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选题库第3章地球上的水(新课标) 下载本文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4.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C.覆膜种植农作物

B.植树造林 D.修建梯田

解析:1.A 2.C 第1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故其绿水比例最大。其他三条河流流域降水多,蒸发量所占比例较小。第2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水分被农作物吸收,植物蒸腾增强,从而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水田改旱地,无法避免水分蒸发;干旱和半干旱区不适宜植树造林和修建梯田,故无法阻止地面蒸发。

(2014.四川高考)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C.冰雪融水

B.地下水 D.沼泽水

4.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C.树上柑橘红

B.山麓青青草 D.草场牦牛跑

解析:3.C 4.B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全年降雨量并不丰富,夏季降雨量较多,且在气温高的月份,径流深度快速增大,故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第4题, 根据该流域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知,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地表多风沙;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草场牦牛跑”反映的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现象。

(2013四川高考)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水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该地降水量最大的季节在冬季,冬季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最活跃,因此该季节水循环最活跃。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棉花纺织 C.葡萄酿酒

B.甘蔗制糖 D.大豆加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地中海气候区的工农业生产,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且冬季降水量最大,因此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有柑橘、葡萄、橄榄等,因此可发展的工业是葡萄酿酒。

(2013重庆高考)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7~9题。

7.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C.局地水域

B.地形条件 D.植被分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和影响降水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47°N,128.5°E)附近,地处我国长白山附近;长白山走向与海岸线大致相同,甲地海拔较高,其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故甲地年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条件。

8.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C.滑坡

B.冻害 D.洪水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乙地位于三江平原,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季受寒潮影响,强烈降温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可能形成洪涝灾害,但不及冻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突出;乙地海拔较低,地势起伏不大,不易发生滑坡;三江平原冬季寒冷干燥,气温较低,冻土广布,因此春季虫害较少。

9.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C.春、夏汛明显

B.流程较短 D.冰川补给为主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东北部,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且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不高;该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河流流程较长;该地区春季冰雪消融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形成夏汛,故C正确;该区域河流补给水源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

(2013大纲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

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太行山南麓自然地理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太行山南麓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于7、8月份;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故C项正确。

11.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B.植被截留降水 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水库的补给,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水库所在流域相邻,气候类型相同,植被条件相同,且面积大体相当,但2009年雨季入库水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甲水库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2012天津高考)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2.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C.c减少

B.b增加 D.d减少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水循环的构成环节a、b、c、d分别表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后,将直接导致下渗增加,进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会减少;由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地表土壤层的持水量增大,从长期来看,蒸发量可能会增大。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