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完整版 下载本文

一、什么是原著

(一)原著与原理、史的区别 1、原著:Text(文本),由正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书信、手稿构成,是作者思想、理论的载体。

2、原理:对原著的思想、理论的逻辑表述(横向、静态的)。 3、史:依原著对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考察(纵向的、动态的)。

(二)原著与原理、史的联系

原理源于原著,它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所论述的理论逻辑化、体系化;

史同样源于并忠实于原著,是对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范畴理论的动态发展加以研究,从而揭示思想产生、演变及发展规律。 (三)、两种“Text”(文本) 1、显在的文本(显然性):字里行间能明确地读出的思想。 2、潜在的文本(可能性):随时空的转换,可能做出的新的合理性解读

3、从理论发展角度看,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坚持“可能性”的解读高于“实然性”的解读。 (四)“忠实”的含义

随时空的跨越、语义的演化,绝对地按字面来理解原著是无法把握作者真实的思想。相反,它可能恰是一种误解。

应在忠实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解读它的现代性含义。 二、如何读原著? (一)“入手的”问题

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从什么地方切入原著,即从什么样的视角去理解原著的词句,这对于是否能忠实把握原著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时代背景、写作动机 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把握他所生活时代的时代主题及社会状况,是忠实于原著所必须具有的视野;了解作者创作的动机,即他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站

在什么样的立场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是忠实于原著的直接前提。 将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审视作者是如何提问、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这不仅有利于忠实于作者的思想,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作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2、作者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任何人的思想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且,任何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必定受其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 一篇(或部)原著是作者思想不成熟时期还是成熟时期的作品,或者是从不成熟或成熟过渡时期的作品,这直接决定它的理论价值。若不能准确定位,则势必是拔高或贬低这篇原著的观点。 3、整体的逻辑结构、中心思想 对文本的整体逻辑结构、中心思想 (二)基本功的问题

读原著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尤其是两个方面的基础非常重要。

1、史学的功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距离我们时代久远,他们生活的时代及他们的著作中涉及的史事、人物对于今天的青年人都很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史学知识的学习,了解他们生活时代及他们的著作中所涉及史事、人物的基本概貌。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原著所提问题、提问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关于问题的基本观点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局限性是非常必须的。 2、文化(文字)功底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它是直接从西方文化发端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妨碍我们忠实把握原著的一道坎。要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望文生义。例如“存在”、“同情”在中西文化中,它们的具体的含义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三、“学什么”的问题 1、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学习原著,当然首先要为了掌握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基本前提。

2、基本方法

马克思经典作品指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们得出基本结论的前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并进而学会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特别是今天,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导读

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投身于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不断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1847年和恩格斯一起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学说,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思想,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指南。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马克思一面组织和领导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于1864在伦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一面进行大量写作和研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于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深刻地总结了公社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伦敦。其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二.写作背景

1835年8月12日,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这年,马克思只有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他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和许多哲理性的语句都深入实际,给人启迪,时隔一个多世纪,本文仍对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导入课文

十六七岁应是尝试规划人生、设计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

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四.研讨课文

1. 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明确: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

2. 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明确: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3.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明确:在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短暂的热情的情况下。 4.“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所选职业超越体质的极限。

5.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明确:有尊严、深信正确、能提供广阔场所的接近完美的境地。 6.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明确: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7.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明确: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这其实是他在十七岁向社会发出的职业理想激情宣告。

五.质疑探究 1.写作思路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文章开头,马克思谈到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接下来,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若干因素,即容易让我们在职业选择时产生鼓舞的若干因素,它们是虚荣心、名利欲、幻想、亲人朋友、社会上的关系、体质、自身能力。把这些因素都考虑清楚后,再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如果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这份职业。

最后一部分,马克思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及自己的职业选择。马克思在谈了对青年选择职业有影响的若干因素后,又对尊严的职业和职业选择一旦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作了阐释并对正确选择职业后对自身的影响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谈了自己职业选择的基本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文章的最后,马

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献身。 2.重难点阐释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文章最后的激情宣告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我们应如何尝试去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选择我们的职业? 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六.小结

本文富有激情和理性,文章逻辑性强。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七.作业

根据你的个人实际,请为你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作一个设计,并请说出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内容讲解

一、写作背景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 《提纲》 )是在 1845 年春天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一份研究提纲 。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这篇文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翻检了马克思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研究提纲, 1888 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单行本,《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

《提纲》是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 世纪 30 — 40 年代,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当时流行的费尔巴哈哲学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为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写了这个研究提纲。

