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教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绪论 一、园林概说 1、园林的定义 可以把“园林”定义为: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造园要素 山水地形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等类型。地形要素的利用与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植、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诸因素。 植物 植物居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风韵、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将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 建筑 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适当的建筑和建筑的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安排,井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园林学 园林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其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当前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 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运用上述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 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公园、街道绿地以及其他绿地的设计等。 1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三、 园林美 从园林艺术的角度,唯物主义的美学观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第一,人的感觉是美感的源泉。第二,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的源泉。 有人说“美就是恰当”。也有人说“美就是和谐”。还有人说“美就是秩序”。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美是一种恰当好处的协调和适中。” 园林美是建筑在现代审美观的基础上,从古至今人们对园林的认识告诉我们,园林美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形象、色彩美和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美。人们到园林中去,不仅要求有景可赏,更重要的是要有清新的空气,良好的小气候,植被繁茂。还要有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游乐设施。现代园林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如泰山日出,峨嵋佛光,黄山云海,长江三峡,黄果树大瀑布等为自然美。凡其声音、色泽和形状等能令人身心愉悦,产生美感,并能寄情于景的,都是自然美。 生活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园林作为一个现实环境,必须保证游人游览时,感到生活上的方便和舒适。 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高度提炼,艺术美就是园林学家将自己美的世界观运用不同的造园要素表现出来的综合的园林美景。人们在欣赏和研究美、创造美的同时,也孕育了艺术美。 园林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由于人们审美的差异性,园林美同样具有多样性,其主要表现在历史、民族、地域、时代性的多样统一之中。园林美还具有多元性,表现在组成园林的多要素的中和,和各要素的不同组合之中。故我国古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作诗“三百六十寺,寻幽逐穷年,所的甚其妙,心知口难言。” 第二节 园林艺术 艺术是依人类的创作活动,将自己美的世界观有意识的表现出来的技巧和方法。依其形式大致可分为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 园林艺术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是研究园林风景空间构图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艺术观点不同,其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如一种类型是按照绘画原则创造出来,而另一种类型是按照建筑原则创造出来。 2

备 注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园林艺术也是一个时间加空间的艺术,且有生命的综合空间造型艺术。 园林艺术同其他艺术的共同点是,它也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所不同的是,园林不单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因而园林艺术有它自身的特点。 第三节 园林形式与风格 一、园林形式 园林艺术是融多种艺术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但其平面布局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 又称几何式、整形式,在园林平面构图上,有一定的轴线关系或者数比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建筑中轴对称,或对称布局,布局严谨。地形处理均采用平面、台地或倾斜平面。广场、水体基本采用几何形体,水体驳岸严整,并以整形水池、喷泉、瀑布、壁泉为主。道路系统由直线或有轨迹可循的曲线所构成。植物多呈行列对称栽植,采用人工整形,运用树墙树篱组织空间,并将其修剪成绿墙、绿柱、绿门、绿亭等,花卉布置以图案式花坛、花坛群、花台、花镜为主。在园林的轴线的端部、起点或交点多布置雕塑、喷泉、花台等。 规则式园林给游人以整齐、庄严、雄伟的感受。 (二)自然式 又称风景式园林。布局以模仿自然山水和植物群落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的造型和布局不强调对称,善于与地下结合。地形起伏,富于变化。道路、广场、水体的轮廓线自 由曲折,没有轨迹可循。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分发挥自然植物生长的形态,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花卉以自然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构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 (三)混合式 混合式园林是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混合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规则式园林中加入自然式布局,另一种是在自然式园林中加入规则式布局。在现代园林布局形式中,常用的手法是在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3

备 注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这种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中既可发挥自然式园林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特点,又能吸取规则式布局的优点,创造出整齐明朗,色彩鲜艳,自由活泼的园林景观。 二、 园林风格 风格,指某特定的成系统的特征。园林风格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不同国家其风格也不一样。在漫长的历长河中,园林这个世界性的文化,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至今天,在世界上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园林风格。归结起来,曾经在世界上 引起较大影响的风格有三种。从古典园林来讲,有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有以英国为代表的,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有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写意山水式园林。 (一)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 也称规则式园林或西方式园林,长期以来西方园林受欧洲哲学和科学的影响,把人作为世界的主宰,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以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为万物之本”为依据,并黄金分割率来分析建筑、雕塑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建筑了以几何图形为外貌的西方园林。它的特点是中轴对称,在一个园林中以建筑为主轴作为中心,左右对称,延伸出直线园路。如意大利根据本国的特点,将最初的封闭式、修道院式(逐渐演变)——庭院式——廊式——台地式园林。法国则将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根据自身特点改变成平面图案式。较为著名的如凡尔赛宫苑和勒诺特公园。黑格尔曾中肯的评价“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法国园林”。 (二)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中国园林长期以来受佛家、道教的影响,崇尚自然,将大地、山水看作是有情的东西,将园林看作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寄诗情画意于自然园林之中,寓景于情,赋情于景。创造出深入人心的意境。特别是江南的私家园林,皇家的圆明园,均是创作者感情的寄托和情绪的表露。从园林艺术的角度看,中国园林以自由、曲折、变化为特点,它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结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式山水园林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 (三)以英国为代表的风致式园林 4

备 注 生命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