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强化提升练(四)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和DNA中含有核糖
B.磷脂和质粒可含有C、H、O、N、P C.酶的单体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糖被能够识别性激素和胰岛素
解析:选B。ATP中含有核糖,DNA中含有脱氧核糖,A错误;磷脂可含有C、H、O、N、P,质粒是由DNA组成的,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B正确;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错误;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糖被不能够识别性激素,D错误。
2.如图所示,容器A中含0.02 mol·L蔗糖,0.03 mol·L尿素;容器B中含0.01 mol·L蔗糖,0.05 mol·L尿素。A、B间隔一层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两种情况下的液面高度情况是( )
A.一样高;A高于B B.B高于A;不能确定 C.B高于A;A高于B D.一样高;不能确定
解析:选C。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则A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B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 mol·L,B溶液的渗透压高于A的,故最终B液面高于A。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那么最终半透膜两侧的尿素浓度相等,但是A溶液中的蔗糖浓度大于B的,故最终A液面高于B。
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 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
解析:选D。分析图解,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中,但也会随淋巴回流进入血浆中,C错误;各种激素、白细胞介素-2等可以分布在甲、乙、丙三种成分中,D正确。
4.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1
-1
-1
-1
-1
A.若图甲中的B点光强度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内细胞中三碳酸含量将快速下降 B.图甲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C.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D.图乙中,与F点相比 ,E点细胞中三碳酸的含量较高
解析:选D。图甲表示光强度对CO2释放量的影响,当B点骤变为C点光强度时,光强度增大,ATP和NADPH的合成增加,进而促进三碳糖的还原,导致短时间内细胞中三碳酸的含量快速下降,A正确;图甲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二氧化碳固定量减少,光合作用将下降,若使光合作用维持不变,则需要更大的光强度,因此A点将向右移动,B正确;图乙中G点应是CO2饱和点,与G点相比,F点CO2浓度低,三碳酸的含量较少,所以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C正确;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CO2浓度较低,三碳酸的形成减少,但同时三碳酸仍在还原为三碳糖,因此三碳酸的含量较低,D错误。
5.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选D。由正常细胞可知,等位基因A、a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而突变体Ⅰ中2号染色体上原来的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所以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Ⅱ中2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所以属于染色体缺失;突变体Ⅲ中2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A的片段移到了Y染色体上,这种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易位。正常个体可产生AX、AY、aX、aY四种配子,A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C正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6.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单倍体育种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②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C.③中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粒分裂 D.④中选到的植株中1/4为纯合子
解析:选B。①为杂交过程,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A错误;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获得单倍体植株,B正确;③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抑制着丝粒分裂,C错误;④过程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纯合子,D错误。
7.下图是膝反射中神经局部示意图,先剪断B处,分别刺激A和C处;再剪断E处,分别刺激D和F处。预期的效应器表现正确的是( )
A.剪断B处,刺激A处,效应器发生反射 B.剪断B处,刺激C处,效应器发生反应 C.剪断E处,刺激D处,效应器发生反应 D.剪断E处,刺激F处,效应器发生反射 答案:B
8.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至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②若M表示物种丰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③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内斗争b最激烈 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
A.①② C.①③④
B.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基因多样性越大的生物,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①正确;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②错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③正确;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可知,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越低,④正确。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两者为拮抗作用 B.胰岛素的分泌只能由下丘脑通过相关的神经进行调节 C.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只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D.排卵时促性腺激素促进孕激素分泌,孕激素分泌增多后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解析:选D。拮抗作用体现在两种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的作用上,而不是体现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关系上;胰岛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血糖含量的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孕激素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孕激素分泌增多后反过来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反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