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全书汇编 下载本文

精编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全书汇编

——寄语备战2018年高考的高三同学

一 基础知识一以贯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知识是思考、解答问题的理论依据,又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要突出重点。经济生活模块有外汇与汇率、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效率与公平、财政、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政治生活模块有民主决策、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文化生活模块有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生活与哲学模块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理,联系,矛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2)要由点到面。既要理解基础知识的基本内涵,又要根据年度热点适当延伸、拓展相关内容。围绕热点与核心知识,打破模块内在顺序,整合、重组知识,形成与热点相关的知识专题。比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热点,学生可以整合的经济生活知识有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生产与消费、公司的经营发展、生产要素与经济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规律、市场调节与科学的宏观调控等。

(3)科学整合知识。二轮复习中,学生要在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整合核心(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条理

清晰的“知识树”,使知识体系化。

二 归类时政热点问题

高考命题坚持问题立意,不回避时政热点,注重知识与时政热点的融合。高考命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捕捉时政信息,及时梳理重要热点问题。

(1)四个视角梳理时政。梳理时政热点,要侧重分析我国长效性热点、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热点。具体有四个视角:一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同时又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二是带有战略性,事关国家和人类发展的新价值观,凸显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三是能实现与知识高度融合的时政内容;四是传播社会正能量,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时政内容。

(2)分析时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梳理和分析时政热点,要侧重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弄清楚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联系,把握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在探究训练时,要坚持知识与具体材料对应分析,切勿知识与材料“两张皮”。

学生在复习时重点应放在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的联系上,即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热点,而不是一味地从“热点到热点”。所以,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基础,是根本,在复习热点时不能偏离方向。

三 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训练思维能力,就是要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谈到高考改革方向时,强调要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创设课本之外的新材料、新信息、新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

点,并作出符合逻辑的、规范的表达和阐释。这实际上就是强调考查思维能力,并为思维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具体思路。

强化思维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对试题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典型,二是新。“典型”,就是要符合高考试题命制的方向,且题型、考查角度典型。“新”,就是题目背景新颖,设问角度新颖。

其次,分析题目。侧重审读设问信息、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再次,要限时定量。学生审题、答题速度慢是高考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训练时一定要限时定量,提高答题的速度。

最后,强化答题规范训练。语言表述不规范、书写潦草、文字不清晰是高考丢分的重要因素之一。“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就是分数”,学生要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

四 保持一颗平常心

学生此时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自信、坦然的心态面对考试。

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要有计划。有计划才能集中精力、忙而不乱。

其次,掌握心理调整的技巧和方法。第一,宣泄法。当自己处于一种难以言明的状态时,可以找老师、朋友谈谈心,或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宣泄焦虑情绪。第二,暗示法。多给自己一些鼓励,保持自信和激情。第三,休养法。把生物钟调整好,保证睡眠时间;优化饮食结构,适度锻炼身体。

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复习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中遭遇的挫折都只是暂时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下,同学们只要着眼未来树立信心,立足现实扎实复习,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

考情分析——对考题理解要深(把握备考方向)

————————[析五年考情 看2018高考]————————

————————[循专题线索 查思维断点]————————

一条主线:

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这条主线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