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西藏拉萨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下载本文

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加快冰雪的_____.

15.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 。

16.小明在探究某个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s=_____。 t/s s/m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体积为5?10 -4m3的长方体木块沒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N,g取10N/kg求:

2 1 4 2 6 3 8 4 10 5 12 6

(1)木块受到水的浮力F; (2)木块的密度;

(3)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木块的重力。

18.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跺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行驶距离35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

(2)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接打手机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43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3)根据以上计算,请分析并初步提出对安全行车的建议。 四、实验题

19.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0.91g/cm3- 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 0.95g/cm3之间, 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_________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 ______位置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 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20.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_____cm。 (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cm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_____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_____的实像;

(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像完全______。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________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别破璃扳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1 2 3 u(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0 15 20 v(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0 15 2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 A.2 cm B.1 cm C.0 .5 cm D.0 cm

2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

(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

(2)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请根据图象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长度/cm 31 48.5 直径/cm 1.5 2 2.5 频率/Hz 2131 1284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A D D C A 二、填空题 11.体积是1米³水的质量为1.0×10³㎏ 12.远离 减少 13.6

14.凝华放热熔点熔化 15.声源处 传播途中 16.(0.5m/s)t 三、计算题

17.(1)5N (2) 0.6×10kg/m(3) 1.8N。

18.(1)在第一次试验中,从志愿者发现情况到汽车才开始减速汽车行驶了10m;(2)在第二次试验中,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9s;(3)驾车时不要打电话! 四、实验题

19.⑴游码,右 ⑵20,游码,18.4 ⑶0.92,合格 20.0 凸 放大 物距小于焦距

21.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重合 大小 v = u(或“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垂直 D

22.94℃ 99℃ 低于 水的初温较低 23.(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24.静止 乙 3m/s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