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 1804 — 1872 ),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律师家庭。 1823 年入海德堡大学研究神学, 1824 年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1828 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爱尔兰根大学任教。由于他发表反对宗教神学的文章,于 1836 年被反动派当局驱逐出大学讲坛,从此便隐居乡间,从事哲学著述活动。晚年曾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1870 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其主要著作有《论死与不死的思想》( 1830 )、《黑格尔 哲学批判》( 1839 )、《基督教的本质》( 1841 )、《未来哲学原理》( 1843 )、《宗教的本质》( 1846 )等。

《基督教的本质》为费尔巴哈的主要代表作, 1841 年 6 月在莱比锡首次出版, 1843 年上半年出版第 2 版, 1848 年第 3 版收入《费尔巴哈全集》第 7 卷。全书分为,《导论》,概述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第一部分,揭示宗教的人本学本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神学的秘密,并批驳了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及其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 二、中心思想

《提纲》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

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标,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伟大作用,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提纲》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还用 实践的观点阐明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 三、内容讲解

《提纲》全文共 11 条,近 1500 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 1 一 2 条)

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心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 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 , 并加以否定

第二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也就是不能把作为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作检验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用语,康德讲:“现象世界”为“此岸性”,马克思讲“思维的此岸性”指人能认识现实世 界。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经院哲学是欧洲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其主旨和特点在于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义和信仰,为宗教 神学服务。这种论证吸收了古希腊柏拉图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某些要素。

经院哲学大约形成于公元 8 世纪以后。 11 世纪左右,随着新兴城市工商业阶层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斗争的发展在经院哲学中,出现了

唯名论与唯实论两大派别,并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唯名论对某些神学教条持怀疑态度,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先于一般概念,只有单个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一般的概念不过 是事物的名称。而为实论则断言,抽象的一般概念先于个别事物,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是承认一般概念在先,还是承认个别事物在先 , 这实际上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世界本原的问题。因此,列宁认为,“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即唯实论 ——引者注 )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又一次消灭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 20 卷第 185 页) 14 世纪以后,随着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经院哲学逐渐失去了它的影响 . 在现代 , 经院哲学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而获得某种复活的形式是新托玛斯主义。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 3 — 9 条) 第三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 19 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条,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唯物主义出发点及历史局限性。“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二重化”是指宗教把世界分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两部分。第二,是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宗教的本质。第三,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必须对“世俗家庭”在实践中进行革命改造。“神圣家族”是意大利一幅名画的题目,是由圣母玛丽亚、圣父约瑟和圣子耶稣等组成的家族。

第五条,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研究自然和人。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看待感性,实际上这样的感性只能是从抽象的人的感性,与黑格尔的抽象的“理念”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第六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阐明了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却作了抽象的错误的理解。在他的哲学中,把人理解为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自然共同性或自然本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时,明确地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著名命题。这里讲的“类”是当时的术语,指的是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等共同特性。

第七条,批判费尔巴哈对“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的区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着的。费尔巴哈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却把人和人的本质说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第八条,指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论述了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阐明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所以离开社会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所以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 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 决。”

第九条,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因此它们对 [ 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受到了根本的局限。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单个人的直观,不能看到人的社会本质,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

(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 10 、 11 条)

第十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旧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

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了的人类”指现代无产阶级。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十一条,阐明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可能指出将理论转变为革命实践的要求。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的唯物主义,它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从而实现了哲学革命中的伟大变革。

四、重要意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包含着新世界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纲》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提纲》为系统地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大纲,开辟了道路。《提纲》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学习掌握《提纲》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主线。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三)《提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纲》中的实践观点,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它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建设事业的新阶段。 附: 思考与作业

1 、《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3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4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一、 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著著作,写于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在世的时候这部著作一直未能出版,直到1932年,全文才被苏联以德文原文形式发表。马恩写作这部论著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当1845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再次会面时,“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简介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清算的。”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和《终结》等著作中,也以同样的看法叙述了这一著作形成的历史背景。

2.《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系统的制定和阐发了唯物史观,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中说:我们有必要科学的论证我们的见解,但同时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使德国无产阶级确信我们见解的正确性。

3.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的争论促使马恩重新认识费尔巴哈,这种认识的结果是: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代表了市民社会的要求,不可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

4.从理论上说,《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进一步阐发。

二、 中心思想

“第一章 费尔巴哈”的中心是论述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次,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再次,著作具体说明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著作第一次经典的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公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

人们的存在是他们生活的现实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最后,著作还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以前对唯物史观最完整的表述。

