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艺术歌曲 - 图文 下载本文

也叫五

的七和弦叫做第二转位,也叫三四和弦,将七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七和弦叫做第三转位,也叫二和弦。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

第一节 概述

早在12世纪游吟艺人和法国南部吟唱诗人的崛起,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随之在14世纪和15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和名歌手(Meistersiugen)的歌曲。16世纪、17世纪出现了牧歌,这时期的创作对精致歌曲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德国的艺

术歌曲

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到使歌曲创作极为繁荣的舒伯特,他比任何作曲家都更多地将情感及戏剧性倾注到歌曲这个形式里。他的有些歌曲是分节歌(Strophic),其它则是通节歌(durchkewpouiert),音乐自始至终都是自由展开的,追随舒伯特的作曲家还有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勒韦、马勒、施特劳斯等人,法国以尚松为代表,沿着极有特色又十分复杂的创作手法向前发展,随后又出现了迪帕克、德彪西、福雷等人。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歌曲和法国艺术歌曲两大流派。风格虽不同但都

是取材优秀的诗词,加上精致的音乐旋律和完美的钢琴伴奏,形成一首一首各具特色的精品。这是从18世纪发展起来的艺术珍品。.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国、西班牙、美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流派特点,这与每个不同的国家语言习惯有着密切关系。“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源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它是指比通俗的歌谣

曲具有

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词和各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歌曲如《跳蚤之歌》、《鳟鱼》、《魔王》、《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

第三节 中国作品赏析

1、《教我如何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