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Ⅰ部分:课程简介
第Ⅱ部分 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 质量概述
二, 质量
三.质量检验
第Ⅲ部分:部品共通检验标准 (参考东芝部品)
一,成形,涂装部品共通检查基准
二,包装部品共通检查基准
三,纸品类部品共通检查基准
1. 质量概述
1.1 质量是全球追求的目标,是企业重要的经营发展战略
当今,质量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是现代工商界及全社会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日本、美国以及欧盟在内的一些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且,正在纷纷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有效途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看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经营之道。 1.2 质量管理的演变
阶段 发展过程
基本特点 20世纪初 质量检 验阶段 事后把关,信息反馈,剔除不合格品 局限性:预防作用薄弱,适宜性差。 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把关相结合。 出现了SPC(统计过程控制)。 数据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 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 综合质量控制。(TQM) 20世纪40年 统计质量 控制阶段 20世纪60年
全面质量 管理阶段 1.3 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通常,它不仅直接显现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和工作质量,而且还从质量心理以及质量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企业的整体素质。
我国企业中质量文化低层次,主要表现为:管理层盲目以利润为中心,严重缺乏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导致员工思想、技术素质低;责任感不强;整体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 关于企业培育和提高员工对质量的参与意识,通常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首先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教育,只有他们树立了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不遗余力地积极投入,并带领全员参与质量活动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二是企业必须建立并不断调整完善沟通方式和渠道,在企业内部及外部形成一个简捷、有效的沟通网络,以利于企业的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全面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2.1 质量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是指产品具有的技术特征,不是后来人为附加的内容。例如:汽车零部件的尺寸,发动机的功率等。显然,产品的价格不属于“固有特性”范畴。可见,“固有特性”限定了产品的质量范畴。
“满足要求的程度” 是指将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要求相比较,根据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对其质量的优劣作出评价。由此可见质量定义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2.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最高管理者(Top management)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领导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
2.3 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深信公司质量方针: 品质第一,服务优先, 客户满意,持续发展。
2.4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Quality objective):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确保在企业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这些质量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并且与质量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保持一致。
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展开,也是企业各职能和层次(如决策层、执行层 、作业层等)上所追求并努力实现的主要任务。质量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和达到顾客满意的具体落实,也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判定指标。 深信公司质量目标: 1.塑胶产品
客户月退货率≤0..3% ; 年退货率≦0.3% 生产损率率≦3%; 交货准时率≥99.9% 2.模具产品
试模次数≦3次 完成准时率达到100% 交货准时率≧99% 尽寸修改次数≦2次 客户满意度≧95分
3.12小时内客户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2.5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Quality Planning):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去设计开发产品和运作过程的活动。 主要步骤和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制定质量目标(在“目标”制定之后才能进行策划。)
②识别谁是顾客 ③确定顾客需求(如一个顾客说自己需要购买空调,需要的是冷气与暖气)
④开发产品的特征 ⑤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生产过程 ⑥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控
2.6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实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顾客,包括与企业的绩效有利益关系的相关方(如合作伙伴、社会、政府等)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专业技术:开发和设计阶段采用价值工程、QFD等方法将识别顾客需求得到的产品概念转换成顾客需求的产品特征;在制程中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的方法,通过监控生产过程状态达到保持合格产品再现性的
目的;建立顾客满意度(CSI)测评模型,对顾客满意度进行预测和跟踪。 管理技术:运用“5W1H”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按照PDCA的工作方式循环反复完成的。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断地发现质量问题;确定质量控制的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式及方法;组织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总结和发现新的质量问题而实现持续改进。
2.7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保证有两层含义: ① 保证满足规定质量要求,这也是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 ② 以保证满足质量要求为基础,提供“信任”是质量保证的基本任务。
质量保证的内容: ①企业应当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以确保企业的总体经营质量; ②企业应当保证合同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案的正常实施和有效性。
③企业要对上述质量体系和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阶段性验证和评价,以保证其有效性和效率。企业应当展示合同产品在设计、生产等各阶段的主要质量控制活动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使用户、第三方,以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建立信心,相信本企业能够持续地提供满足自来质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