三、内容讲解

“第一章 费尔巴哈”的中心是论述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共47段,由于手稿有散失,唯物史观原理的论述各段落之间有交叉,这里只是大致的划分为5个部分。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1-5段) 1 、唯物史观的前提

马恩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他们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提出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第26-29段),并以此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 、确立唯物史观前提的方法 他们认为,考察人不仅要考察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生存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从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中考察人的生存与发展。“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就是说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考察现实的个人。这种考察方法既不同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辩的方法,也有别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学的方法,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 6— 15 段)

马恩“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他们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们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关

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强调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交往关系(第29段)。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他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而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的,并阐述了历史上四种所有制的特点。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二者的矛盾达到尖锐化时就会爆发社会革命,借以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样就形成交往形式联系的序列。共产主义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第46段)。

(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13-30段) 1 、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本质。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本质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批判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解释现实的观点。

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与人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即由于社会的需要才产生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伴随着人们物质活动的变化,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发展,社会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第30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意识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强调在全部意识形态中,即使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现的,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明确论证了社会意识的本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还要能动的改造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就批判了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

2 、揭露了唯心主义精神统治的根源。 马恩认为,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是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思想与他们的统治以及他们的社会存在割裂开来,使意识具有独立性的外观。(第52段)。

(四)分工理论(第31-39段)

马恩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分工的。

1. 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他们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 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 分工的社会性质及其产生的结果。分工产生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分工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当分工还是自发的时候,产生某种异己的、在人们之外而不能被人们驾驭的强制力量。

3. 分工的消灭。旧的分工的消灭、异化的消灭,同私有财产的消灭和阶级的消灭相互联系,它们都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相互联系的同一过程。

4. 分工与世界交往和世界历史性的联系。社会主义的产生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所以,共产主义一般只能作为“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产生、存在和发展。 (五)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第40-47段) 1. 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他们认为,市民社会是在一定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它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 即一切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上层建筑,指的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强调,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考察了法律的实质,认为法律由国家颁布执行,“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错觉,好象法律是以意志为基础的,而且是以脱离现实基础的意志即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同时,他们也肯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资产阶级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3. 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重要意义

《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共产主义作出了哲学的科学论证。它很好的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

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及详细制定了新世界观的任务,清算了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同《提纲》一起,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创立。它进一步发展了《家族》和《提纲》的天才思想,特别是它使得《提纲》中所构建的新世界观的理论构架变得丰满起来,成为有血有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它标志着马恩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形态》创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对于我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曲解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我们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把握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提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经典文献,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性,市民社会与交往实践等问题都是人们当代研究的热点问题。 附: 思考与作业

1. 马恩是如何论述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的? 2. 马恩是如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 3. 马恩是如何论述社会分工的原理的?

4. 马恩是如何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

5.《形态》第一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内容讲解

一、 写作背景

二、 《共产党宣言》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写于 1847 年 12 月到 1848 年 1 月,同年 2 月在伦敦公开公开发表。 《宣言》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第一,《宣言》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物。 19 世纪上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伴随大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已发展到十分激烈的程度。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无产阶级三大革命运动: ①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②1837年开始的持续了十几年的英国“宪章运动”③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马·恩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写作和发表 了 《宣言》这一伟大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宣言》是马克思 ·恩格斯从事科学研究和理论斗争,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伟大成果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工人运动自发产生的,它是马克思 ·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亲自参加革命运动,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基础上,进行切实的理论研究,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宣言》的产生过程,也是马克思 ·恩格斯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理论进行斗争的过程。

第三,《宣言》是马克思 ·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产生的。

马克思 ·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同时,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进行了积极的宣传组织工作, 1845年春,他们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各国工人阶级组织进行联系, 马 ·恩帮助德国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同盟”并两次参加了“共产主义同盟”代表大会。第二次代 表大会委托他们起草了一个周密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就这样产生了《共产党 宣言 》 二、中心思想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宣言》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完备的社会革命论,内容极度为丰富。

(一)《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系统地阐述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特别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二)《宣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批判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和攻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以及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宣言》还阐明了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的策略原理。

(三)分析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指出了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危害性,揭露和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其它假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内容讲解

《宣言》全书由七篇序言和四章正文组成 1872 年德文版序言

这篇序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宣言》发表后 25 年来的革命实践,特别是 1871 年巴黎公社给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提供的新经验,为《宣言》写的第一篇序言。

