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时投入xx_台塔吊和xx_台井架,以保证垂直运输。 2)投入充足的劳动力
(1)做好各施工阶段用工定额分析,有的放矢进行劳动力投入。 (2)合理统筹部署进度计划安排,实现合理用工。
(3)公司实行有效的劳动力调动能力,确保高峰用工人员到位。 3)投入足够的材料
(1)做好各分阶段材料定额分析,有的放矢进行材料投入。 (2)由于场地狭小,合理的安排材料进场,有组织地堆放,避免集中堆放。
(3)实行有效的材料协调能力,确保高峰材料到位。
施工准备前期工程的接收 第 9 页 共 69 页
1.施工准备 1)前期工程的接收
进场后即派人员与业主联系,按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确定现场集水井、沉淀池的设置和排水沟走向。
安排测量人员与业主和监理办理有关水准基点及平面控制网基准点接收工作,并建立起水准基点,平面控制网。
派人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了解有关需在施工中申报的资料的具体要求。并在人员、硬件、软件方面做好准备。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确定有关水源、电源的位置,并按照施工现场布置图的要求确定水管、电线的走向,并着手实施。 施工准备主要技术准备 第 10 页 共 69 页
2)主要技术准备 a.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并做好答疑记录。由建设单位约定一个时间,召集由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图纸会审,会审完毕之后由四家单位共同签字认可。
b.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预防措施编制 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标后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定并上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技术(方案)交底是指工程施工前、组织参与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图纸、施工规范,领会施工组织设计的意图等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人员编制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和预防措施,明确项目部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并按照分解后的质量目标落实到人,质量计划报上级审批后实施。对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在工程施工前、组织参与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了解施工要求,规范施工方法、施工图纸,领会质量要求等流程。 施工技术交底由各工种工长根据施工项目,依据施工图、操作规
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写本工种的《施工技术交底卡》,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实施。
3)现场施工劳动力的准备与培训
按照确定的各专业班组的花名册,组织各专业班组人员进场,由项目部的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质量员以及后勤人员等对其进行各项交底,使其了解该项目现场的各项管理规定,包括安全施工、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后勤管理的各种规定,并按照指定的区域入住临时宿舍,作好班组内小型机具、工具的检查、维护工作。督促其配备项目部所要求的各项安全器材的配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等,其重点工作在于安全工作的三级教育,以及现阶段的技术、安全交底。现场劳动力的配备将依据劳动力需求表的要求进场,每批新进场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上文所述的若干程序后方可进场施工。 4)现场机械的准备
现场机械的准备将遵照机械配备表的要求,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本施工单位将在进场前对主要机械设备,如塔机、搅拌机、砼泵、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水泵等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或进行必要的添置。从而确保其进场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 现场主要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将依据施工进度的要求和机械配备表的要求提前2天完成,以确保工程使用。 5)现场周转材料的准备
现场周转材料包含脚手钢管、连接扣件等将依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2天完成,确保工程使用,工程模板须提前一周进场,进场后即
由木工涂刷氰凝防水隔离剂,晾干后备用。 6)大型设备的准备
为满足施工需求,将设置1台塔吊,现场塔吊进场准备将在中标后即开始,确保塔吊在底板施工前完成安装、调试以及安全验收,以便在底板施工期间发挥作用。 7)施工平面布置规划 (1)临时道路和场地排水
进入施工现场即行进行现场临时道路、加工场地、生活区、现场办公区的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沿拟建建筑物周围布置。现场临时道路的标高要考虑长远道路的标高的予留,注意长远道路的结构层厚度及其它厚度的予留,临时道路的基层压实压密程度和长远道路的技术质量要相同。临时道路宽4M,面层采用150厚C20砼铺面。临时道路的施工同时结合排水沟、地下电缆、临时水管沟的布置。从工程开始开工后就要规划实施以便为文明施工打下基础。
排水沟每隔40米就要设集水井,以便沉淀的清理,排水入市政管网前要进入双沉淀池内沉淀,保证流入市政排水沟的流水不能混浊。 (2)现场临设布置(见表) (3)水电管线布置
施工现场的水源由建设单位指定的位置引入。
施工现场用水量及管径的确定: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施工现场给水管道干管选用φ40镀锌管。
施工现场临时供电:本工程施工现场照明和现场供电线路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