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策划书 下载本文

如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指导评估:由指导老师进行督导,对小组效能的评估。

八、跟进计划/需作出的活动调适/建议

对老人进行走访,做出评估;与指导老师进行分享;根据收集来的建议和意见对下次小组活动做出适当改进。

第三单元

一、活动主题:流金岁月

二、活动目标:

1.让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年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2.通过老年人对过往的回忆,使老人之间能够更为了解,发现彼此的优点,悦纳他人

三、预备工作

准备音响,小礼品和扩音器

四、本次小组活动详细计划 活动内容 回顾上次小组活动及感受(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上次活动的感受。大约3分钟) 猜歌名(由工作人员播放组员熟悉的怀旧歌曲,先知道的举手说出歌名。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给予奖励。为防止组员听力的偏差,此单元会使用扩音器。大约10分钟) 我的开心事(请每位组员都讲述自己曾经最开心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与大家共同分享。工作人员会控制每位组员的发言时间。大约20分钟) 优点轰炸(组员依次坐在圆圈中间,坐在中间的组员接受别人的表扬,并将这些优点写在便利贴上。大约10分钟) 目标 使组员打破刚见面时的陌生感。 所需物品 调动小组气氛与组员的积极扩音器 小奖品若干 性,为接下来的内容做铺垫。 让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年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使老人之间能够更为了解,发现彼此的优点,悦纳他人。巩固组员之间的关系。 记号笔3支。 便利贴一本 预告活动即将结束,布置家使组员对下次活动有心理准庭作业,同时分享本次活动备,避免出现离别情绪。 的感受,鼓励组员遵守秩序。(请每位老人回去后制作一个小礼物,以为下次聚会使用。工作人员将会走访,并进行协助。

13

五、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预计会出现的困难 组员之间沟通不积极,对小组没有兴趣 解决方案 在小组活动中通过预先的评估,选择老人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活跃的老人起带头作用;由工作人员做积极的引导。 提前了解成员的健康状况,以作好相应的救护准备,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使用扩音设备 小组成员突发疾病或其他状况 组员听力有障碍 六、财政预算 小礼品:20-30元 便利贴:5元

七、评估方法

工作者自评:本单元的小组目标是否达成,工作者在领导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如何

成员自评:通过对老人走访,评估老人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成,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指导评估:由指导老师进行督导,对小组效能的评估。

八、跟进计划/需作出的活动调适/建议

对老人进行走访,督促完成家庭作业,做出评估,并安抚活动中情绪激动的老人;与指导老师进行分享;根据收集来的建议和意见对下次小组活动做出适当改进。

第四单元

一、活动主题:明天会更好 二、活动目标:

巩固三周来活动中所建立的关系,处理离别情绪,并畅想未来。

三、预备工作

1、 确定出席的全部人员 2、 活动场地及备品准备

四、本次小组活动详细计划 活动内容 回顾上次小组活动及感受(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上次活动的感受。大约3分钟) 热身游戏:模拟保龄球(10分钟) 畅想未来(为每个组员准备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掌形状,在上面分别写出对于自身健康、子女、福利院、未来生活等的期待。大约15分钟) 拼图游戏:我们的家(将图案剪成若干零碎部分,让组员根据所提供的图案将家拼完整。并分享感受)

目标 使组员打破刚见面时的陌生感。 热身游戏,活跃气氛 用积极的想法替代离别的情绪,小组成员乐观的看待将来的生活 所需物品 卡纸 笔 通过游戏,增强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升华福利院是我家的美好感觉。 大白纸若干,彩色纸版,双面胶。 14

讨论小组活动的总体感受 告别、拍照、赠送小礼品、祝福(工作人员向组员解释整个小组即将结束。组员互相祝福,避免离别情绪。大约5分钟) 预计会出现的困难 活动中组员写字会有困难 小组成员突发疾病或其他状况 组员有离别情绪 对整个小组活动进行回顾,评估小组活动成效。 处理离别情绪,协助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对环境的积极面对。将小组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持续下去。 解决方案 五、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由工作人员代写 提前了解成员的健康状况,以作好相应的救护准备,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工作人员做积极引导,并让组员互相给予关怀。 六、财政预算 卡纸:3元 笔:6元 共计:9元

七、评估方法

工作者自评:本单元的小组目标是否达成,工作者在领导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如何

成员自评:通过对老人走访,评估老人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成,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指导评估:由指导老师进行督导,对小组效能的评估。

八、跟进计划/需作出的活动调适/建议

对老人进行走访,做出评估,帮助组员和工作者明白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的程度;为机构积累资料,为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供经验和资料,为机构的培训提供重要的依据。

附二:

儿童成长小组计划

一、背景

现在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

正因为此,我们志愿者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

15

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