1 、《宣言》是共产主义同盟的“周祥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2 、对《宣言》基本原理的运用必须注意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3 、对《宣言》的个别地方作了必要性的修改和补充。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成立于 1847 年 6 月。当时,以工人和手工业者为主要成分的“正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改组建议,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章程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第 572 页)同盟的战斗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同年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的委托起草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即 1848 年 2 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848 年 3 月马克思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恩格斯当选为中央委员。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 1848 年 6 月— 1849 年 5 月)成为同盟盟员的领导中心。同盟约有 300 名,分散在英、美、法、德、瑞士、比利时等国,团结了各国革命工人,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盟的盟员积极参加了欧洲 1848 年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遭到反动派的严重破坏。在普鲁士政府制造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以后,同盟的著名活动家遭到逮捕、判刑,同盟实际上已存在。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 1852 年 11 月 17 日同盟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是 1871 年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建立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在普法战争( 1870 — 1871 年)中法国遭到惨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 28 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和警察,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摧毁了资产阶级奴役人民的官僚机构,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措施,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的管理。但是,当时法国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没有马克思主义革命下沉呀的领导,犯了没有立即向反革命巢穴——凡尔赛进军和没有坚决镇压反革命的致命性的错误。 5 月 21 日,凡尔赛反动派在普鲁士反动军队帮助下,攻入巴黎,经过激烈巷战, 28 日公社终于失败。马克思在热烈歌颂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公社的伟大意

义指出:“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 2 版第 3 卷第 81 页) “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的国际组织。它的前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19 世纪 60 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各国先进工人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有组织的联系,联合起来同统治阶级作斗争。 1864 年 9 月 28 日,在伦敦 召开的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参加的国际工人会议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是第一国际的创立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共同规章等到许多文件。在这些文件中规定第一国际的任务是,团结各国工人,建立更广泛的联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第一国际在马克思各恩格斯的领导下,团结和统一了工人阶级队伍,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等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规定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纳和策略原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干部,第一国际发扬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支持了巴黎公社,开展了保卫公社原则的活动。

第一国际的最高机关为代表大会,大会闭会期间为总委员会(中央执行机关),各国的组织称为联合会委员会,地方组织分分部、支部和小组。第一国际从成立到解散,共召开过六次代表大会,三次代表会议。

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工人运动面前提出了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第一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无产阶级新的战斗任务, 1874 年左尔格辞去总委员会书记后,实际上已经解散。 1876 年 7 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

列宁说:“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列宁选集》 中文第三版第 3 卷第 791 页) 1883 年德文版序言

该序言写于 1883 年 6 月 23 日,它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单独一个人所写的首篇序言。

1 、恩格斯再次申述贯穿《宣言》始终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 恩格斯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地位 作用,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面貌及其变革的最终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基于经济利益根本不同的各个大的社会集团,构成为阶级。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的一个阶级社会,无产阶级的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变阶级社会为无产阶级社会,在解放全人类的基础上最终解放自己。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自己的事情,绝不能靠什么人来施舍或恩赐。 2 、再次申述《宣言》的基本思想的原因。

恩格斯所以再次申述《宣言》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马克思已逝世,《宣言》已谈不上再修改了。《宣言》的个别提法个别原理会随着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际发展有所变化,有的可能过时,有的需要修改补充,但贯穿《宣言》始终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永远不会过时,它将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中长期发挥指导思想作用。

第二,《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但恩格斯认为贯穿《宣言》始终的唯物史观的的基本原理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充分反映了恩格斯的实事求是的品格与谦虚精神。

第三,马克思首创的贯穿《宣言》始终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有极其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共 产 党 宣 言

引 言

阐明《宣言》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在简短的引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鲜明的笔调阐明了《宣言》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引言共 6 个自然段,前 4 段讲写作背景,后两段讲写作目的。

1 、 19 世纪 40 年代在欧洲,共产主义已不只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思潮,实际上已成为不可抗拒的社会力量。旧社会一切反动势力,特别是资产阶级十分恐惧不安,结成反革命联盟。

2 、为了使全世界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了解共产主义,驳斥阶级敌人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与诽谤。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在本章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阶级斗争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基本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斗争的过程,揭 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4 个自然段)。

(一)阐述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 1 — 5 段)

1 、本章一开始就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所作的科学分析。 阶级斗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一切阶级社会。

2 、《宣言》分析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说明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 3 、《宣言》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特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一方面,它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制度,使阶级对立暴露得更明显;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二)考察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第 6 — 28 段) 1 、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和发展。

( 1 )资产阶级的产生

《宣言》指出“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的城市居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资产阶级分子一旦产生,其唯利是图的本质决定了要到处寻找市场,实行侵略扩张。

( 2 )《宣言》阐述了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即 ① 简单协作阶段 ②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 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阶段

