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解剖试题 下载本文

侧肌束在正中线互相汇合,其最后部肌束向后止干舌骨体。此肌上 下面覆有筋膜,共同形成一肌性隔,组成口腔底。

54.颈外动脉在平甲状软骨上缘由颈总动脉分出后,略向前弯曲向上行

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然后跨过其前方绕至其前外侧上行,伸入腮 腺内,达下颌颈高度分为颞浅动脉及上颌动脉两终支。颈外动脉分 支还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

55.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直接延续。从下颌颈后方开始,向上出腮腺

上缘,超过颞骨颧突的表面,伴耳颞神经与颞浅静脉向上至颧弓以 上约3厘米处分为顶、额二支。额支向前与眼动脉的分支吻合营养 额部。项支向后上至颅顶供应颅顶部软组织。颞浅动脉还供应腮 腺、外耳道、颞下颌关节、咬肌、颞肌及眼轮匝肌等处的血液。其 主要分支有:面横动脉及颧眶动脉。

56.上颌动脉在下颌颈处与颞浅动脉呈直角发出,经下颌颈与蝶下颌韧

带之间进入颞下窝。继续内行,经翼外肌下头浅面或其深侧进入翼 腭窝。动脉全程可分三段:下颌段、翼肌段及翼腭段。

57.在平舌骨大角稍上方起始,行向前内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

肌深面与咽贴近,然后前行,经下颌下腺深面急转向外,在咬肌止 点前缘绕下颌骨下缘,到面部经口角鼻翼的外侧上达内眦,易名为 内眦动脉。面动脉主要分支有:腭升动脉、颏下动脉、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及内眦动脉。

58.在平舌骨大角处起于颈外动脉。该动脉先向上行,然后弯向前下,

经舌下神经、二腹肌深面进入口底,再沿舌骨舌肌深面水平向前, 分布于舌。舌动脉发出2-3支舌背动脉向上布于舌根,腭扁桃等 处。另一分支为舌深动脉,在颏舌肌外侧前行至舌尖,分支供应舌 肌及舌粘膜。舌动脉的主要分支为舌下动脉,沿口底粘膜前行,分 支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邻近诸肌及下颌牙龈等处。

59.翼肌段是上颌动脉行经颞肌与翼外肌下头之间,或经翼外肌下头深

面,再经翼外肌二头之间的部分。此段的分支主要供应咀嚼肌、颊 肌以及颞下颌关节囊等结构的血液。

60.上颌动脉下颌段在髁颈与蝶下颌韧带之间,向内经耳颞神经及翼

外肌的下方,横过下牙槽神经的浅面。此段主要分支有:1)脑膜 中动脉:向上经耳颞神经两根之间,穿过棘孔入颅腔,布于硬脑 膜。2)下牙槽动脉;上颌动脉下壁发出,下行经蝶下颌韧带与下 颌支之间,与下牙槽神经一起经下颌孔入下颌管,主干延续为切牙 支,继续前行至正中线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分支供应下颌尖牙及 切牙。尚发支至各牙槽突、牙髓腔、牙周膜及牙龈。下牙槽动脉到 颏孔处穿出称颏动脉,供应颏部及下唇。

61.翼腭段是上颌动脉的末段,自翼外肌两头之间经翼上颌裂进入翼腭

窝,至蝶腭神经节前方的部分。其主要分支有1)上牙槽后动脉, 2)眶下动脉,3)腭降动脉,4)蝶腭动脉,5)翼管动脉。

62.从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以前发出,沿上颌骨颞下面下降其分支经牙

槽孔进入牙槽管分布于上颌磨牙、前磨牙及上颌窦的粘膜,另有分 支沿骨面继续向下,分布至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槽突颊侧粘膜和 牙龈。

