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散的轨迹 - 对当代中国建筑师思考与实践发展脉络的另一种描述 - 图文 下载本文

图14

这种对待新地域性的更极端的态度体现在另一个石头房子——马清运的“玉山石柴”上。虽然拥有这样一个充分引发人们对传统意境的想象的名字,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永远不要相信传统留给你的……它只给你留下了一个最可能突破的界限。”[11]800多年来这个村里的人都不用石头盖房子,然而河里无数的卵石的确是最经济实用的材料。用这些石头盖的房子完全能适应大西北干燥的气候,并且散发出符合黄土高原氛围的山野气息(图15),为之后如玉川酒庄等一系列商业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一反讽的策略,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工匠、工艺,却不相信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主张自我的特定表达才是唯一的定点,指向对传统“地域性”的颠覆。

图15

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在日常生活实践逻辑中的“非同一性主体”(non-identity)[12]。“非同一性”是指一种在传统哲学之外,具有异质性、不稳定的、转瞬即逝、又没有太多意义的主体。在本文探讨的语境下,笔者使用“特定性”(specificity)这一更易理解的词汇替代哲学上“非同一性”的所指。有意思的是,当没有国籍、没有地域特性的权利与商业资本取代了传统的意识形态,这种非同一性、特定性却在新的权利结构中超越了地域性,激活了差异生态,并为使自己能够更广泛、更长久地传播而进行着不间断的努力。

TAO?迹建筑事务所华黎(70年代生)近期的几个案例就体现出对这种特定性地域的关注。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在回应这一地域强烈的场所感(图16)时关注的是建造逻辑,

通过对当地气候、建造工艺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考察与分析,综合使用杉木、竹、火山石、手工纸等当地常用材料,完全使用本地工匠还原一个地域的建造逻辑。虽然逻辑上是忠实于本地的,但整个建筑呈现出的属性又处处透出与所谓传统的差异:立面表皮直拼的杉木板,整竹筒排列的屋面,各处不同的屋檐做法,外墙底部的镂空条石,甚至独特的开窗方式似乎都在诉说着完全不同的事实(图17)——这一事实并不是预设的,而是在熟悉的资源与建筑师的特定选择的碰撞中发展出了不同以往的结果。

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