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 云南省数字乡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 首页 下载本文

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8号 申请单位:雅安市山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恢复系蜀恢707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71天,株高99.1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深绿,叶片较宽,剑叶直立,叶鞘、叶耳、节间均无色。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19.5万,穗长25.0厘米,穗总粒147.3粒,穗实粒119.8粒,结实率81.2%,千粒重32.7克。米质检测:出糙率78.1%,精米率67.9%,整精米率52.0%,垩白粒率16%,垩白度1.3%,透明度1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干基)16.4%,粒长7.4mm,粒型(长宽比)3.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抗性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为稍强,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4.7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8.1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2%。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十三、沅优409

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9号 申请单位:镇沅县种子管理站

选育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种子管理站肖志清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湖南省怀化市种子管理站肖志清2004年用自育的沅4—09A与恢复系409R进行杂交配组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为145—155天,株型适中,株高85—95厘米,穗长22—24厘米。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穗粒数150—220粒,千粒重27克。谷粒细长,谷壳较薄,呈黄色,稃尖无色,小穗顶端谷粒多有芒,落粒性中,熟期转色好,分蘖中,叶色淡绿,茎秆细韧,耐肥又耐瘠,较耐寒。米质检测:出糙率72.4%,整精米率41.7%,粒型长、宽比为3.0,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胶稠度41%,直链淀粉含量19.0%,达到部颁优质二级标准,垩白度6.2%,粗蛋白7.4%。抗性鉴定: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参加普洱市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2.2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5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900—1350的稻区种植。

十四、T优2号

审定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09030号 申请单位: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怀化隆平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怀化隆平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T98A与自选恢复系R2号配组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生育期160天左右,与对照II优58相当。抗性较强 ,无叶瘟,轻感穗颈瘟。株高105.1厘米,生长整齐,株型紧束,叶色绿,叶姿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有效穗16.4万/亩,穗长24.9㎝,穗总粒数168.0粒,实粒数142.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8.8克,谷粒饱满,稃尖无色。米质检测:出糙率80.0%,整精米率58.4%,垩白粒率19%,垩白度13.1%,粗蛋白8.0%,直链淀粉含量25.3%,胶稠度96㎜,粒形长宽比为2.99。抗性鉴定:稻瘟病级2级,反应型抗,白叶枯病级7级,反应型感,。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保山市杂交水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4.8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1.6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6.8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1%。

适宜区域:适宜在保山市海拔1400米以下稻区种植

- 5 -

十五、绵香3优725

审定编号:滇特(版纳)审稻2009031号 申请单位: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不育系绵香3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725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早稻164天、中稻164天、晚稻119天;株高早稻90.6厘米、中稻102.7厘米、晚稻100.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鞘色紫色,颖尖色紫色,粒型椭圆,无芒;穗长早稻22.0厘米、中稻24.1厘米、晚稻25.7厘米;穗总粒数早稻124.2粒、中稻180.2粒、晚稻179.7粒;实粒数早稻102.2粒、中稻127.4粒、晚稻121.3粒;结实率早稻82.1%、中稻70.7%、晚稻66.978%;千粒重早稻30.1克、中稻31.3克、晚稻20.9克。米质检测:糙米率79.7%,整精米率57.0%,粒形长宽比2.38,垩白米率46%,垩白度10.72%,胶稠度70mm,碱消值2级,直链淀粉22.82%,蛋白质含量7.5%。米饭香气浓郁,柔软适口。米粒油亮,食味和外观商品性好。抗性鉴定:稻瘟病级1级,反应型抗;白叶枯病级2级,反应型抗。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西双版纳州杂交水稻区试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74.0千克,比对照1冈优151减产2.3%,比对照2Ⅱ优838增产1.8%。生产示范平均比对照增产4.1-7.6%。

适宜区域:适宜在西双版纳州中、低海拔区域种植。

十六、京福优943

审定编号:滇特(版纳)审稻2009032号 申请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京福1A与福恢943配组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21-168天,株高早稻96.3-112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鞘紫色,无芒,颖尖紫色。亩有效穗14.5-19.3万穗;穗长22.1-23.6厘米,穗总粒数137.6-197.6粒,穗实粒数112.5-125.7粒,结实率63.6-79.5%;千粒重29.1-33.3克,丰产性、稳产性好。米质检测:糙米率80.9 %,整精米率68.8 %,、粒形长宽比2.35,垩白粒率79 %,垩白度28.68 %,碱消值2级,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24.44%,蛋白质8.4 %。抗性鉴定:稻瘟病级1级,反应型抗;白叶枯病级1级,反应型抗。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西双版纳州杂交水稻区试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3.3千克,比对照1冈优151增产11.9%,比对照2Ⅱ优838增产16.6.%。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30.4千克,比对照增产1.86%。

适宜区域:适宜在西双版纳州早、中、晚稻区种植。

十七、宜香101

审定编号:滇特(版纳)审稻2009033号 申请单位: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2001年用宜香1A与恢复系GR101配组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17—171天,株高86.0—110.0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剑叶坚挺,穗长22.3—32.3厘米,穗总粒数115.6—158.3粒,穗实粒数93.4—121.9粒,结实率77.0—81.1%,谷粒椭圆型,无芒。有包颈现象,易落粒。米质检测:糙米率79.6%,整精米率71.2%,长宽比3.21,垩白粒率21%,垩白度1.55%,胶稠度100mm,直

