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给排水管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PVC给排水管施工方案 排水管:

1管道应明设。当管道埋地敷设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排水立管布置在排水量大的器具附近的墙边,墙角或立柱处。 3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贮藏,烹调,配餐操作部位的上方。

4管道不得穿越卧室,贮藏室,且不宜布置和敷设在与卧室相邻的内墙面。

5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

6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如不能避免,且管道表面受热温度大于60度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注:立管与家用灶具边净距不得小于0.4M)

7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防火墙。(注:管道应避免穿过伸缩缝,若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8管道应避免布置在易受机械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9最低横管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如小于表中数值时,最低横支管应单独接出建筑物外。

建 筑 层 数??垂直距离A(MM)????4层及4层以下??450????5层至6层??750????6层以上??底层单独排出????注:如最低横支管不能单独接出时,则立管底部和排出管应放大一号管径。 10排水立管如转弯时,排水支管可按一列数达: B不得小于1。5M C不得小于0。6M

11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至室外连通大气。

12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均不得小于0。3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0M。 13伸顶通气管的顶端应设通气帽。

14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得小于排水立管管径。(注: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度的地区,伸顶通气管宜从室内顶棚之下0。3M处管径放大一号。)

15通气管穿越屋面处,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16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时,应根据设计伸缩量确定;

B横干管设置伸缩节,应根据设计伸缩量确定;

C横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线段超过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4M;

D管道设计伸缩量不应大于表中伸缩节的最大允许伸缩量。

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如表:

外径(MM)??50??75??110??160????最大允许伸缩量(MM)??12??12??12??15????注:螺纹和胶圈连接的管道系统可不设伸缩节 17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会合配件,并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A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可设置于楼层之中。或设置于水流会合配件之下;

B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上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会合配件之上;

C立管穿越楼层处为不固定支承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会合配件之上;

D立管上如无排水支管接入时,伸缩节可按伸缩节设计间距置于楼层任何部位;

E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于水流会合配件上游端。(注:立管穿越楼层处固定支承时,伸缩节不得固定,伸缩节固定支承时,立管穿越楼层处不得固定。伸缩节承口应逆水流方向。) 18下列管段应设置清扫口或检查口:

A立管的底层应设检查口,检查口中心一般距地面1M。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度的地区,立管还应在最高层设检查口。 B立管在楼层转弯处,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C在水流转角小于135度的横支管,应设检查或清扫口。

D公共建筑内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污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E横管和横出管直线距离大于表中的规定值时,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

口。

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外径(MM)??50??75??110??160????距离(MM)??10??12??15??20???? 19外径小于11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与管道同径;外径等于或大于11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采用110MM。

20管道最大支承间距应按表中确定:

管道最大支承间距: 外径

(MM)??最大支承间距(MM)??????立 管??横 管????40????0.4????50??1.5??0.5????75??2.0??0.75????110??2.0??1.1????160??2.0??1.6????

21立管底部宜设支墩或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 22管道安装:

A管道安装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平,立面构成,熟悉排水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及其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措施。

B地面以上排水管的安装,必须在埋地管铺设完毕,办好验收手续后进行。

C埋地管应在基土平整坚实可靠的情况下进行铺设。

D埋地管穿越基础的预留孔洞时,必须配合土建按设计的位置与标高施工。设计无要求时,顶管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E埋地管穿越地下室墙壁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F在整个楼层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配合土建作好管道穿越墙壁和楼板的预留孔洞和凿洞工作。孔洞尺寸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可比管材外径大50~100MM。

G管道安装前,必须检查预留孔洞的位置和标高是否准确。并必须清除管材和管件上的污垢杂物。

H管道系统的安装宜在墙面粉刷结束后连续完成。安装间断时,敞口

处应临时封闭。

I当施工现场与材料储存库房温差较大时,管材和管件应于安装前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J立管必须按设计规定设置检查口。检查口的位置和朝向应便于检修。安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装设检查门。横管亦必须按设计规定设置清扫口。

K立管和横管均应按设计规定设置伸缩节及固定支架。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应为:夏季,5~10MM;冬季,15~20MM。 L支承件的内壁应光滑,与管身之间应留有微隙。

M管道支承件的间距,立管外径为50MM的应不大于1.5M;外径为75MM及以上的应不大于2M,横管应不大于表中规定。 横管支承件的间距

外径(MM)??40??50??75??110??160????间距(MM)??400??500??750??1100??1600????N横管的坡度应符合标准坡度2.6%。 O立管承口外侧与饰面的距离应控制在20~50MM之间。 P管道的配管及粘接工艺,必须按下列规定执行:

锯管长度应根据实际并结合连接件的尺寸的逐层确定。

锯管工具宜选用细齿锯及割刀和割管机等机具。断口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得有任何变形。

插口处可用中号板锉锉成15度-30度坡口。坡口厚度宜为管壁厚度的1/3-1/2,长度一般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 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使被粘结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配管时应将管材与管件承口试插一次,在其表面划出标记,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中的规定: 管材插入管件承口深度(MM)

序 号??外 径??管 端 插 入 承 口 深 度????1??40??25????2??50??25????3??75??40????4??110??50????5??160??60????

用油刷蘸胶粘剂涂刷被粘接插口外侧及粘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