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3.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七章 体液平衡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 目标要求:

1、了解血气分析仪原理及结构。

2、熟悉正常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气分析、钾、钠、氯测定(ISE)及方法学评价。

3、掌握体液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判断和临床病例分析,掌握AG的定义、计算及临床意义,掌握钾、钠、氯及常见血气分析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教学内容: 1、体液平衡 2、体液平衡紊乱 3、体液钾钠氯测定 4.血气分析 5.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3学时

第八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目标要求: 1、掌握:胆红素代谢、胆红素的种类与理化性质及与黄疸形成的关系、黄疸的

9 / 21

分类与

实验室鉴别试验;生物转化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肝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项目选择及临床意义; 2、熟悉:肝的生物转化类型及临床意义。生物转化与排泄相关的肝功能试验。胆汁酸的组成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乙醇性肝损伤的生物化学;肝硬化的生物化学;肝昏迷的生化机制。 3、了解:肝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胆石症的生物化学变化;肝癌的生化机制。

教学内容:1、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2、肝的生物转化功能。

3、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 4、肝病的生物化学代谢紊乱 5、肝胆疾病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 6、肝功能检查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4学时。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目标要求: 1、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肾脏疾病的生化实验室检查。 3、掌握肾脏疾病的生化测定方法和评价。 4、熟悉常见肾脏疾病的生化诊断。教学内容: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2、肾脏疾病的生化实验室检查。 (1)肾脏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 (2)尿液的生物化学检查

3、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和评价。 (1)血、尿中尿素测定。

10 / 21

(2)血、尿中肌酐测定。

(3)血、尿中尿酸测定。4、常见肾脏疾病的生化诊断。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2学时。 第十章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目标要求

掌握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生物化学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了解急性心肌损伤的新标志物,,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教学内容

1. 2. 3. 4.

概述

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

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

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4学时。 第十一章 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 目标要求

掌握胃肠胰腺正常生理功能、代谢调节,胃肠胰腺疾病的临床生化改变,了解胃肠胰腺疾病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

概述

11 / 21

2. 3.

病理生理 生化检验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2学时。 第十二章 骨代谢异常的生化诊断 目标要求:

1、掌握钙和磷的代谢及调节。 2、掌握钙和磷代谢紊乱。 3、了解镁代谢及其异常。

4、掌握骨代谢的临床生化标志物。

5、掌握血清总钙和离子钙、血清无机磷的检验及其方法学评价与临床应用。

6、熟悉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的临床生物化学。 7、熟悉钙和磷及骨代谢调节激素测定。 8、熟悉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的测定。

教学内容:1、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2、钙、磷、镁代谢紊乱

3、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生物化学。 4、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查。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4学时。

1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