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总结报告(机械工程学院) 下载本文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总结报告

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黑龙江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

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教育部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要有所突破的重点问题。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内容要求,结合学院“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农商联手、政校企互动、教学做一体、情智能同育”的办学特色,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3年期间,机械工程学院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哈尔滨及北京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数控仿真加工实训中心”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并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其对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开展的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一、 校企合作建设基本情况

自2011年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正式启动以来,机械工程学院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部署,成立了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推动下,机械工程学院与哈尔滨天宇模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天宇模具加工校中厂”;与哈尔滨实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实力汽车工艺实施教学厂中校”;与哈尔滨沃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沃尔科技工装设计教学厂中校”;与北京斐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斐克数控加工仿真实训中心”。同时,与哈尔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哈飞集团、中航东安动力集团、中国兵器集团哈尔滨建成集团等企业签订了长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工作协议,与中航哈轴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的工作协议。

在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工作中,结合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校企合作制度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校中厂”和“厂中校”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出台了校企合作理事会规章制度、“校中

厂”和“厂中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在“校中厂”成立企业专家工作站、产品研发部和企业员工培训部,在“厂中校”成立教师工作站。完善了产、学、研、训等部门的规章制度,校企深度合作运行良好。

二、“校中厂”具体运行情况

哈尔滨天宇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资深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其

注册资本1000万元,员工80人,近年来为哈飞集团、哈汽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企业单位设计生产了多种大型模具、夹具等设备。 2011年,哈尔滨天宇模具有限公司成为校企合作理事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与其签订了深度校企合作协议,成立天宇模具加工校中厂。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柳河出任天宇模具加工厂厂长,天宇模具公司经理马成玉出任副厂长,具体任职及岗位职责见表2-1。 表2-1 天宇模具校中厂主要任职及岗位职责 姓名 职位 柳河 马成玉 厂长 副厂长 原单位职位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天宇模具公司经理 职责 校中厂管理运行 校中厂经营 王和平 设计室主任 曹文 宫波 生产室主任 教学室主任 天宇模具公司设计部副主任 产品设计 天宇模具公司车间副主任 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 实训团队带头人 机械专业团队带头人 模具专业团队带头人 数控专业团队带头人 产品生产管理 校中厂教学管理 产品生产管理 校中厂教学设计 产品设计 产品生产 闫国成 生产室副主任 李子峰 教学室副主任 潘楚滨 设计室副主任 蒋林敏 生产室副主任 协议生效,后天宇公司将企业的大型摇臂钻床等近50万元的设备迁至学院工业中心,并派企业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模夹具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加工。机械工程学院投入数控加工设备、普通加工设备总值100万元,并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双方协议建立股份制企业,天宇模具以设备、原材料和技术入股100万元,机械工程学院以设备、场地、技术人员入股100万元,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双方承诺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承担部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专业学

生生产性实训的教学任务,同时学院教师参与校中厂的模夹具设计工作。

“校中厂”运行2年多以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校

企合作理事会规章制度》、《天宇模具校中厂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管理制度》和《天宇模具校中厂学生生产性实训考核标准》等制度文件,使“校中厂”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

天宇模具校中厂在开业半年左右,生产经营逐步走上正轨。近2年来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设计制造了大型拉伸模具5套,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了叶片钻孔专用夹具10套,为哈尔滨光宇集团设计制造电池封装设备模具50套,为大连某汽车制造企业设计内高压膨胀模具20套等一系列高技术高精度的模夹具,年产值100万元。

三、“厂中校”具体运行情况

哈尔滨实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制造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中型民营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500万元,拥有先进的各类加工设备200台套。

哈尔滨沃尔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龙江农业科学研究院创办的现代科技型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主要生产农业机械化设备,企业拥有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100多台, 国内知名专家20位。

机械工程学院与实力汽车公司在2011年合作成立“实力汽车工艺实施校中厂”,并在学院设立“企业专家工作站”。校企合作之初,机械专业蒋林敏老师、李闯老师即进入工作站工作。工作期间,两位教师积极收集企业产品案例,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制定《零件数控加工与工艺》、《机械CAM应用》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典型案例。

机械工程学院与沃尔科技公司在2012年合作成立“沃尔科技工装设计校中厂”,并在企业设立“教学工作站”,近两年专业教师李子峰、刘福海分别进入教学工作站工作。在工作期间,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300人次。同时,我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典型案例。

在与沃尔科技合作厂中校期间,双方还成立了校企合作研发部,沃尔科技公司资深的农机具设计与制造专家领衔研发部,带领企业技术人员和我院青年教师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制定。

自校企合作“厂中校”模式建立以来,机械工程学院与两家企业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厂中校管理制度》、《企业教学工作站运行制度》、《厂中校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和考核办法》等文件。

四、“数控仿真实训中心”运行情况

2011年,随着骨干院校建设的深入,由学院负责出资5万元,北京斐克斐克公司负责提供价值7万元的软件,共建二个实训室100个节点,产权归黑龙江职业学院所有。

通过合作,我院成为斐克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专业理论培训优势,根据斐克公司的需求有计划有目标的为其培训有关专业技术人才,到2013年截止,我院与北京斐克科技公司合作开展针对在校生和社会人员的“全国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员”、“ 全国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 全国现代制造技术三维实体设计”等三项职业技能培训。

北京斐克科技公司为学院提供一线技术骨干作为外聘专业教师来校培训学生专业技能;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订课程标准和各种培训计划,进行订单人才培养,并在2011届招生计划中开设一个以斐克公司冠名的“斐克试点班”,斐克公司为该班捐赠2万元的优秀学生奖学金。

五、建设成果总结

(1)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专业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企业、兄弟院校的专家和专业负责人成立了

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成立的2年期间,促成了与天宇模具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企业专家召开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研讨会”、“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等专业建设会议,制定了各类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专业建设保驾护航。

(2)引入企业设备或资金,为教学服务。

机械工程学院自2011年起,与北京斐克科技公司合作,企业为

合作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投入了7万元的仿真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了2万元的奖学金,斐克公司的捐赠为我院数控类课程的建设起来很大的作用。

与天宇模具公司的合作中,天宇公司将价值50万元的大型钻床和工装设备迁至学院工业中心,双方共享设备和技术,为我院专业教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制度尚需完善

目前“校中厂”合作制度基本建立完善,但“厂中校”合作中,

教师如何参与企业技术和科研工作,待遇如何还没有形成制度性文件。进入“厂中校”教学工作站的教师工作质量如何评定,是根据指导实训教学来评定还是按在企业中参与技术、科研工作的成绩来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文件。 (2)“厂中校”工作中企业专家参与度不足

“厂中校”开展工作以来,企业专家参与指导教学工作的次数并不是太多,“厂中校”教学工作一般有学院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工人指导完成。今后应加强企业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训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聆听到企业技术专家的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