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课后练习及期末复习题 下载本文

A、海洋洋流B、地幔对流C、火山运动D、能量释放 21、【单选题】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A)。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22、【单选题】北半球的岩石圈总体上是向(C)漂移的。 A、东B、南C、西D、北 23、【判断题】大型岛群大多分布于大陆的东岸。(√) 24、【判断题】受到板块运动影响,大陆的面积越大,其平均的海拔越低。(X) 25、【判断题】氩在大气中是最稳定的,滞留时间最长。(√) 第五章大气圈

1、【单选题】在下列季节中,臭氧含量较高的是(D)。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2、【单选题】在平流层中,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是(A)。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先降后升 3、【单选题】下列气体中,在大气中滞留时间最长的是(D)。 A、氮B、氧C、氪D、氩 4、【判断题】大气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氧、氪。(X) 5、【判断题】平均来说,在对流层里,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0.65度。(X) 6、【判断题】从平流层顶以上到55-55KM高度为对流层。(X) 7、【单选题】中间层的高度一般为平流层顶至(C)千米处。 A、60-65B、70-75C、80-85D、90-95 8、【单选题】地球气流的循环是(C)。

A、单圈环流B、二圈环流C、三圈环流D、四圈环流 9、季风形成的原因是(A)。

A、海陆日历差异B、地球自转C、海洋洋流D、自转偏向力 10、【判断题】海陆风是指夏季的风由大海吹向陆地,冬季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X) 11、【判断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呈顺时针形状。(X) 12、【判断题】青藏高原在夏季起到冷源的作用,气流由高原周围吹向高原。(X) 13、【单选题】一般来说,蒸发大于降水的是(C)。

A、赤道地区B、中纬度地区C、副热带地区D、高纬度地区 14、【单选题】关于山谷风,说法正确的是(D)。 A、白天,山顶受热较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B、白天,山谷受热较多,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C、晚上,山顶散降温较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D、晚上,山谷降温较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15、【单选题】焚风多发于(B)。

A、迎风坡B、背风坡C、山顶D、山谷 16、【判断题】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是从低纬度地区通过洋流和大气环流向高

纬度地区输送。(√) 17、【判断题】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容易出现中心区域降水多余周边区域降水的情况。(√) 18、【判断题】大气中CO2、N2O、CH4和CFCS等微量气体浓度一直持续增加是由于光合作用。(X) 19、【单选题】下列关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最热月说法正确的是(A)。 A、大陆性气候比海洋性气候最热月早一个月 B、大陆性气候比海洋性气候最热月晚一个月 C、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热月时间相同

D、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热月因东西岸而已 20、【单选题】关于夏季赤道地区的多雨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更向北边偏移B、更向南边偏移C、最接近赤道D、随年份变化 21、【单选题】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A)的影响。 A、季风气候B、海洋洋流C、地球自转D、地形差异 22、【判断题】受热容量的影响,海洋性气候的春季温度要高于秋季温度。(X) 23、【判断题】与大陆性气候相比,海洋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较小。(√)

第六章水圈

1、【判断题】绝大多数淡水以冰川水的形式存在。(√) 2、【单选题】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C)。 A、9.931%B、4.458%C、2.762%D、1.336% 3、【单选题】平均来说,海水的盐度为(D)。 A、9.2%B、7.7%C、5.9%D、3.5% 4、【判断题】陆地水主要存在于(D)。 A、河流B、湖泊C、地下水D、冰川冰盖 5、【判断题】与副热带地区相比,赤道地区海水的盐度更高。(X) 6、【判断题】热带地区受到阳光照射的影响,海水中可能出现一个冷的中间层。(X) 7、【判断题】径流的变化主要分为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8、【单选题】我国的径流带的变差系数最大的区域位于(C)地区。 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 9、【单选题】我国泥沼最多的区域是(A )。 A、东北B、华南C、中部D、东南 10、【单选题】潟湖主要是(C )形成的。 A、河水B、冰山C、海水D、降水 11、【判断题】地下水中的承压水是指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 12、【判断题】内陆湖指的是位于大陆深处盆地里面的湖泊。(×) 13、【判断题】地球上的水是开始就存在的(X) 14、【单选题】在海洋深度达到3000米的时候,海水所覆盖的地球面积在(C)之间。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5、【单选题】水圈演化的特征不包括(D)。

