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世界地理 亚洲部分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落差----水流速度、航行条件;水能价值优劣取决于:水量、落差。两地降水量的多少的原因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迎风、背风;水资源丰歉分析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重点阐述人为需求、污染、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处于地形雨,雨影区一侧的濑户内海沿岸河流大气降水水源补给较少。

题八: (1)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4分)

原因: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6分)。

(2)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其中任选二例即可(4分)。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环流和海水运动扩散,中国位于亚欧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 (6分)。

(3)有利条件: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不利条件: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回答3点

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4分)

解析: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凸向高纬;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凸向低纬;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凸向高纬;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凸向低纬(6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日本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对中国的影响较小,是因为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日本建立核电站的有利条件: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启示有:核电站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 题九: (1)①原料(铁矿石)丰富 ②燃料(煤炭)充足 ③水资源丰富 (2)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 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3)新义州

降水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份;

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解析: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分析题干要求,判断准确答题要点的方向;二是获取图表中的线索信息,关注图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提炼。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1)比较松林和浦项的地理位置和周围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所属国家的差异; (2)联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观察表中四地的纬度位置,分析四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状况。

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松林周围有丰富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靠近大同江,水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优势都为该地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第(2)题,浦项在日本海沿岸,海运便利,便于运输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克服了资源对发展工业的限制性。浦项所在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力量雄厚,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大,这些都促进了该地钢铁工业的发展。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为新义州,达72.9%。根据四地的位置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

13

归纳四地降水的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规律。

解析: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了地理位置、西南季风的形成、旅游业等知识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国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纬度位于5°N — 20°N之间,南临泰国湾。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旅游业发展对泰国经济的意义有: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国家创汇、创税。此次水灾对泰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是来旅游的人数减少,使旅游收入降低,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题十:

(1分)南临泰国湾(或南临太平洋)。(1分)

(2)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1分)(来自南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1分)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方向的风。(1分)

(3)意义: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1分)增加就业机会;(1分)为国家创汇、创税。 不利影响:使旅游收入降低,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1分) 题十一:

1、由缅甸向中国云南即由西南向东北流动。(2分)由油气资源的分布、生产、加工和消费地区不平衡造成。(2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2、经济效益: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比绕到克拉地峡或马六甲海峡要大大的缩短航程,降低运费。

社会效益: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可以增加石油储备,也加强了石油进口的安全与便捷,给我国的

社会稳定与和谐提供保障。 政治效益: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重要的能源资源通道安全隐蔽有保障。(5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结合当前的能源资源热点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对能源问题,及交通运输等问题进行命题。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联系实际。

1、油气管道中油气流向主要是由油气的产地流向油气的消费地,主要是由油气资源的分布地与消费地的不同造成的。

2、对于经济效益直接考虑运费的高低,社会效益可以从能源资源的作用与我国的现状组织答案,政治效益要从国际的能源现状和能源的战略地位来分析问题进而组织答案。

题十二:(1)耕地 水 由于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在长期的开发中,几乎均开辟为耕地,因此尽管江苏面积较小,但耕地面积较大

江苏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江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江苏地处河流入海冲积平原处,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量充足

(2)能源 经济角度:缓解江苏能源紧张的局面;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城镇发展

生态角度: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可直接根据图中数据作出判断。

(2) 从煤炭储量与全国的对比可知江苏常规能源缺乏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 题十三:(1) ③ 澜沧 南

(2) 山河相间 侵蚀(切割)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B

(5)甲 丙 丙

(6)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

14

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解析:(1)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是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熟记东南亚重要国际性河流的名称、分布、注入海域及河流特征是解题的基础,也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基础素养。

(2)湄公河流域所在半岛是中南半岛,其地形特征与我国横断山区地形特征相同,都是内力作用板块沿某一方向的运动和挤压、外力作用流水长期侵蚀长期结合的结果。

(3)湄公河流域的稻米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可从气候水热充沛、土壤肥沃、地形有较平坦、开阔的平原和谷地等自然方面和人文条件劳动力丰富、植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方面作答。

(4)应熟记湄公河流经的省份,同时了解湄公河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方面进行具体国际性开发合作来展开。

(5)熟记世界政区图,了解重要地区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拥有系统、全面、准确的地理知识体系才能熟练答题。

(6)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部分国家接壤或相距很近,而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因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而得以加快开发的步伐;国家间的交流可促进交通发展,贸易往来,可以互通有无,共享市场,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题十四: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C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有关的地理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根据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可分析西部与中、东部地形与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结合海陆位置与地形可分析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在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带来大量地热资源。 题十五:(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高山环绕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由于深居内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高山环绕盆地,以风积地貌为主;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由于绿洲地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使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第(3)题,可从保护植被、合理放牧等方面入手分析。

题十六:(1)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3)退耕还林还草;建立防护林;节约合理用水;合理轮牧、放牧;禁止樵采、乱挖;生态移民(答案合理即可)

题十七:解析:从图可以看出,①地为内蒙古,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开垦;②地为新疆,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高大山地或高原阻挡水汽深入;

1、 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 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

15

房、道路等人文景观。)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流向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在1998年M地既有研发中心也有大中型生产企业,N地只有一些小企业,而到了2008年M地将生产企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只留下研发机构; 第2题,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的影响主要是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对N地区的影响应该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题十八:1、D 2、C

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

第1题,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但没有加快工业化速度。而对全省而言可以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第2题,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明显下降,经济腹地相对较小,科技力量不足等因素,使经济发展速度慢于长三角地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