( 3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大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实力已大大超过了封建势力,建立了自己一个阶级独占的国家政权即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

2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及其局限性 ( 1 )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 ? 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

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

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2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对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

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 3)阐述了资本主义所以能代替封建主义的原因。

在封建社会母体里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不断地增长,而封建割据,关税壁垒和人身依附等,封建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必然表现。

3、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1) 《宣言》指出,在 资本主义社会,又进行着与封建社会“类似的运动”, 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打破,资产阶级必然为无产阶级所消灭。

(2)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太狭窄了, 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三)阐述了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状大的过程就是同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第24—44段) 1、无产阶级产生及其历史地位

(1)无产阶级的产生,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而又根本对立的两个阶级。

在 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

( 2 )指出无产阶级悲惨的生活和低下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要起来与资产阶级斗争。只有斗争,才是唯一出路。

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阶段及其成熟过程。 ( 1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最初斗争是分散的、局部的,斗争的对象和目的不明确。 发展到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明确指出政治要求,并进而组织了自己的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 2 )《宣言》阐述了在无产阶级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冲突对促进无产阶级在政治思想上进一步成熟的重要作用。 首先,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和外国资产阶级时,不得不求助于无产阶级的援助。这样,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斗争的策略和方法。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了觉悟。

其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由于在竞争中破产,壮大了无产阶级,带来了启蒙思想,科学文化知识。

最后,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背叛了自己原来的阶级,自觉地归俯于无产阶级。由于通晓社会发展规律,能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所以对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起了巨大作用。 (四)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1 、《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性,以此为依据,说明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 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 1 )无产阶级的特点

第一,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事物,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他们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只有消灭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 第三,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是最下层、最受压迫的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第四,无产阶级按其本性来说是国际的,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国际上互为同盟军。

( 2 )指出其他阶级,如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其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他们是劳动者,能参加革命,成为阶级的同盟军;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私有者,具有动摇性。

2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怎样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 1 )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3 、本章最后两段是全章的总结,强调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本章主要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谬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全章共 86 个自然段 (一)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1 、《宣言》在论述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的同时,把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作了比较,从而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许多工人政党和组织。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

2 、共产党有别于其他工人政党和工人组织。表现在: 第一,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第二,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

第三,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先进部分。

第四,共产党在理论上,是以共产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总之,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一部分。 (二)共产党的基本纲领。

1 、《宣言》为共产党人制定了基本纲领 一个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的一面旗帜

( 1 )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是“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 2 )最高纲领和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2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理论原则,即共产党人的未来的主张,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3 、《宣言》指出,任何革命都要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所有制。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最深刻的概括,也是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伟大纲领。

(三)批判了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种种谬论

1 、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挣得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的谬论。

( 1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并不消灭自己劳动挣得、不剥削他人的财产。

( 2 )共产党人主张对资产阶级的财产进行剥夺。 ( 3 )共产党人决不会消灭工人的生活资料。

2 、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消灭了“独立性”和“个性”的谬论

( 1 )指出独立性、个性是有阶级性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具有独立性、个性和自由。而工人在资本家的奴役下,却完全喪失了自由、独立和个性。

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人成了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 2 )指出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买卖自由。 共产党人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必然消灭资本主义买卖自由。 3 、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谬论。

( 1 )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所以很自然地得出了这个结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

( 2 )共产党人的主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并逐步在条件具备时实行“按需分配”。当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时,是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劳动热情。 四、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的种种谬论。 (第 36 — 67 段) 1 、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要消灭教育的谬论。 指出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资产阶级的教育,当然不等于消灭一切教育,把两者等同起来,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和故意制造混乱。

2 、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要消灭家庭的谬论。

( 1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婚姻和家庭是建立在关金钱关系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是把“自己的妻子当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 ( 2 )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新社会性里,和其它社会关系一样,婚姻和家庭关系将是一个平等的,互助互爱的家庭婚姻关系。

3 、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要取消祖国和民族的谬论。 ( 1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压迫和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来说,并不是自己的国家,决不能把祖国强加工人阶级。 列宁曾多次对“工人没有祖国”这句话进行解释。

( 2 )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共产党人之所以特别重视民族问题,是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在本民族范围内进行革命,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即国家。

4 、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共产党人要废除哲学、宗教、道德和永恒真理的谬论。

( 1 )《宣言》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的阶级性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2 )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思想”。 ( 3 )指出新的思想意识代替旧的思想意识是历史的必然。 ( 4 )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 (五)指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 (第 68 段)

