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2 下载本文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 A.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2. 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A.为零

B.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约为K+通透性的1/2

D.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3.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竞争性结合 D.增加了Ca2+内流

4.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6.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7. 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8.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B.刺激时间C.阈刺激D.阈值

9. 保持一定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最小刺激是 A.刺激阈B.阈刺激C.阈上刺激D.阈下刺激

10. 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11.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 A.Ca2+B.Mg2+C.Na+D.K+

12.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13. 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2l倍B.5倍C.12倍D.30倍

14. 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值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这一膜电位称: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阈电位

D.局部电位

15.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可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是 A.超极化B.反极化C.复极化D.去极化

16. 假设红细胞膜上脂质分子平铺开,其覆盖面积应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A.1倍B.2倍C.3倍D.5倍

17. 以下关于兴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组织兴奋性高低不一 B. 活组织接受刺激不一定都产生兴奋 C. 刺激阈越大,证明组织兴奋性越低 D. 所有活组织都有兴奋性

18.生理学中的可兴奋组织不包括 A. 神经组织B. 肌肉组织 C. 骨组织D. 腺组织

19. 单根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包括 A. 双向传导B. 传导易疲劳 C. 跳跃式传导D. 衰减传导 20.局部电位的特点有 A. 不衰减传导

B. 电位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

C. 均为去极化 D. 可以总和

21. 肌小节H带由构成: A. 只有粗肌丝 B.只有细肌丝

C.既有粗肌丝也有细肌丝 D.既没有粗肌丝也没有细肌丝

22. 能增强肌肉收缩能力的是 A.酸中毒B.前负荷 C.咖啡因D.缺氧 23. 钠通道的阻断剂是 A.河豚毒B.四乙基胺 C.异搏定D.哇巴因

24. 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应用药物使其变为-80mv,即细胞发生了 A.去极化B.复极化 C.倒极化D.超极化

25. 细胞膜组成中,重量最大的是 A.糖类B.脂质 C.蛋白质D.胆固醇

26.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的浓度,则其静息电位值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