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下载本文

4.3.2协会的外部联系(0.4) 协会与企业有直接供销关系或能够直能积极与企业联系,同其它 与企业之间有无协议(培训\\收购\\农资供应等);协会直接面对市场的能力;与技术、教育、金融、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活动或条约(要有支撑材料)。 查看购置凭证、记录(采购人、时间、地点、数量),检验合格证明。 指生产过程的完整记录,病虫发生情况,不可抗 销本协会产品;与相关部门合作良好 部门有书面协议合作 5.1产前投入5.1.1生产投入品的记 品记录(0.3) 录(1.0) 5.2产中过程5.2.1生产操作过程的记录(0.4) 记录1.0 5.生产档案记录(0.15) 5.3产后加工记录(0.3) 5.3.1产品初加工的记 录(0.5) 5.3.2质量检测记录(0.3) 5.3.3产品去向记录(0.2) 6.1.1农业标准化意识(0.2) 6.示范效6.1社会效果6.1.2农业标准化人才果(0.25) (0.3) 队伍0.4 6.1.3农产品安全性(0.4) 记录完备,票证齐全 有记录,但较零散 记录完整,真实,清晰;能明显体现有记录,但不连续;部分体拒的灾害发生情况,交易记录。与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控制点 现关键控制点 中的关键控制点对应,并考查其操作记录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总量、分级、包装过程记录的认真、清晰程度,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记录的真实性。 委托单位等是否明确。 出口的批次数量,占生产总量情况等记录是否清楚。 记录顺序明确,过程完整 有记录,但不完整 定期检验计划与检验结束记录齐全,有记录且有检验报告,但不质量安全检验报告的有效性、有效期,检验范围,并有相关检验报告 了,过程中的转换记录清晰 够完整 不十分明确 产品的贮运、加工与销售去向记录明有产品移动过程记录,去向贮运等记录及质检报告;直接提供企业、超市/农民标准意识明显提高;区内标准化农民的标准意识有提高;示用随机调查法,对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和农 意识已经形成;有农业标准化推动的范区标准化氛围基本形成 民/农工在农业标准化意识程度方面进行调查,而成功经验 后综合分析评价。 形成了一支精干的农业标准化人才队基本形成一支农业标准化队 培训农业标准化人才数量,获得资质人数,各层多年从事该项工作并取得成绩。 伍,从事农业标准化10年以上的人带人才队伍,并能够胜任工作 面涌现的农业标准化热心人、专业人数。特别是安全性有保障,社会声誉良好,无不安全性提高,有一定的社会质量安全的认证计划和落实情况,查看相关检测安全事件 声誉 是不按期进行,检测报告的合格率;通过对材料、汇报和个人感受评价社会反映 先计算农民人均收入,再用指定周期内的年平均,6.2.1农民增收(0.4) 人均收入平均年增幅10%以上 产品商品化率100%,产业化增值率年增幅5% 商品化率50%-70%,产业化增值率较好,投资收益率较好 70%且农产品质量合格率75%以上, 进行比较。算法见《示范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附件2。 所需要的指标及计算方法参照《指南》中的附件2。 6.2经济效果(0.4) 6.2.2市场效益(0.3) 高,投资收益率显著 示范区内农业标准化覆盖率90%以农业标准化覆盖率60%-根据示范区分年统计的单产报表结合实地考察。也可用综合效益计算方法衡量整体增长情况。算法见《指南》附件2。 6.2.3 整体增长(0.3) 上,且农产品质量合格率95%以上 6.3.1农药年用量减少6.3生态效益(0.3) 幅度(0.6) 6.3.2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0.4) *创新点(0.1) 显著创新性(1.0) 特别突出的创新性点(1.0) 能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杜绝禁用药能够执行有关规定,杜绝禁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农药管理规定考查示范区用品流入;年农药用量较三年前平均下用药品流入,年农药用量较药的科学性和总量变化。主要通过生产记录、管降30%以上 三年前平均下降10% 理记录和生产资料的出入记录得出。 用前后两个或者多个时期的环境质量检测报告进有建设前和验收期的产地环境质量检有其它证明本示范区环境 测报告,比较结果明显向良性化发展 质量的间接资料,能看出改行比较说明。 善作用 创新显著,特点明显,效果突出(非打分理由: 必打分项) 注:1.本表设计为百分制,最终得分以“实得分+创新分”格式表达。前3栏括弧内数字为各自权重值。*创新点属于附加项,由评估组根据整体考核,与同类示范区横向比较,确有突出创新时才给分,并填写打分理由。最终得分将由电子表统计自动显现。总分保持小数后2位。2.整个考核基础为考核点。每考核点要求按100分制打分。考核依据为A、C两项说明,实际定位为A、B、C、D四级。本表只对A和C等级说明,介于A、C之间为B,低于C者为D。分值确定区为:A取值90以上,C取值60~75。鉴于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结果的整体定位将分不同经济区比较,各省、市、区亦根据各自实情区别对待。3.许多调查可在不同层面上一次性完成。表中为了叙述明白,进行了单列。4.在使用本表前,使用人员需进行统一培训。5.本表已经带有自动计算功能,在电子表情形下,考核打分结束时,表中两0值即是最后成绩,按照得分格式表示即可。