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不倒翁 下载本文

9 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 【教学目标】

1.利用“解暗箱”的探究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发现,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从而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2.指导学生自制不倒翁,进一步巩固、加强学生对不倒翁的原理的认识及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发现生活中事物“不倒翁”现象,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启迪学生的发现美和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解暗箱”方法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的过程。 教学难点:揭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关键因素,即不倒翁重心要低。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重心不同的不倒翁、底面各种形状的不倒翁。蛋壳、橡皮泥、乒乓球、白色硬纸、胶水、2至4个圆底的饮料瓶两组。相关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盛水(不同多)的矿泉水瓶子,各种不同的不倒翁、沙子、胶布、彩笔、蛋壳、小刀等制作不倒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课前活动:举行放置各种物品比赛。(大瓶子、小瓶子、底部宽的瓶子、瓶子装满水的瓶子、底部圆的物品、不倒翁)

1.教师明确要求:(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挑出6件,站立桌面上不倒算成功。一分钟准备时间,两组同学比赛,其余同学当评委。)(每组中放一个不倒翁)

2.进行比赛:两组中各找一名代表,学生动手摆放物品。 3.引导学生讨论:你为什么选择这些物品?

预设1:瓶子里装有水的,使瓶子上轻下重放起来比较稳当。 预设2:底部大的物品,放起来比较稳当。

4.师生小结:瓶子里有水,瓶口朝下时,水集中在瓶口处,使瓶子上轻下重,这样放起来就比较稳当,底部大的物品,放起来比较稳当。

(二)推倒物品,导入课题。

导入预设1:学生演示:同学们将这些站立的所有物品都能推倒吗? 学生提出:“瓶子一推都倒了,有一个不倒。”(推不倒翁的导入)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做——(教师板书:有趣的不倒翁) 课件展示出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预设导入2:学生演示: “虽然瓶子都放稳了,可是一推还是会倒。那有没有推不倒的东西呢?”(不推不倒翁的导入)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做——(教师板书:有趣的不倒翁) 课件展示出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探究外部构造

教师谈话: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呢?请同学们玩一玩你们带的不倒翁,可以交换着玩,比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玩的花样最多,发现的问题最多,并仔细观察一下。

1.提出猜想: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 预设1:与它的形状有关系? 预设2:能不能打开看一下?

预设3:不倒翁很重,它的“肚子”里肯定有一个铁块或者是铜块,也许是一个大铁球。

……

2.学生玩不倒翁并细心观察。

教师提醒:学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 (二)探究内部构造

1.教师质疑:我们可以利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倒翁的外形特点,那与它的内部结构有没有原因呢?(学生可定的说:有!)看来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怎么办?(学生会说:拆开来看看!)

2.教师引导:可以,我们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的研究方法,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学生小组内进行拆开不倒翁的研究。

教师提醒(课件出示):1、注意安全,不要伤了自己。2、拆的时候注意零件的顺序,或者留个记号编号,错了就装不上了。3、使用螺丝刀要安全!不要伤了自己和他同学。

4.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揭秘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玩不倒翁并“解剖”它,注意观察它的外形和看内部结构,有了新的发现。

1.汇报交流。

(1)学生从外形观察汇报: 预设1:不倒翁都有一个“大肚子”。 预设2:底部都是半球形的。

教师小结:从外观上看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底部是半球形的。(板书:外观 底部是半球形的)

(2)学生从不倒翁内部结构交流汇报:

预设1:我们的发现不倒翁底面有一个个螺丝将铁块固定在它的底部。 预设2:们的里面是一块橡皮泥呀。

预设3:我们的里面不是铁块,也不是橡皮泥,可能是一块水泥块。 ……

4.教师小结:这些小铁块、水泥块等都被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起到了增加底部的重量作用。使得不倒翁底部变重。从中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另一个原因是上轻下重。

(教师板书:内部 上轻下重) (二)制作蛋壳“不倒翁”

教师谈话:同学们观察很细心,动手解“暗箱”的研究方法,知道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那你有兴趣制作一个不倒翁嘛!(学生兴趣高涨!)

1.出示制作材料。蛋壳、橡皮泥、乒乓球、白色硬纸、胶水、2至4个圆底的饮料瓶四组等。

2.说说现有材料使用。除了蛋壳、橡皮泥,这里还有剪刀、胶带、彩纸、彩笔,比一比哪位同学制作的更漂亮?

预设:蛋壳底部就是半球形的;学生想出各种加重的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3.上轻下重;4.蛋壳容易碎,要轻拿轻放。

4.展示交流作品,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预设1:如果个别组展示失败,引导学生讨论:蛋壳站得不直原因(橡皮泥放的不均匀)及解决办法(要调整橡皮泥的位置)。

预设2:可以装饰以下更有趣!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寻找生活中的“不倒翁”事物现象。

教师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1)学生交流: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或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图片进行交流、说明。酒瓶、花瓶、台灯、地球仪、电话等物体重心偏低,摆放起来稳定;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使其稳定性大大提高;人走在冰上或其他光滑地面上时,往往弯腰、屈腿以降低重心,避免滑倒??

(2)教师引导提问:它们与不倒翁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3)学生根据理解进行总结。

教师小结:这样的例子,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会有更多的发现,带来无限的乐趣。

2.拓展活动:设计制作有趣的组合体的“不倒翁”,下节课带来比一比。 【板书设计】

9、有趣的不倒翁 外观:底面是半球形的

秘密 降低重心 保持物体平衡

内部:上轻下重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导课。各种物品都是学生常见的,让学生自己挑出各种容易站立物品摆放,也让学生体会到重心低(上轻下重),可以保持物体平衡的原理。

(2)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了玩中思考、大胆猜测、动手实践等方式,寻求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喜欢探究,主动学习。即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仅仅围绕孩子的特点设计、展开、推进,学生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

(3)本节课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每个学生有动手实践、创作、展示的机会,各个活动环节要求明确,学生在当堂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了自豪感,自然能感到“劳动最有滋味”从中不仅感受美,欣赏美,还体会到“劳动创造了美”。 2.使用建议

课前注重让学生收集不倒翁及相似的物体,课中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需破解问题

教学中设计的教学活动较多,容量大,对于活动开展能否做到有效,是一个挑战。 【相关链接】

1.小学科学资源网 2.青岛版小学科学教学用书

3.相关链接:收集的有关不倒翁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查询百度网站http://www.http://www.china-audit.com//index.php?tn=site888_pg

单位:山亭区北庄镇中心小学 作者: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