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标 下载本文

******化工有限公司原址污染场地环境治理修复项目

技术部分

一、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方案 1、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随着三峡工程总体验收工作的完成,三峡工程已进入后续规划的实施阶段。《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报告》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题规划中指出:“将针对库区内污染物排放量大、达标排放不满足受纳水体水质要求等问题,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且难以治理的工业企业。规划关闭影响生态屏障区和重要支流的工业企业125家(湖北8家、***117家),包括99家小煤矿和26家小化工。鉴于企业关闭的补偿、场地修复及用地置换等情况较复杂,须逐一作资产置换评估,细化方案,确认投资分摊”。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关于做好三峡后续工作阶段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三峡办发库字[2013]41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组织开展生态屏障区关闭搬迁企业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的重点任务。

根据《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报告》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题规划中的相关要求,***市境内117关破家企业位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内,其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必须进行环境治理修复,******化工有限公司即为117家关破企业的其中之一。******化工有限公司

关破后,鉴于其濒临长江,原址污染场地对库区水质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倘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污染物质以土壤为介质渗入地下水沿地下水径流进入长江,必将对长江水质造成严重影响。鉴于******化工有限公司污染情况复杂,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彻底消除环境隐患,保护三峡库区水质。

本修复工程将针对红线范围内污染物制定修复治理方案并对场地搬迁后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 1.2 前期情况回顾

本修复工程项目已纳入***市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项目库(2015-2017),2015年3月,通过了原址场地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4月,项目通过了初步设计,并获得了资金批复。根据上述报告中对原址场地的描述,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明确了项目修复实施方案。

评估通过现场调查、工艺、产排污等情况进行分析后,确定******化工有限公司场地属于潜在污染场地,采用系统分区布点法进行点位布设及初步的样品采集,共计布设采样点位9个,采集并送实验室检测样品47个,监测因子包含p***值、铅、硫酸盐、石油类等项目。

检测结果表明:场地土壤的p***值整体在7.10-8.64之间,场地土壤整体偏碱性。1号采样点和2号采样点区域关注污染因子(铅、硫酸盐、石油类)超标较为严重,污染深度为3.0m,区域面积1729m2,污染方量为5187m3;3号采样点区域关注污染因子无明显超标情况,3号采样点主要为堆场区域,地面硬化情况良好,监测结果表明常年

堆积的污染土壤并未对堆场以下土壤造成影响,只是现场观察土壤板结严重,完成污染土壤处理后,建议对堆场以下区域土壤进行复耕,还原其生态环境。

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项目修复规模如下:

①、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一)***~***分区:处置污染面积4146m2,污染土工程量为4146m3,需钻井共计195口,使用******浓缩药剂132.67吨,需注射药剂混合液796.08立方米。

②、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二)***/***/***区:处置污染面积1774 m2,污染土工程量为1774 m3,使用******浓缩药剂17.74吨,需拌和药剂混合液106.44立方米;

③、异位修复:本次异位修复主要为***\\***分区合计需处置工程量为3218 m3,需使用******浓缩药剂32.18吨;

④、废水处置:处置工程量约为124 m3,需使用***药剂3.72吨,絮凝剂1.24吨;

⑤、危废(污泥)处置 60吨;

⑥、建筑物污染解毒:本次需解毒区域约为6400 m2,需清理建筑弃渣为1800 m3,需使用***O1-***浓缩型药剂32吨。

⑦、灌浆固结:在药剂注射后对原孔位进行二次成孔洗孔灌浆,设计固结灌浆注浆量为1036.5 m3。

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辅助设施及构建筑物规模如下: ①、净土回填、绿化、厂区恢复:净土回填4390 m3,绿化处置1756 m2,厂区地面硬化恢复1774 m2;

②、渗滤液收集池:现场修建一座容量为50 m3,砖混结构水池; ③、防渗墙:为确保项目实施是环境保护安全,在厂区低处需修建一道防渗墙,长度为109米;

④、沉沙池及洗消设施:容积为5m3; ⑤、监测井:设置一道监测井。 1.3场地水文地质环境概况

(1)地质构造

******化工有限公司周边片区地质构造位于****背斜南西倾末端,岩层产状280°∠7°,为单斜构造,岩层面平直较光滑,结合程度一般。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场地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根据资料和场地内和周边的基岩露头揭示,场地岩体内主要发育两组原生结构面:①产状75°∠72°,裂隙间距1~5m,延伸10~20m,闭合,裂面平直,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②产状175°∠87°,裂隙间距0.5~3m,张开度0.2~2***m,延伸长3~6m,裂面平直,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综上:拟修复场地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

(2)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残坡积粉质粘土(Q4******+******)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2s)泥岩、砂岩组成。

(3)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区域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