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2) 下载本文

能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当机立断) 相反的品质有徘徊、犹豫、犹豫不绝、貌似荟萃

6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接受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体验,以确立正确与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善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 相反的品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随波逐流

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为主过渡时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十或十一岁)这个“转折点”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

3小学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综合,到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和综合

4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从正确区分具体事务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

5小学儿童在正确的教育下逐步学会自己对思维进行反省即“对思维进行思维” 6小学儿童采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来解释概念是抽象思维发展的标志

7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

8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定势是指先前的心理活动对以后的活动产生的一种准备状态 问答: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答:(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二)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

1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处在直观形象水平上) 2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属于形象—抽象水平) 3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 与概括水平相对应,儿童掌握概念也表现出三级水平

1儿童掌握概念的第一级水平表现为以“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 2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第二级水平表现为“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 3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第三级水平表现为以“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 小学儿童掌握理解水平表现出三级水平:

1直观形象水平概括 2形象—抽象概括水平 3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二、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 答:(一)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发展儿童的言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

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思维是在感知觉基础上进行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的全部材料来自感性经验)

3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单位,让儿童掌握正确的概念是发展思维的首要环节,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变式和比较起着重要的作用)

4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一步,教会学生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第二步,在学生借助直观图帮助思维的同时,注意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解题策略的训练

1解题的过程: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找出问题答案 2解题的策略:(1)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而不匆忙解答 (2)整体把握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3)在理解题目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

(4)善于进行双向推理,既能进行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向推理,

又能进行由未知到已知的逆向推理

(5)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

(6)善于评价不同的思路,选择最佳思路解题 (7)解题后腰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几种品质的训练

1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 2品质:流畅性训练 变通性训练:

(1)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 (2)遥远联想变通性训练 (3)问题解决变通性训练 独特性训练:

(1)命题独特性训练 (2)后果推测独特性训练 (3)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 (4)问题解决独特性训练

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也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技术,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做出评价让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而每一个发言者都要遵守以下规则:

(1)禁止提出批评意见(即暂缓评价) (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4)追求标新立异,允许观念离题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情感的概述

一、情感及其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意愿和观念而产生的体验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客体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问答:情感与认识有何关系?

1、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的情感,情感依赖于认识,但它也作用于人的认识,既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联系)

2、区别: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三)情感功能

情感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表情包括肢体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

二、情感的种类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

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表现形式

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反映状态:暴风骤雨) 人在产生激情时,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自制力显著降低,不能约束他的行为 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反映状态:微风细雨)

同时心境具有感染性或渲染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

3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应生的情感状态

应激状态下分为积极状态(如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摆脱困扰)和消极状态(如手脚失措、行动紊乱)

(二)按社会性内容分类

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些可称为社会情感或高级情感

1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富有同情心和对事有责任感) 2理智感世人在治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

(如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3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儿童的情感

一、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

问: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过程是? (一)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情感可控制性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情感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发展

拓展:1小学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交配,小学

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情感稳定性是比较差的

2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制性比较差情感特点

3小学儿童的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填空:随着社会因素对情感制约性的增强,小学儿童开始体验到诸如悔恨、内疚、欣赏等比较复杂的高级情感

二、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过渡焦虑;恐怖症

1、过渡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些小事而烦躁不安焦虑担忧

2、过渡焦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素质性焦虑,二是境遇性焦虑 3、过渡焦虑儿童的表现为:

(1) 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整日为此忧心忡忡 (2) 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否适当总感到不放心

(3) 对自己在学习、体育或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出过分担心,生怕不如别人 (4) 经常感到头痛或胃痛,但并没有实际的躯体疾病 (5) 有明显的紧张感,不能放松自己

(6) 自我意识强烈,不断考虑自己的问题而难以投入到现实学习生活中去 4、如何帮助过渡焦虑儿童?

(1)首先要帮助这些儿童找出他们性格上的不足之处

(2)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各方面

(3)对于他们适当的判断给予及时的鼓励,这种帮忙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奏效

(三)恐怖症

儿童恐怖症的类型有哪些?

1动物恐怖症 2特殊境遇恐怖症 3见人恐怖症 4学习恐怖症 恐怖症的原因有哪些? 不恰当的恐吓;性格缺陷

对恐怖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系统脱敏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紧张恐怖,所以又称做交互抑制 三、怎样培养小学儿童情感?

(一)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生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1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2小学儿童的情境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育的情境 (三)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培养儿童移情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1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儿童树立榜样,宣扬英雄模范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他们良好的感情感染学生,丰富儿童正确的情感体验

2在班集体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活动,引导儿童通过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