A、从少到多 B、从酸性到碱性 C、从气态到液态 D、从集中到分散 16、【单选题】洋流的类型不包括(D)。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季风流 17、【判断题】暖洋流指的是流向温暖地区的洋流,一般是从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X) 18、【判断题】水资源的小循环指的是只有液体和气体形态的水循环。(X) 19、【判断题】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20、【单选题】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深层洋流流向是(A)。

A、由大西洋流向印度洋 B、由印度洋流向大西洋 C、二者均流入太平洋 D、二者之间深层洋流可以相互流动 21、【单选题】中国的旱灾主要集中在(C)。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2、【单选题】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洋流方向是(B)。 A、从北向南 B、从南向北

C、台湾海峡以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南由北向南 D、台湾海峡以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北由北向南 23、【判断题】水量的平衡指的是降水量和蒸发量基本处于相同的量。(X) 24、【判断题】海平面上升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冰山融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水受热膨胀。(√)

第七章、生物圈的组成、结构与地域分异

1、【单选题】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D)。

A、氢、氧、钙 B、钙、氧、碳 C、氢、钙、碳 D、氢、氧、碳 2、【单选题】生物圈的分布结构为(C)。

A、水平准正态分布式结构 B、水平正态分布式结构 C、垂直准正态分布式结构 D、垂直正态分布式结构 3、【单选题】生物圈的四个特性不包括(C)。 A、亲岩性B、亲水性 C、亲养性 D、亲光性 4、【判断题】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所以生物圈具有亲氧性。(X) 5、【判断题】澳大利亚的生物面貌与地球上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大洋洲大陆过早与其他大陆失去联系。(√) 6、【单选题】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一般来说属于(C)。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转化者 7、【单选题】寒武纪代表性的生物种类是(D)。 A、鼓藻B、草履虫 C、硅藻 D、三叶虫 8、【单选题】从区系性角度上看,除南非以外的非洲南部地区属于(B)。 A、全北区 B、古热带区C、新热带区 D、开首区 9、【判断题】如果使用一些难以分解的农药,例如DDT等,可能到最后积累到人体的浓度比受污染的水的浓度高出接近一万倍。(X) 10、【判断题】一般来说,食物链最多不超过五级。(√) 11、【单选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包括(D)。

A、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 B、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也不高 C、能量流动方向单一 D、流动中能量逐渐增加 12、【单选题】生态平衡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B)。 A、正反馈 B、负反馈 C、正相关D、负相关 13、【单选题】生态系统中,存在流动的不包括(D)。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喜好 14、【判断题】生态系统越复杂,生物之间的流动和循环越随意,所以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弱。(X) 15、【判断题】因为能量的利用率低,所以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和消费是不能平衡的。(X) 16、【判断题】生物圈是以垂直准正太分布式的结构存在的。(√) 17、【判断题】生物圈的演化其中之一是生物分布的空间范围由小到大并由陆地向海洋扩展。(x) 18、【判断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单一途径的。(X)

第八章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1、【单选题】一下区域中风化强度最强的是(D)。

A、温带草原 B、温带及亚热带荒漠 C、亚热带稀树草原 D、热带雨林 2、【单选题】岩石的物理风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C)。 A、降水 B、日照 C、温度 D、风速 3、【单选题】风化过程中会吸收比较多的(A),从而起到影响气候的作用。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4、【判断题】我国西部地区自新生代以来,是在不断向东运动的。(X)5、【判断题】从海陆分布角度讲,岩石圈的运动可能会因为纬度、大气环流或洋流的变化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6、【单选题】沙尘暴的能见度小于(C)。

A、3000米 B、2000米 C、1000米 D、500米 7、【单选题】关于湿润地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D)。 A、化学风化比较强 B、容易形成浑圆的山坡 C、容易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 D、泥流阶地比较常见 8、【单选题】在干旱地区看不到的是(A)。

A、高的地方逐渐降低,低的地方逐渐升高 B、风蚀蘑菇 C、岩壁成蜂窝状 D、山地风化后平行后退 9、【判断题】春季的沙尘暴多于秋季是因为春季的风更大。(X) 10、【判断题】治理沙尘暴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种植植物,保证地面的沙尘不容易被风卷带走。(X) 11、【判断题】大陆漂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或区域的气候。(√) 12、【判断题】海陆分布和轮廓的不同对气候的影响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