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下载本文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论语〉十二章》中表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或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七年级下册

2.陋室铭 [唐]刘禹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人以德立身。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人格魅力便会“香远益清”,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陋室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类比来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品质高洁(或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公园花展中,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自己孤傲情怀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河中石兽 [清]纪昀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河中石兽》中表明老河兵判断河中石兽“在水上游”的依据的句子是: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6)纪昀在《河中石兽》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或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八年级上册

5.三峡 [北魏]郦道元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三峡》中写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三峡》中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三峡》中侧面描写夏水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三峡》中写三峡水春冬的特点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句子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总括春冬季节景物特点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答谢中书书》中描写一日之内景象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7)《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7.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或表现主旨)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富贵不能淫 《孟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富贵不能淫》中,表现大丈夫不因贫富贵贱、威逼利诱等外部条件而改变其本心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人经历磨炼是有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原因(或对治理国家提出论断)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八年级下册

10.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桃花源记》中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表明桃花源人叹惋不已的原因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桃花源记》中交代桃花源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桃花源记》中,通过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葱茏、绿藤缠绕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且侧面表现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北冥有鱼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