63.从上颌动脉的下壁发出,下行经蝶下颌韧带与下颌支之间,与下牙

槽神经一起经下颌也入下颌管。下牙槽动脉行至颏孔处穿出,称颏 动脉,供应颏部及下唇,并与下唇动脉及颏下动脉相吻合。其主干 延续为切牙支,继续前行直到正中线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分支 供应下颌尖牙及切牙。下牙槽动脉尚发支至各牙、牙髓腔、牙槽 突、牙周膜及牙龈。

64.眶下动脉行经眶下沟及眶下管的过程中,在沟内或管内发出上牙槽

中动脉及上牙槽前动脉。前者沿上颌窦外侧壁内的牙槽管下降支尖 牙部位,后者沿上颌窦前壁内的牙槽管下降至上颌切牙、尖牙部位 及上颌窦粘膜。

65.在翼腭窝中从上颌动脉发出后,伴随腭神经沿翼腭管下降,分为腭

大动脉及腭小动脉。腭大动脉自腭大孔穿出,沿腭沟前行至硬腭粘 膜、粘液腺及腭侧牙龈。其中,前部的一支至切牙管与蝶腭动脉分 出的鼻腭动脉相吻合。腭小动脉出腭小孔,分支供给软腭及腭扁桃 体,并与腭升动脉、咽升动脉的分支吻合。

66.面静脉在眼内侧角处起自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斜向后外下

方,在颧大肌及笑肌深侧,经鼻外侧及颊肌浅面到咬肌前缘,越过 下颌骨下缘,从下颌下腺浅面斜向后方,至下颌角处与下颌后静脉 前支汇合,下行入颈内静脉。面静脉收集面前部软组织的静脉血, 还通过面深静脉引流由翼丛而来的面深部的静脉血。 67.1)面静脉~内毗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

2)面静脉~面深静脉~翼丛~海绵窦。

面静脉在口角以上的部分一般无静脉瓣,因此,面部尤其是鼻根至 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内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等), 血液可逆流入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68.下颌后静脉为颞浅静脉的直接延续,向下经耳廓前方,下颌支之后,

贯穿腮腺。在此行程中,它位于颞浅动脉及颈外动脉外侧,继续向 下经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的浅面或深面至下颌角,分为前后二 支。前支在二腹肌后腹之下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以及枕静 脉合成颈外静脉。下颌后静脉收集耳部、颞部、咀嚼肌、颞下颌关 节、腮腺、下颌骨、下颌牙、鼻腔、中耳粘膜、硬脑膜及板障的静 脉血。

69,翼丛位于颞下窝内,居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上颌动脉周围。翼

丛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吻合: 翼丛~面深静脉~面静脉 翼丛~上颌静脉~下颌后静脉

翼丛~破裂孔导血管、卵圆孔静脉网~海绵窦

70.颈外静脉是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而成。起

始干下颌角下方,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向下在锁骨中点上方2.5 厘米处,穿深筋膜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颈外静脉收集枕部和颈 外侧部皮肤和肌的静脉血。

71.1)经顶导静脉,使颞浅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2)经乳突导静脉使枕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3)经髁导静脉使椎外静脉丛与乙状窦相交通。

72.颈内静脉收集脑部、面部和颈部的静脉血。上端起自颈静脉孔处的乙

状窦,先在颈内动脉,继沿颈总动脉外侧下行,大部被胸锁乳突肌所 掩盖。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73.1)通过额板障静脉使额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2)通过颞板障静脉使顶、颞部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3)通过枕板障静脉使枕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4)通过颅底静脉网,伴随颅底脑血管、神经穿行于颅骨管内,使颅内 外静脉相通。如卵圆孔、颈动脉管及舌下神经管内的静脉网均有联系 颅内、外静脉的作用。

74.头面部淋巴结大多数分布于头颈交界处。由后向前做环形排列,计有:

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结、面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及颏 下淋巴结。

75.腮腺淋巴结分为腮腺浅淋巴结及腮腺深淋巴结。

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多数在腮腺咬肌筋膜的浅面,有时也可 位于筋膜深面,按其位置又可分为耳前淋巴结及耳下淋巴结。

