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下载本文

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这是“变戏法”、诡辩论。 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各种运动形式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可以归结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运动形式在本质上是相互区别的(反对“还原论”)。同时,各种运动形式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以扬弃的形式包含了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相互转化时保持着量的守恒(能量守恒)和质的守恒(运动形式多样性本身的守恒)。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空观 1、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空间: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空间是可逆的。 时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时间是不可逆的。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时空的客观性——时空的特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时空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E.g.“欢娱嫌日短,悲苦度日难”。但一天的长短不随我们的心情而变化。

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时空问题上的辩证法。

E.g.相对论告诉我们:当我们乘上一艘以每秒299900公里的速度飞行的宇宙飞船时飞船上的1米等于地球上的0.02米,飞船上的1年等于地球上50年。 3、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任何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就整个宇宙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又是无限的。无限是由无数的有限构成的;有限也不能脱离无限。

形而上学思想不能理解这种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将二者视为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或“悖论”。

四、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

世界是统一的(反对二元论和多元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反对旧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是单一的“原始胚种”或“基本砖块”的观点)。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证明

自然科学的例证法与哲学的反证法。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1、意识是自然就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就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三次飞跃):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非功能性反应。如:水能映月镜能照人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功能性反映。如:蒲公英遇雨闭合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信息反映。如: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

人类的意识——抽象概括的信息反映。如:谈虎色变 巴普洛夫认为: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本能)、条件反射(习得),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具体物象)、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符号,如:望梅止渴)

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是社会的活动。

劳动创造人类意识

劳动创造了意识的主体:人——直立行走、手脚分工、用火熟食增进了人脑的机能 劳动创造了意识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语言的形成使动物的种群关系发展为人类的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意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动物对自然的适应关系发展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关系 二、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反对庸俗唯物主义【意识是人脑分泌物】、唯心主义“灵魂学说”、“电脑代替人脑”的理论【必须满足:自供给、自修复、自繁衍、自组织,才会凌驾人脑之上】)

孟子:“心之官则思。” 李时珍:“脑为六神之府。” 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分析:意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应,并且不是单纯的反应,人脑的改造能力有主观性)

中国也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分析:米很重要,内容很重要,并不否认巧妇的作用)

辨析:人脑是对外部事物的反应,人脑中有上帝,所以有上帝。(组装、虚幻、无限放大,原材料仍来自现实世界。)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定义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意识具有创造性

列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必须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物质观的特点特点是什么? 4、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有何关系?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6、怎样理解运动史物质的根本属性?

7、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8、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何关系?

9、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0、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1、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 12、为什么说意识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

13、简述意识的本质。 14、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中作业】

不限题、不限题材、字数不限,必须用这门课的方法分析问题。交纸质

追不上乌龟;人工智能、两个课堂问题

第三章 彻底的辩证法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时普遍联系的“有机的系统”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1)联系的客观性

《维止录》——“雍正无首”?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影射大清皇帝没文化? (2)联系的普遍性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法国小姐们养猫的爱好为法国海军建设作出了贡献。 猫-田鼠-雄峰-三叶草-羊-羊肉罐头-海军食品 (3)联系的多样性

并存性联系与继起性联系——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联”与“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与外在、非本质、偶然的联系——内在、本质、必然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