《宣言》的旗帜鲜明地提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彻底决裂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革命气概

1 、这里的“传统的所有制”指的是一切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2 、这里所说“传统观念”指的是一切维护私有制的传统思想。 (六)论述了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道路 (第 69 — 86 段) 1 、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 、无产阶级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包含三层意思:

( 1 )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后,逐步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镇压已被推翻的剥削者的反抗,

( 2 )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

( 3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党和国家必须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4 )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 3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将自行消亡,代替他的将是简单的社会自治的管理机关。

国家消亡以后,代替他的组织形式将是共产主义社会“联合体”。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本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地分析了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剖析了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危害,批判了他们错误的、反动的观点。全章共 56 段。 1 、反动的社会主义

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的社会主义三种,对此《宣言》分别进行了批判。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一)封建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 1 — 4 段)

( 1 )封建社会主义的产生

封建社会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30 年代的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但是封建统治者不甘心于失败,千方百计企图复辟,于是不得不改变策略,转向文字上的斗争。为了欺骗群众,争取人心,只好打着社会主义旗号,伪装同情关心工人,写一些攻击资产阶级文章。 ( 2 )封建社会主义的代表

在法国是一部分拥护波旁王朝的正统派 在英国是代表地主贵族的“青年英国”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总是和颂扬中世纪紧密联系着。 (二)封建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 (第 5 — 6 段) 封建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 1 )第一,封建剥削比资本主义剥削好。

第二,在封建社会里并没有出现过现代无产阶级,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造成了一个现代的无产阶级。

( 2 )在实践上封建社会主义者总是参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镇压,充当资产阶级的帮凶,在经济上以资产阶级为师。

(三)基督教的社会主义是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变种 (第 9 — 10 段) 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就是在其教义上涂上一层社会主义色彩。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两位神学家莫斯恩和金斯莱。鼓吹用行善和乞求,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一切。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一)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揭露 (第 11 — 14 段)

( 1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产生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大工业生产摧毁了小生产的基础,使小生产日益向两极分化,他们中间一部分人发展成为现代资

产阶级,多数人贫困破产,变成了无产阶级。他们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用小资产阶级的尺度去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 2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思想

主要代表是西斯蒙第,是瑞士籍的法国人,他在 181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反动观点及其实质 (第 15 — 17 段) 小资产阶社会主义虽然看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矛盾,但他们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实质,因而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他们要用小资产阶级的面貌改造资本主义,使人人都变成小生产者,目的是把资本主义拉向后退,退回到封建社会。这是反动的、空想的。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来源 (第 18 — 20 段)

( 1 )“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事件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保存德国的封建制度,挽救小资产阶级的灭亡而创造的一种假社会主义,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唯心主义的混合物。 ( 2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①法国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文献 ②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 (第 21 — 29 段) ( 1 )“真正的”社会主义用自己哲学胡说来歪曲法国社会主义原著,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去解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原著。 ( 2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理论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

实际上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制度。

恩格思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从头到脚都是反动的”。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第 30 — 34 段) ( 1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是小资产阶级。 ( 2 )“真正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德国大肆泛滥的原因。 2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一)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反动观点 (第 35 — 39 段)

( 1 )产生的历史背景

他们希望永远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又希望不经革命性变革,而消除资本主义缺点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保守的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各种改良药方,进行种种改良活动 ( 2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反动观点的主要表现

要保存资本主义“好的”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资本主义坏的方面(资本主义贫困现象)

(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 40 — 42 段)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为了欺骗劳动人民,把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都说成是为了工人阶级,把自由贸易、保护关税,甚至单身牢房都说成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3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的产生及其历史功绩和主要错误(第 43 — 53 段)

( 1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产生。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6 和 17 世纪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18 世纪摩莱里、马布利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

19 世纪中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第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力量。

第二,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不承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反对阶级斗争,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 3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内容。

① 首先,抨击了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提出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重要的材料;

②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他们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 (第 54 — 56 段) ( 1 )空想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处于幼年时期的产物,在它产生时是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的。

( 2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的情况下,越来越失去革命意义。尤其是他们的信徒们,死抱着老师们那套空想的体系,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成为工人革命斗争的绊脚石,成为反动的宗派。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本章主要论述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政治斗争的策略原理。共 10 段

(一)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策略的基本原理。(第 1 — 4 段)

1 、共产党人要实现其伟大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有正确的革命纲领,路线,而且要有正确的斗争策略来保证其纲领和路线的实现。 2 、《宣言》具体分析了法国、瑞士和波兰的反对党派的阶级关系和政治态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斗争策略。

