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 下载本文

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

【摘要】

“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俗的重要内容。“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寿”的推崇、对“寿”的艺术体现、对养“寿”之道的探索,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人生哲理。而且,“寿”文化的传承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寿”文化 生命观 养生 阶段意识 中庸 死亡观 尊老

一、“寿”文化概说

“寿”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寿”字最早可追溯到周代,作为金文(青铜器铭文)出现,形似一位驼背拄杖的老者,是典型的象形字;由年长”、“年老”的含义,“寿”字又被赋予“长久”之义。

“寿”是长久神圣的象征。《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我国传统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 一切生命的美好享受都要建立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古人认为,千富贵不如一长寿。

“寿”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宗教,道家追求“长生”,佛家相信“生死轮回”,都与“寿”文化不无关系。“寿”渗透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折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

二、“寿”文化的传统艺术表现

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寿”文化在中国传统艺术上的体现是丰富多彩的。首先,“寿”字的形之美就为这种艺术体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古人讲“寿”字抽象出“团寿”、“长寿”等字形,精美多样,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团寿”多用于布艺,“长寿”多用于建筑。“寿”字是写法最多的汉字,人们根据其不同写法,创作出“百寿图”、“千寿图”甚至“万寿图”,体现了人们祈祷“多寿”的美好愿望。除了“寿”字本身,还有很多有寿的象征意义的事物

值得一提的是,“寿”文化雅俗共赏,不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不论是高雅艺术还是民间文艺,都欣然以“寿”为艺术取材。历代宫廷,尤其是清宫,都有很多以“寿”为纹饰的服饰、用品;民间也多用年画、剪纸等作为对“寿”的吉祥追求的体现;而历来也有无数的书画家,创作了大量以“寿”为主题的作品。

三、“寿”与中国人的生命观 (一)“长寿”愿望与提倡养生

“养生”一说似乎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代社会才十分热门,实则不然。养生的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既然人们推崇长寿,希望长寿,自然会探寻延年益寿的方法。所谓“寿有长短、养有得失”,“我命在我不在天”。

孔子云:“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南宋朱熹解读为:“动而不恬,故乐。仁而有常,故寿。”明代的长寿之人汤绍恩将前人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动静乐寿”,并践行之,最终九十七岁高寿而终。

从中国古代众多的医学经典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养生的重视,前人总结出的养生观念对于今天人们的保健养生也有很大的意义。如中国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内经·上古天

真论》中说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先民们就认识到要以该以规律的饮食起居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古人是爱惜生命、珍视健康的,绝不提倡以健康为代价去追名逐利。

传统的观念认为,养生贵在养康,健康是长寿的前提,也是长寿的基础。健康的长寿才是有意义的。寿命的长短固然重要,但也只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健康的生命才是高质量的生命。因此,提高生命质量是追求长寿的前提。

(二)注重“寿诞”与阶段意识

对于诞生日的纪念,是古今中外皆重视的,或大或小都有些庆祝纪念的活动。在中国,对生日的纪念似乎有着更多的讲究。

过生日,是一种成长的纪念,是人生旅途的一个个驿站。年轻时过生日只能叫做“过生日”,老年时才叫“做寿”。一般来说,进入六十岁以后为进入老年期。

对过生日和祝寿的普遍重视体现着中国人对于生命历程的阶段意识。中国人强调每到一个年纪,就要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生之日,人们来到世界的头一天,是一生中最重大的纪念日;“三朝”、“满月”、“周岁”都是生命之初重要纪念,是“日—月—年”的最先积累;七岁“龆龀”为换牙龄,十岁“幼学”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起点,二十“弱冠”标志成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岁,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第一个寿诞大庆,是人生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六十“耳顺”,人到六十,能明察大义,能听取不同的言辞,处世圆熟。很多老人认为,过了六十花甲而死去,就算是寿终正寝,没有什么遗憾的;以后多活的年岁,都是一种恩赐,一种福分。这是一种“寿”的心态,体现了对自然规律

的尊重,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年少时期的过生日是一种成长,是生命进步的阶梯;年老时期的“祝寿”是一种人生的回味,是生命的歌颂,是对生命稳健走下去的祝福。

(三)怡神益“寿”与快乐处世

“怡神”、“心逸”是我国养寿学说的重要思想,就是说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注重心理健康。乐观的情绪是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最好的精神良方。

《太平经》云:“人无忧,故自寿。”古人认为,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乐观怡神、心逸延寿。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志士以乐观著称,孔子、陶潜、苏轼等莫不是乐观豁达之人,推崇恬淡安静、怡然自得的处世态度的古圣先贤不胜枚举。

虽然先人们生活的年代远远不如今天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们战胜灾祸的能力远不及现代社会的人类,但是快乐、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直是代代中国人尊崇颂扬的。纵观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不难发现,最多为人所称道的,还是摒弃外在的诱惑,寻求生命的本真,所谓功名利禄皆“身外之物”。“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思想代代流传,虽然也引起过不少争议,但不得不说,这是先人的智慧,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性格。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浮华的外物,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万物便能够获得快乐的人生。一言以蔽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养护生命与中庸为度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儒家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庸”即平衡、适度的意思。中庸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那么中庸和“寿”文化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