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下载本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水半球中心位于经度180°,南纬 38°.依据经纬度的判

S.依据题意。 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约为180°、38°

故选:A。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 图中没有北冰洋,A错误;

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B正确; 南美洲与南极洲距离最近,C错误; 图中没有显示北寒带,D错误。 故选:B。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③信号塔越高,信号覆盖范围越广;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依据题意。 故选:C。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B

0°30°60°【解析】解:读图可知,纬度划分,~30°为低纬度地区,~60°为中纬度地区,~

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图中城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巴黎和莫斯科位于东经度范围。莫斯科位于欧洲。北京位于伦敦东侧约 120°。 故选:B。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第21页,共31页

【解析】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 故选:D。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 6.【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①是北京彩车,有世界文化遗产“天坛”造型,故①错误; ②是山东彩车,有巍峨壮阔的“泰山”造型,故②错误; ③是福建彩车,有“落地生根的榕树”造型,故③正确; ④是安徽彩车,有“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造型,故④正确。 故选:D。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彩车,读图解答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读图可知,街景图是立体图,能表现方位关系,不必补充图例注记,没有比例尺不能计算道路宽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8.【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路牌上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短辫女孩”向南方向前进;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本题考查了地图中方向的判断方法,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9.【答案】A

【解析】解:根据图中路人遮阳伞的朝向为东向判断,图中所示时间为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行人的伞朝东遮阳。 故选:A。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则从东向西进行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昼夜交替不仅调节了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对于地球上生物界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第22页,共31页

考查了生活常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10.【答案】C

【解析】解:索道经过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索道爬升的高度位于2100-1700米与2000-1800米之间,即300-400米之间,应为350米。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从图上来看,图中a道比b道路线短;两地海拔基本相同,雪期时间应该相差不大;a路线等高线密集,b路线等高线稀疏,a路线陡。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所以有阳光直射现象,依次影长为0,所以或出现影子没了的现象。 故选:C。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解: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故A正确;

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不是极昼极夜的分界线,故B错误; 地球上没有真实的纬线,故C错误;

北回归线不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D错误。

第23页,共31页

故选:A。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人口增长较快;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故选:B。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 16.【答案】C

【解析】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17.【答案】A

【解析】解: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各民族相互尊重各自风俗习惯,相互尊重各自文化和信仰,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是平等的。

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属于基础题。 18.【答案】B

【解析】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故C错误,AD不是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故选:B。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牢记即可。

第24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