以上各国的革命运动,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因此,共产党人应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支持和参加这些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运动。 (二)共产党人要坚持不断革命 (第 5 — 7 段)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但是这个目的的实现要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 1 、首先要为实现最近的目的而奋斗。

在分析德国的情况时指出,党应当参加资产阶级革命。

2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停顿的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的思想。

3 、革命既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又不能停顿在某一阶段上,这是共产党人和其它民主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共产党要努力争取国内外大量的同盟者,孤立和打击最主要原因的敌人。(第 8 — 10 段)

1 、《宣言》强调共产党人要支持和参加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斗争,要努力争取全世界各民主政党之间团结和协作。 2 、提出了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保持独立性的思想,强调党不能放弃对同盟者的错误进行批评的权利。

3 、在本章的结束语中,马克思恩格斯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向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宣言》发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四、重要意义

《宣言》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周祥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奠定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纲领、路线和策略的基础,《宣言》的问世,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了共同的战斗纲领。 150 多年来它吸引着亿万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中传播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光辉著作,而且还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最高成就,是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新纪元的开始。《宣言》所提出的革命原则,永远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路明灯。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 3 )《宣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百五十多年来,《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已被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宣言》所指明的无产阶级奋斗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宣言》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学习《宣言》的精神内容,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附: 思考与作业

1 、试述《宣言》所阐述的阶级斗争学说。

2 、结合《宣言》内容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怎样理解《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4 、怎样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5 、论述 《宣言》 的中心思想和伟大意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五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一、写作背景

马克思在 1844 年在巴黎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一度中断。 19 世纪 50 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转入低潮,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新高潮,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完成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就成为 50 到 6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斗争方面最主要的任务。为此,马克思在 1850 年秋天起恢复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为写政治经济学著作作了充分的准备,写了大量笔记。 1857 — 1858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马克思“现在发狂似的通宵总结”他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以迎接“洪水”(革命高潮)的到来。 1857 年 8 月至 9 月间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导言是马克思 1858 年经济学手稿开头部分《总导言》的草稿。据现代人研究,这部手稿是《资本论》的第一稿。 1859 年 6 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依据这部手稿整理完成。 二、中心思想

在《导言》中,马克思在总结他十几年来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论述,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了深刻阐释,还对社会物质基础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简要说明。《导言》对我们理解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对我们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着重要作用。

三、内容解读

根据《导言》的写作结构,对内容给予全面介绍 1 、生产

(一)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的生产,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生产。

( 1 )个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马克思首先明确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 2 )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生产

(二)资本主义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而不是生产一般或一般生产。

(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2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般生产和特殊生产,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永恒与和谐,混淆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生产的特殊性。 (三)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 1 )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论点。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

指出其目的在于割裂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 ( 2 )历史表明,所有制并不是一种生产条件,而是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形式都会产生其特有的法权关系和统治形式。 2 、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分析了与生产有关的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指出了政治经济学是在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一)生产过程是一个整体

社会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

( 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三段论,是它们之间关系的肤浅的表述。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观点的错误 (a) 生产和消费

(一)生产和消费作为统一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包含着直接的统一性。

( 1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 2 )、生产和消费不仅直接是对方,而且互为前提,互为手段,是生产过程的两大要素。 ( 3 )、总结上述的所有观点 (二)生产和消费是相互矛盾的

( 1 )、看不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差别正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 2 )、统一性和矛盾性生产和分配生产决定分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原理。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十分荒缪的 (二)、生产方式决定产品分配形式 ( 1 )从表面上看,分配决定生产 ( 2 )产品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

( 3 )生产条件的分配既是自然发展的,又是历史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确定下来,成为历史的产物。 ( C )最后,交换和流通

马克思认为,只有从生产和交换的总体上来考察,才是全面的。 (一)交换是生产的要素,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 1 )有些交换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属于生产活动 ( 2 )有些交换是为生产所进行的。

( 3 )企业之间的交换,虽然在流通中,但流通是生产的一个条件 ( 4 )即使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交换,也取决于生产 (二)交换反作用于生产 ( 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 2 )属于同一系列,但又有差别的

生产决定和支配其他的因素,其他因素又反作用于生产,总之,政治经济学只有从生产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才能揭示经济领域各方面关系的本质。

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两条道路和正确的方法及其与黑格尔方法不同

( 1 )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正确的道路。 抽象→具体 简单→复杂

( 2 )这一方法和黑格尔的纯思辩方法是不同的。 在黑格尔看来,客观上存在的具体事物都是思维的产物 马克思运用一定的思维形式来表现客观世界,揭示经济运行规律 (二)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逻辑反映历史过程的必然性 ( 1 )逻辑发展和历史发展是统一的 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 2 )逻辑发展和历史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

