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国华 财务报表分析 - 图文 下载本文

《财务报表分析》 作者:池国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1.1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

1.1.1 财务报告的体系

财务报表定义: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具体来说,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不同于财务报告。广义而言,财务报告泛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各项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财务报告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含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1.1.2 财务报表的形成

从经济业务发生开始,到最后财务报表的生成,包含五个步骤: (1) 取得原始凭证 (2) 填制记账凭证

(3)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4) 编制试算平衡表 (5) 编制财务报表。

1.1.3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存量报表,报告的是某一时点上的价值存量。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表示流量报表,度量的是流量或者说是两个时点的存量变化。

(1)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

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分别与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应付股利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具有对应关系。

(2)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不考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前提下,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3) 资产负债表与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应该等于股东权益变动表中股东权益增加变动金额。

(4)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利润表按权责发生制编制,而现金流量表按现金收付制编制,一定程度上弥补利润表对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成果的局限,揭示企业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真正原因。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质量。

(5) 利润表与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关系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股东权益本年增减变动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股东权益变动原因

2

还包括股本增减、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

1.2.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资产权利和对债权人和股东的义务。

编制基础:权责发生制

编制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3

1. 资产类项目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通常分为两个类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按流动性由强到弱自上而下排列,先流动资产后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不能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商誉等。

2. 负债类项目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按到期日远近自上而下排列的。

流动负债是指可以合理预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需要利用企业现有资产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那些偿还期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 3. 股东权益项目

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东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股东权益项目包括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1.2.3 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附表主要有以下三种: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应交税费明细表。

1.2.4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揭示经济资源总量及其分布形态 (2)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 (3)获取企业资产流动性水平信息 (4)提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