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2 下载本文

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⑻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谁谁考了满分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⑼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⑽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⑾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⑿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阿呀——是爹!”

⒀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⒁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⒂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泉乡各方面条件很差?请至少答出3点。

(2)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我”“爹”“弟弟”,为什么“弟弟”是文中的“主人公”?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弟弟”的形象。

(4)有人说,第⑴段“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和第⑶段“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玷污了弟弟的形象,应该删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5)结尾“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浪漫而富有诗意。你怎么来理解赏析文末这句话?

10.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雾

第 5 页 共 11 页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选文有改动)

(1)请概括雾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不超过50字)

(2)文章第③段中加横线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3)文段第③段介绍了雾在哪几方面的危害,请分条陈述? (4)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 6 页 共 11 页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官名)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① , 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主管法纪的人)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② , 敏得免重罪。

【注】①愦愦:糊涂。 ②适莫:厚薄,即偏见。

(1)下列句中的“以”与“或以白琬”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 可以一战

C .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 以塞忠奸之路也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蒋琬为大司马,很多人对杨戏目无长上的作风看不惯,蒋琬却不以为然。 B . 蒋琬认为人心不同,难以知其本心,因此保持沉默是对待杨戏的好方法。 C . 由于杨敏 曾诋毁蒋琬,主事者请求追究杨敏的罪责,但蒋琬拒绝这样做。 D . 蒋琬处理杨敏一案时毫无偏颇,秉公而断,使杨敏免于死罪。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或谓琬曰 治

人 如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 ②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第 7 页 共 11 页

②主者请推③

④苟其不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1)诗中“山客”的心境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第 8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