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探究分析,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增强尊重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设计理念】

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探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手段方法】以多媒体和导学案为载体,同学们主要进行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同时辅以导、议、练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高效课堂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

教师活动 导入:播放临清的景观图片。 问:这些美丽的图片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要素? 过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问:看图中所描述的事物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直接的关联性?自己是否可以说出一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案例? 过渡:这五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而且不断地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什么呢? - 1 -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看图 以乡土地理 引入,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观自主思考, 察能力和反快速抢答 应能力 征协调一致。 2、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探究学习,迁移拓展

探究活动一 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分析 问:青藏高原其环境最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在这样的气候特征下,其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过渡: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其地貌、水文、土壤、生物都和寒冷的气候保持一定的联系。 结论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过渡: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其形成之前是一片汪洋,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一片沙漠,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这一切。 播放青藏高原隆升的视频,讨论思考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过渡: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地貌、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要素,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结论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渡: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因为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导致黄河含沙量增大,形成地上河,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 结论3: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小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问:秘鲁渔场是在哪些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过程体现了什么样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渡:正常年份,秘鲁渔场的形成是在秘- 2 -

学生根据学案资料,分析总结,填写学案并展示回答 总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分小组讨论 合作,填写学案。 根据图示,总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大声朗读,记忆 填写学案秘鲁渔场的形成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加强对整体性的理解。 通过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并且加深对整体性的理解 及时巩固,加强记忆 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达标

鲁寒流冷水上翻作用下形成,有些年份,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展示“厄尔尼诺现象”资料。 问:厄尔尼诺现象除了引起秘鲁渔业受损以外还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播放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视频资料 问: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引起众多要素的变化的? <点拨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以及影响> 问:厄尔尼诺现象说明了整体性的什么表现? 过渡:厄尔尼诺现象现象是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升温现象,还有些年份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现象,这就是拉尼娜现象。 投影拉尼娜现象资料 问: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根据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设置拉尼娜现象影响的表格) 1.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体现 课堂练习 看视频,了解厄尔尼诺所带来的影响,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众多影响的原因? 合作探究完成学案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变化? 阅读拉尼娜现象资料,根据厄尔尼诺现象思考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通过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增强对整体性的理解。 让学生先合作探究然后讲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够 “举一反三” - 3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导学案

一.

1.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二.学习重难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然地理环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要素组成。

2、自然地理环各要素之间相互_______、相互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我国青藏高原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寒冷,在这种寒冷环境下的生物、地貌、土壤以及水文状况如何呢? 土地貌 壤 总体特征:寒 冷 水文 生物

拓展材料: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干燥,降水较少;冰川面积占全国冰

川面积的80%,冰川地貌广布;气候寒冷,生物种类较少,植被以耐寒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典型动物牦牛、藏羚羊等耐寒的动物;因为生物较少,生物作用较弱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且因为寒冷所以冻土广布;青藏高原拥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藏北多内流湖,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大部分河流和湖泊有较长的冰期。

结论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_________与环境 的协调一致。 根据视频和课本知识窗,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影响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要素,填写下表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