腮腺深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分布于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周围, 有时可深至腮腺与咽侧壁之间。

76.下颌下淋巴结大部分位于下颌下腺与下颌骨体之间,或埋于下颌下腺

的实质内。下颌下淋巴结收纳眼睑内侧部、鼻、唇的外侧部、颊、舌 前份、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除下颌切牙以外的所有牙、牙周膜、牙 龈。其输出管一部分注入颈外侧浅淋巴结,大部分注入颈外侧深淋巴 结中的颈二腹肌淋巴结,或向下注入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77.颏下淋巴结位于下颌舌骨肌的表面,二腹肌前腹之间,颈阔肌深面的

结缔组织中。颏下淋巴结接受下颌切牙、牙龈、舌尖、口底前部、下 唇内侧部及颏部的淋巴。其输出管一部分注入两侧的下颌下淋巴结, 一部分沿舌下神经,直接注入颈深淋巴结的颈二腹肌淋巴结。

78.颈部的淋巴结群大部分排列在血管、神经及器官附近。按所在位置主要

有咽后淋巴结群、颈前淋巴结群及颈外侧淋巴结群。

79.咽后淋巴结群位于椎前筋膜的前方,咽后间隙内,主要集中于咽上部的

后方。咽后淋巴结收纳鼻腔后部、蝶窦、筛窦后群、硬腭、软腭、中耳、 咽鼓管、咽后壁及食管颈段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深淋巴结。

80.颈外侧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和浅面,沿颈外静脉排列。该淋巴

结收纳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及腮腺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注入颈 深淋巴结。

81.颈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成淋巴结链。通常以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

的交叉处为界,分为颈深上淋巴结和颈深下淋巴结。在近上份有少数淋 巴结沿副神经向外扩展,可达斜方肌深面,称脊副淋巴结。在颈根部, 还有部分淋巴结沿锁骨下动脉及臂丛排列,称此部分为锁骨上淋巴结。 其中最大的位于左静脉角附近。

82.颈深淋巴结直接或间接收纳头部诸淋巴结的输出管、舌、喉、食管和气

管颈段、甲状腺、胸壁上部和乳房上部的淋巴管,以及腋尖淋巴结的部 分输出管,其输出管合成颈淋巴干,左侧的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 淋巴导管。

83.在颈深淋巴结中有两处淋巴结在口腔科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1)颈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后腹、面静脉和颈内静脉 之间。主要收纳舌后部、鼻咽部、腭扁桃体的淋巴管。口腔内器官、 鼻部发生癌肿转移时,常首先侵害此淋巴结。

2)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健与颈内静脉交叉处的附 近,为一个大淋巴结。当舌癌、下颌鳞癌、口底癌等转移时,常侵及 此淋巴结。

84.胸导管颈段先沿食管颈部左缘上升,平第7颈椎高度,胸导管成弓形,

经颈动脉鞘之后,椎血管和交感干的前方向外经过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隔神经、交感干浅面,再弯向下内汇入左静脉角。

85.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神经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86.眼神经为感觉性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

神经及滑车神经下方经眶上裂入眶,分支布于硬脑膜、眼球、泪腺、结 膜和部分鼻腔粘膜以及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的皮肤。

87.上颌神经为感觉性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

圆孔人翼腭窝,再进眶下裂,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眼裂和口裂间的皮肤、上颌牙龈以及鼻腔和口腔的粘膜。

88.三叉神经含运动根及感觉根,两根连于脑桥腹侧面开始变窄处,三叉神

经运动根与下颌神经一起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咀嚼肌。躯体感觉纤维 的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节。该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压迹处。 三叉神经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的三条分支, 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 鼻旁窦的粘膜和牙齿、脑膜等,传导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三条神经在面部分布区的界限大致以口裂和眼裂为界。三叉神经节的中

枢突形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89.上牙槽后神经由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之前发出,伴随同名血管下行至上颌

骨颞下面,分出上牙龈支至上颌磨牙的颊侧粘膜及牙龈,然后进入上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