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 下载本文

进化说使“神创说,”“物种不变说”与“目的论”成为“无稽之谈”。 解剖学与生理学:由于萨维里、塞尔维特等的工作,打破了教会对人体的“禁区”,指出了盖仑学说之错误,否定了“三位一体学说”的自然科学基础。

(一)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自然的万物归根结底其化学元素组成都不外是元素周期表内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又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原子核及核外电子云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按量子运动的法则二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元素的性质呈现的周期性,则统一在这种结构方式所决定的电子壳层有规律的分布之中。 在原子这个层次之下,是所谓强子层次,它们分别由夸克(又称层子)粒子按一定规则构成;强子层次之下,则是目前已知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场粒子层次。在这一层次中,物质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场及其相应的量子。

1, 实物场。实物所属粒子(场所对应的量子)有夸克(u,b,s,c,b,t共六

种)及轻子,均有一定的质量、能量,在整个物质世界中,起着“基石”作用。

2, 媒介场。除了实物场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基本形态是媒介场。所

以称之为媒介场,那是由于上述实物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媒介粒子来传递的。例如,电子与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光子来传递的。属于媒介场的粒子有:引力子(尚未发现、中间玻色子(三种)、光子和胶子(共八种)。

3, 希格斯场。除实物和媒介场外,尚存在一种称之为希格斯场的物质

形态,这种场是真空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时所对应得场,它的作用是供应静止质量为零的光子以一定的质量而形成中间玻色子。按照现代物理学观点,各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分为四种类型:即引力作用、弱作用、电磁作用、强作用。按照现代科学,目前已知的物质结构层次课划分为:微观世界:----三种基本场---强子----原子核----原子

宏观世界:有机分子-- 生物大分子----细胞---生物 无机分子---凝聚态物质----行星----恒星--- 宇观世界:--星系----总星系— (二) 自然界的进化链

1,进化进程---?---原始爆炸---高能粒子----He的形成---元素复合---气状星云---星系形成—恒星形成---行星形成---目前状况

2, 元素复合--星际小分子---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原始细胞

—原核细胞---真核单细胞---低等生物---人类出现---原始社会

关于从非生命到生命的演化问题,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不仅发现了生命的物质基础(打不败之与核酸)、揭示了生命的活动机制(核酸和蛋白质之间通过遗传密码的转录和译制等),而且探明了生命起源的步骤、途径,目前已知,从无生命到生命的演化的序列是:元素的形成(C、H、O、N等+--星际小分子---(CH4、H2、H2O、NH3等)生物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等)??----类病毒(RNA分子+---病毒(核蛋白分子)---真菌(真核单细胞)---(较低等的生物(真核多细胞)---

1953年,米勒把氢,水,甲烷,氨四种气体封闭在一个石英管中,通过真空放电,生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东门氨酸等,这一实验模拟了星际小分子生成氨基酸的自然过程。

1953年,林维格诺德第一个人工合成了一种最小的蛋白质分子----由八种氨基酸构成的催产素,在此之后,有先后合成了叶绿素、牛胰岛素、核糖核酸酶、人类生长激素等蛋白质分子;1953年,华生和克里克提出了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56年,恩伯格合成了第一个核酸分子,此后,又取得了人工合成RNA、DNA、RNA病毒等核酸分子。 三, 新形势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 基督教会态度与策略的改变

进入20世纪,基督教会为适应科学社会地位急剧提高之形势,进一步放弃了与科学对抗的路线,极力宣传宗教与科学的一致性。

(二) 科学与宗教无矛盾的广泛流行 1, 宗教与宗教分属不同范畴

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上帝之道神学

瑞士著名的神学家巴特(1886年---1968年)于1919年发表了《论罗马人书》。这被称为神学革命或神学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转换。”巴特认为:人们寻求神的全部努力已归于失败,身高居世人之上与人的思想毫无相同之处,神能够也不时进入人间,但人却不能靠任何理性的思考或神秘的修炼洞察神的奥秘。巴特有句名言:“上帝在天上,而你在地上。”巴特否定用人的理性来论证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否定“自然神学”原理,

这样一来,当然也就避开了神学与科学的解除与冲突。 (2),自然派神学

自由派神学的先驱是德国著名的神学家施赖尔马赫(1768—1834)。他主张从人的“绝对依赖的感受”中去寻找宗教的本质。19世纪末,德国基督教神学家里尔奇(1822—1889)继承并发展了施赖尔马赫的观点,形成自由派神学。在自由派神学中,信仰被理解成一种个人和团体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上帝向人启示自身,神人之间的以交流。

进入20世纪,德国著名宗教学家、神学家奥托进一步发展了施赖尔马赫的学说。奥托认为,宗教的本质就在于世人对超自然的“神圣”的一种“直觉性体验和感悟”。这种“神圣”是世人依赖理性无法感知的、不能把我的“绝对另一体”,因此,宗教与科学分属思想的不同范畴。 (3),存在主义神学

存在主义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哲学理论。存在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即先有一种没有本质的纯粹主观性的存在,然后又它自由的选择或创造自己的本质。

在存在主义创始人那里,存在主义本来是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他们认为,存在是人的“自我精神”与自我意识”.某些神学家加以利用,认为在人的精神之上,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即上帝。

除了上述观点之外,不少科学家也主张宗教与科学属于不同思想范畴。例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加获得者海森堡(1901----?)主张:科学史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它要求人们对客观实在做出精确的描述,把握它的内在联系。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它研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