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目标考核评价表(养殖及其加工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考核点 1.1.1标准制(修)订人员(0.3) 1.1标准制(修)订与采标(0.2) 1.1.2标准体系建设(0.4) 0 打分 A 具备良好资质 四类标准配套齐全;各项标准现行有效 应用满意率≧85% 年省级以上媒体利用1次以上 一定资质 打分档级细则 C 说 明 标准制(修)订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具备人员结构是否符合农业标准制订中的人员组成要求;参加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审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的有相关标准,有配套雏形 配套情况,各项标准现行版本是否有效;如果全部采标,给满分。 应用满意率在50%~70% 年县级媒体利用3次以上 随机调查使用标准的人员,统计其满意程度;走访对标准在生产适用性和市场适用性方面的评价。 有可见的记录,发表的稿件,广播录音带,以及电视录像带等。 在示范区现场开展的宣传活动,如与标准化有关的娱乐节目,知识竞赛,专题报道,墙体标语,自制宣传画、自制 VCD等。 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包括教师的姓名、性别、年龄、队伍结构根据示范区内容和所聘全部教师信息的符合程度判断 1.1.3标准的实用性(0.3) 1.标准制订与实施 (0.25) 1.2标准化工作宣传(0.3) 1.2.1公众媒体利用(0.3) 1.2.2直接的宣传活动(0.7) 年现场宣传组织活动3次以上,年现场宣传组织活动1效果优良,相关材料齐备 有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有培训次,宣传材料齐备 1.3标准化培训(0.3) 1.3.1培训师资(0.2) 师资相关证明文件;有受聘文件有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法和身份证号;培训师资和老师签字;培训师资队伍结构有受聘文件 合理 1.3.2培训资料(0.3) 培训材料内容紧密围绕示范区标准;材料配套齐全,适用性强 培训材料能反映相关标准;材料基本配套,有适用性 培训教材内容与相关标准内容的符合程度,对标准的解读水平,材料的配套情况。 培训率指被培训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满意度指每一次培训中,对本次培训感到满意的人数占参加总人数的百分率;培训记录主要记载培训效果、教师的培训水平和存在不足,一次一记。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及科学性评价,由示范区提交确定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支撑材料。通过考核或观察,掌握操作层对标准的熟悉程度。 评价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责任制度和工作能力。 检查过程关键点监管的制度及其适用有效性,相应机构/人员配备和素质情况;调查农民/农工对监管的有效性评价。 人员结构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衡量。 有完整培训计划并按期实施;平有培训计划并能够执行;1.3.3培训实施情况(0.5) 均培训率90%以上;有完整培训被培训人数在60%~记录,平均满意度80%以上 过程关键控制点明晰、完整,有70%; 关键控制点确定比较完整,有监管方案和措施 有监督主体,具备一定的资质 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能够实施监管 1.4.1关键控制点的监管(0.3) 1.4过程控1.4.2监督主体与实施主体 系统的监管方案和措施,有详细的关键控制监管记录 监督与实施主体分离;监督主体资质具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 监管制度的操作性强,人员自律性高,被监管人员对监管的反映良好 制(0.2) (0.4) 1.4.3过程监督机制(0.3) 2.1.1组织机构与人员结构2.1组织结2.组织管理(0.1) 2.2管理工构(0.5) (0.5) 2.1.2技术机构与人员结构(0.5) 2.2.1计划、实施与控制成立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合理;有组织机构,人员结构不 有独立办公室,有专职人员,有全;有办公室,有兼职工明确分工 作人员 设立技术机构,人员结构符合要有技术机构,人员结构欠人员结构与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要求的技术体系符 求;有技术总责任人,技术运行妥;机构有一定技术驾驭合程度;人员组成所体现的梯队结构合理性;机构能力强 能力 人员的资质和阅历。 考查管理计划的完整性、落实的可靠性和控制的有果材料、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方案和管理工作记录。 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科学合理,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较作(0.5) (0.5) 便于实施控制;有工作总结,有科学、合理,能按照计划效性,包括管理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年度考核结完善的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方案 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