(三)政治经济学体系必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其发展 ( 1 )对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范畴以及结构的理解,可能透视其它的社会形式。

( 2 )政治经济学必须以反映资本主义本质的经济范畴作为起点

( 3 )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安排应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为次序,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形式。

国民财富是十七世纪被经济学家看成是为国家进行的创造,十八世纪也是如此,但现代国家已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

( 4 )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安排应有的方法。

4 、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国家形式和意识神态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和关系 法的关系、家庭关系 (一)所要论述问题的要点

(二)艺术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物质基础 ( 1 )艺术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 2 )产生古代艺术的条件是当时的物质生产

( 3 )艺术的高峰同这一时期的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是不相矛盾的。 马克思把古希腊艺术生动地比喻为人类童年时代纯真天性的再现。 四、重要意义

( 1 )马克思把《导言》作为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开端,初步地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并分析了经济学基本范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及其互相关系,为 185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基础。

( 2 )《导言》包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因此《导言》对于马克思系统地阐述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原理具有突出的意义,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 3 )通过对《导言》原因,我们可以基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互相关系基本理论,对我们继续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经典论断析要

1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一)“导言”开明宗义的第一句话里“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从而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四十年代前半期,首先把政治经济学看作是研究私有财产与其相适应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导言》表明,马克思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很大变化。

(二)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的,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把社会生产而是把孤立的个人生产作为出发点的。然而,“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所以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社会物质的生产”。 (三)马克思认为,仅仅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物质的生产”是不够的,政治经济学的重点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是建立了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而重点应是生产关系。

2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马克思的这句话阐明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生产和消费是直接同一性,即生产是消费,物质生产过程也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消费;消费是生产,是人自身的再生产。 第二,生产和消费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它们是互相依赖的,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媒介、为手段。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因为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重要。生产也不断再生产出消费,因为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参要。

第三,生产和消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而创造出对方。消费由于把产品消灭致使产品最终实现为产品,而使生产行为得以完成。而生产为消费提供了材料对象,从而使消费得以完成。但是生产与消费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们之间存在判别、矛盾,因为无论怎样,它们总是生产过程的两个因素,其中生产是这一过程的起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消费仅是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内在因素。 [ 思考与作业 ]

1 、《导言》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是如何论述的。 2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如何?

3 、《导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何种地位?

第六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一、写作背景

《序言》是马克思 1859 年 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所写的。

19 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统治地位,在德国也有一定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危害工人运动,革命斗争的实践迫切需要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来正确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指明斗争方向。马克思根据革命斗争的重要,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了大量的经济文献,并开始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原理。

1857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来临,马克思决心在革命到来之前完成自己的著作。 1858 年 8 月至 1859 年 1 月,马克思对他在 1857 — 1858 年间写好的手稿重新进行了修改整理,同时还写了这篇序言,并从《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名出版了其中的第一分册(包括商品和货币两章)。 二、中心思想

马克思在《序言》中首先扼要地介绍了他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研究计划和写作次序;然后叙述了他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中间表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到的并用来指导研究工作的总的结论——唯物史观;最后回顾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三、结构分析

《序言》由七个自然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简要地介绍了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次序、方法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结构。

第二部分: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动因和结论,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说明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获得的成果不易。 最后,马克思用但丁《神曲》中的两句话结尾,以表明他坚定的立场和无畏的精神。 四、内容解读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由七个自然段组成。 (一)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次序和方法

1 、第一段,马克思指出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次序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其中,前三项“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即资本家、大地产主、雇佣劳动者)的经济生活条件。后三者是资本推进和扩张的次序。 2 、马克思说明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

(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和经过 1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

马克思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律,而对政治经济学缺乏研究。 1842 年 10 月在关于共产主义问题论战中,他更加认识到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 1844 年春起,马克思在巴黎开始大量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3 、 1850 年以后在伦敦重新开始研究,在这个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大英博物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史资料,为马克思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1859 年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和《资本论》的写作准备了材料。

(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

1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及其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 、马克思阐明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结论。

3 、马克思分析了社会革命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本来是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但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使得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4 、马克思指出,在考察社会革命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物质性的经济条件方面的革命和精神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的不同。同时必须注意研究社会革命的时机和条件。

4 、最后,马克思总结前述,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指出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四)用但丁《神曲》两句话结尾,表明马克思坚定的立场和无畏的精神。 五、重要意义