- 6 -

链淀粉含量14.67%,粗蛋白6.4%,碱消值2级。抗性鉴定:稻瘟病级1级,反应型抗;白叶枯病级2级,反应型抗。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西双版纳州杂交水稻区试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62.1千克,比对照1冈优151增产3.1%,比对照2Ⅱ优838增产6.7%。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90.1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在西双版纳州中、低海拔稻区种植。

十八、Z优272

审定编号:滇特(版纳)审稻2009034号 申请单位: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四川确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确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不育系Z7A与自选恢复系R272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17-168天。株高88.8-108.4厘米,株型适中,叶鞘绿色,颖尖无色,有顶芒,抗倒伏,分蘖力中等,穗长22.0-25.1厘米,穗总粒数114.3-190.2粒,实粒数95.6-146.6粒,结实率77.1-83.6%,千粒重26.4-27.8克,,有效穗13.6-20.1万穗。米质检测:糙米率81.3%,整精米率59.0%,长宽比2.63,垩白米率63%,垩白度10.96%,碱消值2级,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3%,蛋白质含量8.2%。抗性鉴定:稻瘟病级7级,反应型感;白叶枯病级2级,反应型抗。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西双版纳州杂交水稻区试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56.8千克,比对照1冈优151增产1.9%,比对照2Ⅱ优838增产5.5%。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10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在西双版纳州中、低海拔稻区种植。

十九、沾粳12号

审定编号:滇特(曲靖)审稻2009035号 申请单位:云南省曲靖益东总厂沾益农场 选育单位:云南省曲靖益东总厂沾益农场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曲靖益东总厂沾益农场1987年用IR28与鄂早四号杂交F9作母本和鄂早2号与晋宁768杂交F8作父本,经人工杂交于1995年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属中杆大穗型品种,杆粗,剑叶略斜,叶色深绿;粒型为长椭圆型,颖壳浅黄色,颖尖无芒略带浅褐色,落粒性中等,分蘖中等,耐寒、抗病,中等肥力最佳;全生育期189天。株高100厘米,穗长20厘米,穗实粒数105粒,结实粒79%,千粒重27克,平均每亩有效穗25万穗/亩。米质检测:糙米率85.7%,精米率77.4%,整精米率69.1%,粒长5.5mm,长宽比1.8,碱消值7.0,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17.7%,蛋白质9.6%,达到农业部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瘟病监测结果为,叶瘟:病叶率6.16%,病情指数为2.86;穗瘟:病株率4.23%,穗瘟损失率为0.21。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曲靖市水稻新品(系)年区域试验(山区组),两年平均亩产518.9千克,较对照沾粳7号减产1%。生产示范一般亩产550-650千克,增产4-17%。

适宜区域:适宜在会泽、宣威、马龙、沾益、麒麟等海拔1800-2000米冷凉稻区种植。

二十、会 粳 8 号

审定编号:滇特(曲靖)审稻2009036号 申请单位: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选育单位: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5年用早熟、优质品种合江20号作母本,用早熟、耐寒品种合系40号作父本杂交,经8年8代种植选择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全生育期175天左右,属早熟、矮秆、中大穗型品种,植株

- 7 -

清秀,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色绿, 剑叶直立,株高85-95㎝,穗长17-18㎝,穗实粒97.0粒,千粒重25克;粒形长椭圆,壳黄褐色,颖尖无色、无芒,不落粒;米白色,无腹白,垩白率较低,食味较好。米质检测:出糙率78.7%,整精米率63.6%,垩白粒率54.0%,垩白度5.1%,粗蛋白(干基)6.5%,直链淀粉(干基)24.6%,胶稠度42.0mm。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曲靖市水稻新品(系)区域性试验(山区组),两年平均亩产500.75 千克,较对照沾粳7号增产2.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3.28 千克,较对照靖粳8号增产22.49%。

适宜区域:适宜在会泽、宣威、马龙、沾益等海拔1900-2200米冷凉稻区种植。

小 麦

一、靖麦14号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09001号 申请单位: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选育单位: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以贵州农业大学高代材料(苏麦3号/庆30)为母本,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高代材料8619-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64天,比对照云麦42早6天成熟;株高76厘米,幼苗直立,长方穗形,白壳、白粒、长芒,籽粒角质。穗粒数38粒,基本苗16.5万/亩,最高分蘖36.8万/亩,有效穗19.3万/亩,千粒重47.0克。2006年品质检测: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3.59%,湿面筋26.6%,沉降值26.5ml,稳定时间2.4min,拉伸仪面积39.0厘米2。2008年条锈病接种鉴定:苗期高度感病,成株期免疫。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地麦组)。两年平均亩产261.9千克,比对照增产0.7%,增产点(次)率为43%。生产示范平均亩产337.7千克,亩增产63.8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在我省海拔1300~2000米的旱地上种植。

二、云麦54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09002号

申请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4年用云麦39与S-792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69天,比对照云麦42早1天成熟;株高84厘米,幼苗匍匐,株型紧凑;长方形穗,白壳、白粒、长芒,籽粒半角质。基本苗16.2万/亩,最高分蘖43.2万/亩,有效穗19.9万/亩,穗粒数39粒,千粒重45.9克。2006年品质检测:容重810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3.21%,湿面筋27.2%,沉降值11.0ml,稳定时间1.0min,拉伸仪面积9.5 厘米2。2007年条锈病接种鉴定:成株期慢锈。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地麦组)。两年平均亩产291.4千克,比对照增产12.0%,增产点(次)率为86%。生产示范平均亩增产25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在我省海拔900~2200米的旱地上种植。

三、云麦55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