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2) 下载本文

们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有效活动)。

8无意注意的局限性: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有意注意的局限性:枯燥乏味而疲劳

在小学教育的影响下,其发展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1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2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常常依赖无意注意,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儿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赖有意注意。

3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力自行确定,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二、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

1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数目越大,广度越大 注意的特点:(1)小学儿童注意广度比较小

(2)小学生中注意广度存在着特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

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2材料的性质和组织方式,是影响注意广度的重要因素

3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注意的稳定性的特点:(1)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的速度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2)注意稳定性在小学生中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边看书,边思考”和“一手画圈一手画方”已是注意的分配的体现。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反映了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的好坏在于转移的快慢,它不同于注意的分配。

“一心二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全神贯注”体现了注意的稳定,“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广度。

注意转移的特点:(1)五年级儿童注意转移速度比二年级儿童 (2)男生的发展速度高于女生

在上课之初,要重视组织教学的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引导到课程的学习上来,并使学生样成迅速转移注意的习惯。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问答:如何培养小学儿童注意力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个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征。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无意注意的特征,从而减少刺激作用。 (二)利用课外(内)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培养间接兴趣)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1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 2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就是知觉 3感觉是脑放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4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感性关子,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的综合反映上产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二、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1)感知觉是认识在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没有感觉也就没有人的心理)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分类根据:按照感受器(感受器官)的不同,可分为:

感觉种类 适宜刺激 感受器 反映属性 视觉 390~800毫微米的光波 视网膜上的帮状和锥状细胞 黑、白、彩色 听觉 16~20000赫兹 耳蜗官内的毛细胞 声音

味觉 溶解于水或唾液的化学物质 舌面,咽后部,腭及会厌上的味蕾 酸甜苦辣咸 嗅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黏膜的嗅细胞 乏味 肤觉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 皮肤上的和黏膜上的冷点 冷温痛压触 或伤害性刺激 温点,痛点,触点

运动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 肌肉、肌腱、韧带、关节 身体运动状态 位置变化 中的神经末梢 位置变化 平衡觉 身体位置、方向的变化 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毛细胞 身体位置变化 机体觉 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时的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身体疲劳、机 物理化学刺激 渴和内脏器官

活动不正常

2知觉的分类标准:(1)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2)按知觉对象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一)感觉的特性

1感觉性即感觉的能力 2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 感觉的适应

(1)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一般地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 (2)适应可分为:暗适应: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2)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

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3)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感觉(同一感受器内)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它可以分为同时性对比和相继性对比。“月明星稀”是同时性对比的体现,“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酸;而吃完苹果后再吃甜点,显得格外甜”是相继性对比的体现

(4)适应和感受的相互作用这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更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含义: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运用注意规律是注意的对象统一:凡是能引起注意的对象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

应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形成全班学生共同的知觉对象,如果在运用直观教具时,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条件,突出知觉对象,淡化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

(1)含义:人并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推砌,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它的关键性的强的部分,非关键性的弱的部分一般被掩蔽

(3)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 3知觉的理解性

(1)含义: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对知觉对象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

(3)增加儿童知觉的理解性的规律:有丰富知识经验;提取知识经验(要使小学生对知觉对象有较好的理解,有新的理解教师就要用言语启发知道学生提取出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提供线索,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觉到的信息,形成新的知觉模式)体现了提取知识经验

4知觉的恒常性

(1)含义: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2)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三、错觉

(一)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时间错觉、军事伪装是典型的错觉)

形重错觉: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的铁块,会感觉铁重

运动错觉:当你坐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 1在众多错觉中视觉错觉最为普通 2错觉在生活和数学实践中有一定作用 (二)例:军事伪装(迷彩服)

原因:主要是由于知觉对象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干扰了对知觉对象的正确认识,同时也受人们原有经验的影响

(三)典型错觉

1等公交车,明明过了5分钟,却感觉已经过了10分钟 2看电影、玩感觉2个小时,过的特别快

-----时间错觉 问答:简述知觉的特性有那几点? 答:(1)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它事物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肤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俗称视力,10岁前视敏度不断提高,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楚

2颜色视觉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其正确率直接受小学教育的影响 (二)听觉的发展

听觉的发展包括对纯音听觉的发展和语音听觉的发展 1纯音听觉

小学儿童听觉的敏感度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但整个小学阶段听觉敏感度都不如成人更未达高峰

2语音听觉

小学生入学后,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小学生已能很好地辨别汉语的四声和相近字音,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三)运动觉的发展

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 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等 1大小知觉 2形状知觉

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表现为:(1)在识别和说明图形的特征时常常会把非本质特征当

作本质特征或把本质特征作为非本质特征,从而产生缺漏或错误的时间

(2)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因不懂透视原理和缺

乏立体感,常常不能正确辨认

3方位知觉

刚入学儿童防卫知觉的水平不高,表现为:(1)对上下、前后方向已能正确判断,左右

方位只能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而且不够完善

(2)对字形的感知,注意形状而不注意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