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 下载本文

世界迄今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在水文化宝库中堪称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天师道的祖山和祖庭,在宗教文化中,尤其在道教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二节 自然环境条件

一、地形地貌

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为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南段,属华夏构造体系。位于扬子板块最西边缘和青藏板块最东边缘的结合部,跨成都平原与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状,素有“五山二丘三分坝”之说。境内最高峰为虹口乡光光山顶,海拔4582米;最低处为南端沿江乡清凉村,海拔592米,相对高差3900米。

二、山脉水系

都江堰市山脉以岷江为界,河东、河西分属两条山脉。河东诸山(旧称东岷)属于龙门山脉,河西诸山(旧称西岷)属于邛崃山脉。河东龙门诸山,以光光山最高,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的西干支脉,由彭州――汶川县延伸至市境内。河西诸山属于邛崃山脉的东支,山脉自崇州鹿顶山而来,到都江堰市泰安乡三合顶分为两支:一支沿北东方向延伸为熊耳山、莹华山、赵公山;另一支朝南东向延伸。赵公山原名大面山,呈北东――南西走向。其东麓群山如翠浪,以石定江为界,其北边自上而下依次有:莹华山、老君山、张家山、三台山、南华山、斗底山、大小牛心山、卧牛山、凤凰山等;其南边有由赵公山而来的支脉,经棋盘石、歧山庙的主峰延伸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青城三十六峰(其最高处为高台山彭祖峰,即青城第一峰,海拔1260米),再由天仓山金鞭岩、笔架山至马家岭进入崇州境。

都江堰市境内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岷江及其在市境内的支流等常年性自然河;都江堰灌溉渠等人工河;山溪等季节性自然河。岷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市境内岷江正流全长47公里,可分为两段:都江堰渠首以上属于岷江上游,流经境内的龙溪、麻溪、白沙等乡,全长17公里;岷江经渠首

一分为二,外江为正流,今称金马河,经市境进入温江、崇州,全长30公里。都江堰的灌溉河,属人工开凿河道,通过内江引水入闸,呈扇形进入市区。市区仰天窝跨越四江之上,这四条江均系人工河,自北向南依次是: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这些人工河穿越市境,分别灌注入新都、郫县、温江,最后汇入金堂的沱江和成都的府河。 三、气候环境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气温在10°C-22°C之间,平均气温15.2°C,年均无霜期269天,以候均温划分四季,春、夏、秋季各为85天、93天、77天。

都江堰城区面积19.93平方公里,经四川省绿化委员会考核,绿化覆盖率31.58%,通过验收,并获得“实现全面绿化县(市)”称号。全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53.7% ,居全成都市第一。青城山-都江堰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

大气环境总均值良好,经环保测定,1997年都江堰旅游景区噪声平均值为49.4-58.89分贝,城区53.4分贝,交通沿线66.2分贝,达标率为100%。空气环境良好,1996年1997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降水无酸雨。降尘年均值为11.52吨/平方公里·月。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地面水环境质量指标达国家三级,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100%。

四、动物植物

都江堰市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是四川盆地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生物种类繁多,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据调查资料显示,都江堰市的动物资源较为复杂,有亚热带农田动物群和川西北山地野生动物群。动物资源约有300余种,其中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属一类保护动物12种,包括已记录的大熊猫50-70只,是大熊猫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野禽约有250种,其中,盛产各种鸟类,是我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一个分布中心。

都江堰市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川西平原植被和龙门山植被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区。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完整,代表了横断山北段系列。已记

录该区内的的高等植物3012种,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其中,保存了许多第三纪甚至更古老的原始科属和孑遗植物,如有稀有国家保护植物1级一种(珙桐)、2级10种(连香、杜仲、银杏、红杉等)。苔藓种类密集度高,达一二百种之多,为世界所独有。

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稀有、奇特古老的树木,如闻名于世的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树高34米,胸径2.2米。野生果类,以中华猕猴桃(茅梨)最为著名,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百万斤以上。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900余种,其中,以盛产黄柏、杜仲、厚朴、川芎著名,是世界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地之一。花卉资源丰富,木本观花卉以山茶、杜鹃花等为著,其中,可供观赏的杜鹃花达427种,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培育基地。草本观花卉类有菊花、兰草等种。

第三节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一、经济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都江堰市(含改市前的灌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八五”时期,是都江堰市经济增长速度最高,改革开放步伐最快,居民收入最多,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1990-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7.09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9.3亿元,五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37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递增40.6%,大大快于“七五”时期平均增长12.3%和“六五”时期平均增长14.6%的速度,比成都市同期平均增长16%的速度高24.6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占成都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3.65%提高到1995年的5.45%,在19个区市县中,仅低于双流、新都、彭县居第四位。以下是199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表:

表1-1 199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表

年度 1990 1991 199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7.09 7.83 11.98 增长率 10.4% 53%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资料来源∶都江堰市旅游局

19.77 27.5 39.3 29.8 34.8 38.4 64% 39% 43% -25% 16.6% 10.2%

二、产业构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八五”期间都江堰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一、二、三产业比重发生明显变化。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38.8%、37.1%、24.1%,转变为18.0%、41.4%、40.6%。到1996年,第三产业产值为114978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的38.5%。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为141376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的40.6%。第三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35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及增长比如下表:

1-2 三大产业发展状况表

增加值(亿元) 占国内产值比 8.82 12.89 16.64 23% 33.6% 43.4% 同期增加比 4.5% 5.5% 17.7%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资料来源∶都江堰市旅游局

三、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加快,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八五”期间相当于“七五”期间财政收入的1.1倍。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90年的1466元,上升到1995年的4296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24%,快于“七五”时期平均增长17.6%的速度。农民人均收入,由734元增加到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