向于零。8月20 日晚,热心的华亭集团、衡山集团在银河宾馆为复旦代表队的全体将士饯行。校领导们也亲 自前来送行。望着东道主特意准备的那道艺术雕刻——鲤鱼跳龙门,复旦的师生被深深地感 动了。这哪里仅仅是一道菜,这分明是上海人民的鼓励和期待啊!

一架银鹰冲天而起,载着辩论队员们钻云破雾,搏击长空。此去狮城,征途漫漫?? 第三章 雄辩在

狮城

1993年8户下旬,风光旖旎的新加坡依然是骄阳如火,暑气逼人。当来自世界各

的各种肤色的人们熙熙攘攘地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时,他们可曾想到,一场场激烈的唇枪舌 剑正在狮城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人们记忆犹新,1988年4月,就在这里,复旦大学辩论队击败台湾大学辩论队,

得第二届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冠军,名扬东南亚。

五年弹指一挥间,1993年8月21日,由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

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又在新加坡开战,分别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8支代表队, 角逐桂冠。他们是中国复旦大学队、台湾大学队、香港大学队、英国剑桥大学队、加拿大英 属哥伦比亚大学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队、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队、新加坡国立大学队。8 支队伍捉对厮杀,淘汰制使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决定命运的背水一战。

复旦大学队意在重演历史,台湾大学队欲报一箭之仇,悉尼大学队实力不弱,英国剑

大学队雄心勃勃,也想问鼎??人们拭目以待。

面对包括三位博士生在内的强劲对手,复 旦队显得从容不迫。刀来剑往,字字珠玑, 一场有关道德和温饱的论战精彩纷呈

时间:8月25日晚7:00。地点:新加坡广播局演播厅。辩题:“温饱是谈道德

必要条件”。正方剑桥大学队四名队员身着漂亮的晚礼服,气势不凡。反方复旦大学队四名 队员西装革履,镇定从容。一场不是决赛的决赛拉开了序幕。对反方复旦大学队来说,这是 一场有准备之战,出国前就准备了五套稿子。然而,当他们在新加坡看到辩论会资料时,着 实吃惊不小:剑桥大学队四名队员中有三名博士生,其中两个已读三年级,其年龄总和比复 旦队高出22岁!剑桥大学素有辩论传统,来者不善。加之其领队和一名队员还是复旦校友 ,也可称之为“海外兵团”了。

“对手强劲,把初赛当成决赛来打!”领队兼教练俞吾金教授和顾问王沪宁教授迅速

定战略战术。面对强劲的对手,复旦队并没有气馁,而是对对方的实力作出了冷静的分析。 剑桥队虽然有上述优势,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一是队员的学历都很高,观点难以统一起来 ;二是年龄大了反应未必会很敏捷;三是就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来说,正方存 在着较大的逻辑困境。通过上述分析,队员们心里踏实了。

针对对方的实际情况,复旦队确定了抓对方逻辑矛盾、猛攻其理论弱点的战术。 连续三大,复旦大学队全体成员闭门不出,婉拒了一切宴请,详细地从正方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