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乙酸乙酯初步设计说明书 - 图文 下载本文

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

国Kvaerner工程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乙醇脱氢法生产乙酸乙酯,同时已经在南非建成第一家工业化生产工厂。

该工艺的关键问题在于催化剂,根据反应历程,产物中有中间产物乙醛与乙酸,另外还有副产物乙烯、丙酮、丁酮、2-丁醇等。由于氢气对平衡的抑制及降低副反应要求,单程转化率只能控制在60%~70%。该工艺反应工段,但分离设备较多,流程较复杂,主要的副产物必须分离。

脱氢法反应特点是:反应温和,各种反应条件变化弹性很大,工艺简单,容易操作。

脱氢法优点:

(1)生产成本低,在没有甲醇法乙酸生产的地区,价格优势很大; (2)每吨乙酯副产氢气509m3,适用于氢气有用场合;

(3)基本无腐蚀和三废排放,副产物可用于生产无苯提案那水溶剂(香蕉水)。

脱氢法缺点:

(1)产品质量不如酯化法,虽然可以达到国标,但若丁酮等杂质难以得到完全分离,就不宜用于食品和酒增香等行业;

(2)催化剂在使用前需要还原,停车后须用氮气保护避免氧化,因此只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经济规模在5000t/a以上;

(3)技术较复杂,尚未成熟。

3.2.2 工艺方案设计及说明

3.2.2.1 流程简介

工艺流程图详见所附文件

图3.1为Aspen plus中流程模拟的截图。 (1)气化

选用贵糖集团乙醇厂生产的95%乙醇,用泵进行加压至反应压力(0.8MPa)之后,加热气化成蒸汽,并继续加热至反应温度(240℃)。

(2)脱氢缩合

过热乙醇蒸汽进入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乙醇在Cu-Zn-Zr-Al-O多功能催化剂表面完成脱氢生成乙醛,再与乙醇缩合生成乙酸乙酯两步反应,并有乙醛、

浙江工业大学尤里卡设计小组 - 21 -

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

丙酮、丁酮等副产物产生。为了便于分离产品,查阅相关文献后,我们选择了240℃作为反应温度,单程转化率为50%。

图3.1 Aspen plus流程模拟截图

(3)加氢

脱氢缩合之后的混合气成分较复杂,在选择了合适的反应条件之后,可以保证除乙醛外的副产物控制在极少的量。为了减少分离的难度,并提高乙醇的总转化率,我们增加了加氢工段。利用前一工段产生的氢气,将乙醛以及其他极少量的羰基化合物(丙酮、丁酮等)加氢还原成醇类,降低了丙酮、丁酮等产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且由于减少了乙醛这个含量极大的副产物,有利于分离的进行。

(4)闪蒸

将反应工段出来的混合气换热冷凝,并换热至过冷液状态后,利用剩余的压力进行闪蒸,将氢气分离出去,但由于氢气量较大和乙酸乙酯的挥发性较强等原因,一部分乙酸乙酯以及乙醇和水也会进入气相。液相直接转入精馏工段。

(5)膜分离

由于闪蒸得到的氢气含有大量的乙酸乙酯及水和乙醇,需要对氢气进行净化,同时回收随氢气蒸出的产品。由于氢气分子的尺寸与乙酸乙酯、乙醇、水三者的分子尺寸相差较大,我们选择采用中空纤维膜对该混合体系进行分离。氢气进入压缩车间压缩装罐出售。其余物质冷却后进入精馏工段,与前一闪蒸工段得到的液相混合。

浙江工业大学尤里卡设计小组 - 22 -

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

(6)萃取精馏

通过闪蒸和膜分离,得到了含有乙酸乙酯、乙醇、水的混合体系(其他极少量的醇类与酯类基本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故这里不再讨论),该三元混合体系有四种可能的共沸物(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乙酯-水,乙醇-水,乙酸乙酯-乙醇-水),这是所有乙酸乙酯合成方法中都会碰到的一个分离难题。我们根据相关的专利和文献,决定采用丙三醇作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进行产品的精制。精馏序列如下:

①进入主萃取精馏塔,目的是得到符合标准的产品乙酸乙酯,在近塔顶位置加入萃取剂丙三醇,在精馏塔塔顶可以得到99%(mol)的高纯度乙酸乙酯,塔釜中得到的是乙酸乙酯、乙醇、水以及丙三醇的混合物。

②进入辅助精馏塔,在塔顶得到乙酸乙酯、乙醇、水的混合物,基本做到了乙酸乙酯与乙醇的回收,塔底是水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少量的乙醇。

③进入副萃取精馏塔,目的是除去辅助精馏塔塔顶产物中的水,同样在近塔顶位置加入萃取剂丙三醇,在塔顶得到提浓后的乙酸乙酯、乙醇、水混合物,塔底是丙三醇与水的混合物。

④副萃取精馏塔塔顶产物进入乙醇回收塔,在塔釜得到乙醇与水的共沸物,返回反应工段,塔顶得到含有较高浓度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由于总量已较小,该混合物不再进行分离,而是作为无苯天那水溶液(香蕉水)的粗原料出售。

⑤主副萃取精馏塔得到的含丙三醇与水的混合液,在丙三醇回收塔中进行减压蒸馏,由于丙三醇与水的相对挥发度甚大,极易在塔顶把其中的水分及其他易挥发杂质蒸出,塔釜得到高浓度的丙三醇,可以返回前一工段用于萃取精馏。

详见附录一

3.3 物料衡算 3.3.1 衡算原理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

物料衡算它是指进入一个装置(或设备)的主物料的量(包括损失量)和系统内部积累起来的物料的量。进行物料衡算时,首先必须确定衡算的体系,对一般体系,均可表示为:输入量=输出量+积累量

对于有化学反应的系统,可表示为:物料输入量=物料输出量-生产量+物料消耗量-积累量

浙江工业大学尤里卡设计小组 - 23 -

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

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为:物料输入量=物料输出量 结果见附录二

3.4 热量衡算 3.4.1 衡算原理

热量衡算的理论依据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以能量守衡形式表达如下:

∑Q入=∑ Q出+∑ Q损 即,输入=输出+损失

式中, ∑Q入:输入设备热量总和 ∑Q出:输出设备热量总和

∑Q损:损失热量总和

对于单元设备的热量衡算,热平衡方程可以写成下面形式

Q1+Q2+Q3=Q4+Q5+Q6

式中, Q1:各股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单位:KJ)

Q2:由加热剂或冷凝剂传递给设备和物料的热量 Q3:过程的各种热效应(如反应热,溶解热) Q4:各股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 Q5:消耗在加热设备上的热量 Q6:设备向外界环境散失的热量

两式联系:∑Q入= Q1+Q2+Q3

∑Q出=Q4+Q5 ∑Q损=Q6

3.4.2 衡算结果

衡算结果见附录三

浙江工业大学尤里卡设计小组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