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下载本文

【数据库】文化、教育、体育类2009年一季度 【文献号】12

【原文出处】中州学刊 【原刊地名】郑州 【原刊期号】20083 【原刊页号】216~220 【分 类 号】G0

【分 类 名】文化研究 【复印期号】200901

【标 题】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英文标题】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ory of Visual Culture in China 【文章日期】2008-02-02 【作 者】徐巍

【作者简介】徐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上海 200083) 【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其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其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其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其五,视觉文化与文学演变研究。视觉文化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即缺乏对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探讨,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同时要进一步解决视觉文化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摘 要 题】空间·视觉·城市

【关 键 词】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述评/不足 【正 文】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216—05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讨论文化转向问题,于是视觉文化概念被广泛讨论。这种起初作为艺术史家研究绘画的理论,最终影响和波及到了整个人文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视觉文化理论被介绍到国内。①最初的视觉文化研究多侧重于对媒体教学的探讨,把视觉文化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理论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视觉文化伴随着文化研究的兴盛而进一步得到发展。自1988年以来,国内发表以视觉文化为题目的论文149篇。②学术界多次组织介绍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成果。2002年,由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第3辑)专题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视觉文化研究成果。《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等专业学术刊物组织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讨论。同时,国外视觉文化研究的著作也不断被翻译出版,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马尔科姆·巴纳德的《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等,吴琼还编译出版了视觉文化系列丛书《视觉文化的奇观》和《凝视的快感》。2004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历史、实践、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视觉文化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和理论。因此,对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作出及时的总结与反思,非常有利于

将视觉文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将视角投射于视觉文化的重大变化,结合其美学特征,提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问题。南帆早在1995年就比较了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异同,提出了文化形态的转向。③周宪则从学理角度指出,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对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适合于视觉文化研究的独特思维范式和方法亦应运而生。当代视觉文化转向的趋势主要表现为:1.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2.呈现出图像压倒文字的发展趋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存在内在联系;3.对外观形态过度关注,生活世界外观的美化和显现表明了一种观念的变革;4.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④王宁也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语像写作可以满足广大读者、观赏者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语像批评者必须具备更高的读图能力。语像写作及其批评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字表现能力的衰落,而是观赏阐释能力的提高。在新世纪的“后理论时代”,语像批评虽然处于边缘地带,但是它必定会和生态批评、性别批评、流散批评等新崛起的批评流派,共同组成理论批评的多元格局。由于中国有着象形文字的基础和读图的传统,因而语像写作及其批评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⑤ 对于视觉文化的现实基础,许多学者都将其归因于当前的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语境。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认为,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⑥还有学者却认为,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并非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社会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而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由于视觉经验在人的感性经验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类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必然表现为对视觉经验的广泛依赖,对视觉需求的永恒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史。⑦也有学者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仿像”为大众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幻想的世界,视觉再现的“真实性”被质疑。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从而导致视觉的异化、视觉的虚拟和视觉的狂欢。后现代思潮与消费文化的共谋促使视觉再现的“真实感”瓦解,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视觉危机。⑧ 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

作为一种新起的理论,视觉文化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年来,一些学者十分注重对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和谱系的梳理。周宪就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问题,从“看的方式”的变化去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透过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剖析了构成“图像时代”之要素的视觉文化的性质和功能,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他指出,恰如科学的革命是范式的变革一样,视觉文化的演变也就是看的“范式”的嬗变。视觉文化史就是视觉范式的演变史。从传统的看法向现代的看法的转变,就是突出“透明”、“照亮”、“启蒙”、“看见”、“去蔽”等可视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性就是凸现视觉作用或使社会和文化普遍视觉化的发展过程。同时,视觉范式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还呈现为图像符号从相似性到自指性的一个发展演变逻辑。⑨此外,他还讨论了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这一叙事包括了视觉文化的历史分期研究,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揭示了视觉文化在不同时代或时期的不同特征和差异,进而揭示出这些差异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其次,它在揭示不同时期视觉文化各自特征时,着重于分析视觉文化不同时期及其特征的内在演变逻辑。最后,通过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准确把握视觉文化的当代特性,揭示当代文化视觉化的历史必然性。⑩

吴琼则从视觉中心主义以及对它的批判、奇观社会中的拟象进程以及英国文化研究的扩展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他指出,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并非视觉产品本身,而是隐藏在一切文化文本中的“视觉性”,而对构成视觉性的“视觉政体”的解构和批判将是这一研究的基本任务。(11)李鸿祥也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视觉活动的二重性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性质。他认为,视觉活动具有二重性:一种是来自于对世界整体存在的朴素性要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视看;一种则是经验论意义上的视看,如我们平常所说的用肉眼的感知。在中西文化史上,思想家们普遍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视觉的前一种属性,而反对后一种属性。以视觉媒体技术支撑的当代文化发展强化了后一种属性。(12)

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

国内近年来对视觉文化的研究非常注重揭示其美学特征。有学者从虚拟技术的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的美学意味,指出虚拟图像具有同步性甚至超前性。虚拟图像具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虚拟图像改变了机械复制时代所形成的原本与摹本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13)还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的审美特性呈现为图像本身生成意义,追求展示效应,指向作为感性主体的身体和消遣的大众。(14)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认为随着视觉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大众最普遍的审美娱乐形式,人类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从静观到消遣的历史变迁。视觉文化的物质技术根基和传播应用形式在制造视像产品、传播“虚拟现实”、消解“审美距离”、解构人的主体性和想象力的过程中,逐步剥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进而消解了静观这种传统的审美方式,建构起消遣这种现代的接受方式。由此,使人类由静观的审美时代进入到了消遣的娱乐时代。(15)有学者则集中研究了一种视觉文化的特性——刺激性,认为刺激性在大众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影像工业的生产中更是如此。它为生产者带来了“流行”,也带来了相当的商业利益。由于商业和快感的双重作用,图像拜物教令人们夸大了图像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追逐图像的冲动,导致追求感性刺激的意识形态膨胀。因此,我们似乎更有理由将时代的经济称为“刺激性经济”,因为刺激性乃是注意力的基础,也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的感性特征。(16)

