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药学专业

执笔人:朱全红 殷勇冠 审定人:朱全红 学院负责人: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OO六年十二月

课程编号:B020037

一、课程简介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应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中药的临床功效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与药理作用等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必要的基础。《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学科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中药专业使用。本课程总学时15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80学时,实验70学时,学分为8学分。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a required course that studies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y means of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ajor. Thus in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theory of TCM,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properties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closely.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structure typ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extracting, isola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 be familiar with the methods of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thus lay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the relative courses, working at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rug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a practical course and therefore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reflect the new progresses, the new achiev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utcomes and improvements of other relative courses in this are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apabilities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novelty sprits of reclamation.

The outline is supplied to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The total hours is 150, of which the lecture hours is 80 and the experimental hours is 70. The credit is 8.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化学》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和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教学内容】

1. 了解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 了解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 了解当前中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教学方法】

课堂扼要讲授。

第二章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一般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2.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生合成及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合成简介。

2. 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波提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3. 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各种色谱法等。 4.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研究方法简介: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程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一维谱:1H-NMR谱、13C-NMR谱、INEPT谱、DEPT谱;二维谱:1H-1H COSY谱、HMQC谱、HMBC谱应用简介)、质谱(EI-MS、FD-MS、FAB-MS、MS/MS等)、旋光谱、圆二色谱等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及晶体X射线衍射法简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糖和苷的一般理化性质:溶解性、旋光性、化学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糖和苷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糖和苷的结构研究方法。 4. 了解糖和苷的含义、分类和分布。 【教学内容】

1. 糖和苷的含义和分布。 2. 糖和苷的结构与分类。

3.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及检识:性状、溶解性、旋光性、化学反应及其在结构鉴定和检识中的应用。 4. 苷键的裂解: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酶催化水解、乙酰解反应、氧化开裂反应等。 5. 糖和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6. 糖和苷的检识方法。

7. 糖和苷的结构研究方法:化学法、波谱分析法(重点是NMR谱及MS谱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波谱分析可增添实例进行课堂讨论。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4.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分布和生理活性。 【教学内容】

1. 醌类化合物的含义、分布和生理活性。 2.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3.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性状、升华性、溶解度、酸碱性、显色反应。 4. 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5. 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方法。

6. 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化学法(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波谱分析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NMR谱、13C-NMR谱及MS谱)。 7. 实例:大黄、丹参、紫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实验。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和分类。 4. 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波谱分析。

5. 了解苯丙素类、香豆素和木脂素的分布、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教学内容】

1. 苯丙素(烯、醇、醛、酸)类、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分类、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2.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 3. 苯丙酸、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4.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检识方法。

5.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测定(以波谱法为主)。

6. 实例:北升麻、秦皮、前胡、连翘、细辛、五味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亦可安排实验。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4.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5.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及生理活性。 【教学内容】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分布和生理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结构类型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