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下载本文

B.铁球绕轨道转动时机械能不守恒 C.铁球在A点的速度必须大于

D.要使铁球不脱轨,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至少为5mg

4.下面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由此可知该电热水壶正常加热1 min产生的热量为( )

A.1.80×10 J B.1.10×10 J C.1.32×10 J D.1.08×10 J 5.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6.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边长为l的菱形ABCD,∠ADC=60°,P点是AC连线的中点,在A点固定一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在C点固定一电量为2q的正点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445

A.B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D点的4倍 C.B点电势低于P点电势

D.试探电荷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二、多项选择题

7.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传播,已知波速v=40m/s,在t1=0和t2=0.85s时刻,其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P是此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一点,则质点P的振动周期T=_____s;在t1~t2时刻质点P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m;在t1=0时刻质点动P的振动方向是_________。

8.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是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的周期是0.15s B.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0时,x=10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 D.0~0.2s内,x=4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改变了3次 E.t=0.2s时,x=4c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观看3D电影《复仇者联盟4》时,所佩戴的眼镜利用了光的衍射知识 B.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 C.手机上网时用的Wifi信号属于无线电波 D.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E. 分别用蓝光和黄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黄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

10.如图,一导体圆环保持水平,沿一个性质匀称的条形磁铁轴线落下,条形磁铁竖直固定,圆环中心始终位于磁铁轴线上。已知当圆环落至B、D两位置时,刚好经过磁铁上下端截面,而C位置位于磁铁正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圆环由A落至B的过程中,环中感应电流从上至下看为顺时针 B.圆环由B落至C的过程中,圆环磁通量在减少 C.圆环落至C、D之间时,圆环有收缩趋势

D.圆环由A落至E的过程中,任意时刻加速度都小于重力加速度g 三、实验题

11.国标(GB/T)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 Ω·m。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 kΩ),定值电阻R2(阻值2 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则d=_________cm。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___(用R1、R2、R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R﹣自来水的电阻率ρ=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2.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栓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点, 在白纸上记下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关系图象。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处,此时

如图所示;然后保持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处,

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

A.增大的读数,减小角 B.减小的读数,减小角 C.减小的读数,增大角 D.增大的读数,增大角

四、解答题

1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汽车甲在前,速度v甲=10 m/s,汽车乙在后,速度v乙=30 m/s。由于天气原因,当两汽车的距离为x0=75 m时,乙车的司机发现前方的汽车甲,立即以最大的加速度刹车,但汽车乙需行驶180 m才能停下。

(1)通过计算判断如果甲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两车是否会发生碰撞?

(2)通过(1)问中的计算,如果两车能够相碰,则乙车刹车的同时马上闪大灯提示甲车,甲车的司机经过Δt=4 s的时间才加速前进。试求为了避免两车相碰,甲车加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14.从M、N两点产生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向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振幅均A=20cm。t=0时两列波刚好都传播到坐标原点,波的图象如图所示,x=1m的质点P的位移为10 cm。再经?t=0.01s,坐标原点的位移第一次变为40 cm。求:

(i)波的传播速度和波源的振动频率;

(ii)之后M、N两点之间所有振动减弱点的位置坐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B D D B C 二、多项选择题

7.2 0.34 向下 8.ABD 9.BCE 10.AC 三、实验题

11.00

14 偏大

12.B还应记下两细线的方向应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点B 四、解答题

13.(1)会相撞(2)0.83 m/s2

14.(i)300m/s;25Hz(ii)振动减弱点对应的坐标分别为-3m与3m;-9m与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