还有观点却认为,当代文化界在经历了语言/精英文化所建构的二元格局后成功地蜕变为一个新的视觉话语场。“话语权”的分散、文化之间日益增强的“互动性”、媒介化的文化资源等现象的出现虽然招致了学者们的剧烈批评,认为它们直接导致了高雅文化的庸俗化,并进而得出了“艺术的终结”和“文化的终结”等结论。事实上,这些说法是十分片面的,“视觉转向”在将精英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其光环的同时,也通过高雅文化的泛化促成了更为公平的文化共享空间的形成,使大众获得了言说权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层次和素质,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整体进步。(17) 而将视觉文化理论引入对中国当代文化特性的反思和批判,更是近几年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热点。早在2000年,周宪就讨论了当代视觉文化的一种悖论性现象:人为设计的视觉形象的膨胀和自然形象的匿乏。于是,人们从刻意策划的人为形象文化中逃避出来而亲近自然,便成为一种潜在需求和冲动。通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作者认为这是现代文化的都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视觉文化的生态和谐是一个必须注意的文化问题。(18)此后,他又探讨了时尚这一当代文化现象。作为视觉符号的时尚具有生产功能,它不仅生产出一定的意义,而且生产出相应的解读和认同,由此生产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时尚的这种社会功能是借助复杂互动的视觉交流实现的,在时尚与现代性、时尚与先锋性、时尚与品味的复杂文化关系背后,蕴含了多重文化意义。(19)

面对当代中国所出现的“身体热”,梅琼林则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做了解析。他指出,身体的解放促成了视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视觉文化尤其是大众视觉媒介却桎梏了身体的解放,从而背叛了身体。它们确立了身体的标准形象,这一标准使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焦虑,进而施行各种身体的技术以使之符合或接近标准。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我们的身体在主动地接受资本权力的规训,主动地成为消费社会的一大动力;人类身体形态的无限多样性被扼杀,身体被外部力量所操控,体验与被赋予了肉体活力的生命力相和谐的动人美感的身体观念已完全淹没在身体产业之中。身体已不复是尼采所赞赏的洋溢着动物精神的身体,不复是积极的生产性的作为权力意志的能够冲决一切的身体。(20)另有学者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主体性文化,身体叙事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性叙事符号,身体与影像的结合使这种文化独具特色,从而得以与以前的各种文化形态区别开来。同时,也因为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使身体成为新文化形态中的强势叙事符码,也使身体叙事有了多层面的发展。(21)

一些学者也针对视觉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建议。周宪指出,在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进程中,似乎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便是图像对文字的“征服”。我们应该关注视觉文化强势所造成的阅读文化困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立场,重建阅读文化,培育阅读文化。金元浦指出,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具有建构的后现代性。当代视觉文化遇到的最具前设性的问题是语言文字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倪伟则指出,视觉文化的核心是探讨与“看”的实践相关的种种问题。“看”的方式根本就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视觉文化研究应抓住中国的现代性经验不放,在融会各种进步思想的基础上,突入深广的社会历史领域,展开批判性的清理和重建工作。曾军同时提出,20世纪西方文化理论思潮为观看研究提供了意向主义、构成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路径,但各有研究的困境:意向主义思路对理想观看的描述性分析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构成主义思路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有意忽略;而在“现实主义”思路中,无论是批判理论还是视听统计,关注的其实都是将观者定位为被动性的前提之上的“受众”研究。(22) 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

视觉文化研究的热潮,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影视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传播媒介的变迁直接促使人们对文化转变的思考。正如段运冬所指出的:“艺术的重大流变从来都是伴随着媒介的改变而发生的,依傍着高科技媒介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艺术便是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所以他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考察,试图寻找新媒体艺术独特的“词汇模式”与“语法规范”,并在新媒体艺术本身语言范式的支点之上,将它置放在与传统绘画样式的对比中进行详细的甄别,探寻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资质,以及这种感知方式和审美资质对影像文化发展的促动作用。(23)李福也提出,传统视觉文化具有典型的“文笔个性”特征,然而在当代,由于众多媒介手段如电影、电视、网络、虚拟影像等的大量涌现,正在构筑着具有“影像共性”的视觉文化系统,开始了一种技术性、广泛性、大众性、消费性的转向,即从“文笔个性”走向“影像共性”,使得当代视觉文化具有了不同于传统视觉文化的全新内容。传统视觉文化越来越被当代影像视觉文化所替代。(24)而张英进也指出,近年来电影的跨学科研究扩大了电影理论的语境,拓宽了电影学者的视野,同时也获取了新的学术成果。电影理论与跨学科研究的结合,既是西方近几十年的学术机制使然,也是电影研究文化转向的新趋势。(25)

还有学者由此进一步围绕影视艺术展开讨论。韩鸿认为,当代文化从文字主导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随着DV的普及,中国影像生产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对当代中国文化进程和文化转向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在影视生产领域,对大众视觉思维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